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31.
如何保障超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是当前国内外地下工程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而超大断面隧道在穿过软弱围岩地带时更容易发生变形失稳破坏等现象.选择合理的开挖工法对隧道施工时的安全性以及围岩的支护控制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东路隧道标准段为研究背景,针对超大断面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多为Ⅳ至Ⅴ级的复杂特征,通过原位钻探和室内岩石物理力学实验,获得隧道围岩关键参数,分析隧道围岩大变形机理;利用FLAC3 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隧道模型,模拟全断面法、CRD法、三台阶法和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法4种不同开挖工法对隧道软弱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揭示其位移应力变化规律,结合室内相似比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总结大跨度隧道围岩的应变特征.研究表明: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为侨城东路隧道标准段的最优开挖工法.  相似文献   
32.
杨文华  李江 《探矿工程》2014,41(6):63-65,71
CSM工法即双轮铣削深层搅拌技术,是一种新型水泥土深层搅拌工艺。要确保CSM工法施工质量,施工前要做好材料质量控制和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施工中,要控制好成槽的垂直度,水泥浆的水泥掺入量和水灰比以及注浆量,铣削钻速和双轮的转数,槽段的搭接长度,以及型钢插入的质量。  相似文献   
33.
孙立宝 《探矿工程》2014,41(4):71-75
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简称TRD 工法)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地下水泥土墙的施工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TRD工法的成墙原理、施工工艺、施工要点、适用范围等进行了介绍,并对TRD工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工程实践证明,TRD工法在基坑工程挡土及隔渗止水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34.
陈昌黎 《探矿工程》2009,(Z1):393-394
根据新奥法隧道施工理论,结合杭州市象山隧道施工的实例,扼要地介绍了浅埋土质隧道(暗挖法)施工的CRD工法,全面阐述了浅埋土质隧道CRD工法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35.
毛洁 《探矿工程》2019,46(10):62-65
山东禹城通裕阳光豪庭基坑支护工程中因设计及施工工艺对周边建筑物影响较大,针对地层及周边环境对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进行优化,采用旋喷扩大头锚索,改变支护桩钻进及下笼方法,局部采用SMW工法,施工中加强监测,以上措施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施工经验可供以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6.
李新星  杨志豪 《岩土力学》2015,36(Z1):537-541
上海长江西路越江工程规模为双洞6车道盾构法隧道,采用外径为15.43 m的超大泥水盾构进行掘进施工。根据线路规划方案,该隧道需要近距离往返2次穿越逸仙路高架和地铁3号线高架桥墩桩基。盾构隧道的直径较大,并与高架桩基间的距离约为1 m,且不符合相关工程保护条例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高架桩基的施工影响和保护措施进行研究。借助有限元数值分析,模拟隧道近距离穿越高架桩基的施工过程,在考虑盾构施工引起地层损失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MJS)加固桩基,并考虑不同的加固范围,分析施工对桩基变形和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一种安全经济的桩基保护措施。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提出的桩基保护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7.
概述了马来西亚的勘察与基础工程现状,就吉隆坡市采用的勘察方法、基础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桩基础类型、机械设备及施工工法和支护办法等问题进行了较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38.
李锦育 《山地学报》2005,23(3):327-335
由于近年来人类的活动空间渐往山区发展,使得原本植生条件良好的山坡地,在不当的开发情形下,变成土石流发生的敏感地区,导致灾害不断的传出。拟就土石流之定义,及导致土石流发生机制的各项因子进行探讨,其中包括自然成因:地质、地形和水文等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对土石流形成所造成的影响,并依据土石流之各项特性整理,提出有关土石流之防治及预警系统之工法。  相似文献   
39.
针对沿海地区深厚淤泥软土的特点和工程建设时效性的要求,本文在总结软土排水固结S-T曲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短程超载真空预压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深厚淤泥的方法,发现深厚淤泥软土在真空负压、超载正压和动力冲击三者优化组合的作用下,主固结沉降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土体强度提高的同时地表吹填土在动力冲击作用下形成超固结的硬壳层。深厚淤泥软土加固后能够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地基处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证明了该工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深厚淤泥软土地基的加固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0.
以某地铁车站MJS超深地基加固施工为例,阐述了超深MJS地基加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点,总结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