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5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411篇
测绘学   5071篇
大气科学   572篇
地球物理   326篇
地质学   785篇
海洋学   457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528篇
自然地理   36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BCC_CSM1.1对10年尺度全球及区域温度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高峰  辛晓歌  吴统文 《大气科学》2012,36(6):1165-1179
近期10~30年时间尺度的年代际预测是第五次耦合模式国际比较计划(CMIP5)重要内容之一。按照CMIP5试验要求, 国家气候中心利用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完成并提交了年代际试验结果。本文评估了该模式年代际试验对10年尺度全球及区域地表温度的预测能力, 并通过与20世纪历史气候模拟试验的对比分析, 研究模式模拟对海洋初始观测状态的依赖程度。分析结果表明:(1)在有、无海洋初始化条件下, 模式均能模拟出1960~2005年间全球10年平均实测地表温度的变暖趋势, 但在有海洋初始化条件下, 可以明显减小BCC_CSM1.1模式模拟的全球升温趋势, 使得年代际试验比历史试验的结果更接近观测值。这一特点在观测资料相对丰富的南北纬50°以内地区更为显著。(2)在年代际试验预测前期, 通过Nudging方法, 利用SODA再分析海洋温度资料对模式进行初始化, 经过前期8~12月的协调后, 模式预测的第1年南北纬50°范围海洋、陆面的平均地表气温接近于观测值(CRUTEM3, HadSST2)。由于模式初值SODA再分析SST资料与HadSST2观测值存在明显的全球大洋系统暖偏差以及模式本身系统偏差的影响, 年代际试验模拟的地表气温在2~7年之内, 从观测SST状态逐渐恢复到模式系统本身状态。在同组Decadal试验中, 陆面和海洋恢复调整的时间长度几乎一致。(3) 从10年平均气候异常在区域尺度上的预报技巧来看, 有、无海洋初始同化对预测结果影响不大, 高预测技巧区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印度洋中高纬度、热带西太平洋以及热带大西洋区域。(4)SST变化与下垫面热通量密切相关, 在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区域, 长波辐射和感热通量是影响10年时间尺度SST变化较大的物理量, 在中高纬度海洋, 洋面温度变化主要受潜热通量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82.
地理省情监测成果是国家重要的数据资源,对其变化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是掌握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变化的基础。伴随山东省地理省情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目前山东省已积累了大量地理省情监测数据。为实现山东省地理省情监测数据的有效管理及科学利用,并综合考虑山东省省级地理信息时空大数据中心的相关要求。该文基于共享文件系统的分布式存储,利用空间统计、任务并行等技术模型,设计了地理省情监测变化统计分析系统,通过对比监测区域内多时态、多版本、多年份数据,发现不同版本数据之间的差异,实现对地理省情数据要素级、地类级变化情况的监测。该文从系统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地理省情监测变化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983.
自稳定双拼相机影像拼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自稳定航测双拼数码相机,并详细论述其影像拼接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相机检校、影像水平纠正、子影像间相对定向和虚拟影像拼接,最后对虚拟影像拼接误差进行分析。采用自稳定双拼相机进行低空摄影测量,能达到1:1 000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的精度要求。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地形图测绘、三维建模、区域规划等实际工程项目中。  相似文献   
984.
全球地形实时绘制中海量多源遥感影像的拼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全球四叉树层次细节模型和基于数据集的存储方案,以支持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高效管理和访问;为保证显示效果,提出以多边形描述数据集的形状,并设计基于数据集形状多边形的影像拼接算法。  相似文献   
985.
为寻求更加适合与CBERS-02B星HR数据融合的多光谱数据及融合方法,应用PCA、Brovey、SVR、IHS 4种变换方法,分别将CBERS-02B星HR数据与CBERS-02BCCD、ASTER、ALOS的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从光谱和空间信息两个方面对融合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CBERS-02B星HR数据与ALOS多光谱数据的融合图像质量高于其他两种组合,其中IHS变换法融合图像空间细节及光谱信息保持度最高,色调鲜明,地物可辨别能力强;②ASTER、CBERS-02BCCD参与融合时,SVR变换法比较适合;二者相比较ASTER数据参与融合质量较高;③CBERS-02B星HR数据与ALOS和ASTER多光谱匹配度高,在CBERS-02B星HR数据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寻求其他来源的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986.
付春永  谭克龙 《测绘通报》2012,(1):42-44,80
在研究雷达成像机理的基础上,利用山西长治地区的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分析影像定位问题,对精度进行简单评价,并对典型地物的成像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87.
遥感影像的平面精度和真实分辨率是判断遥感影像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提出了采用点位中误差来评定遥感影像的平面精度,并对研究区域的Landsat-5影像分别进行平面精度和真实分辨率的评定。试验结果表明,Landsat-5的真实分辨率约为23.884 6 m,高于其标称分辨率。Landsat-5的平面精度约为140.455 7 m,且其X方向定位精度优于Y方向。  相似文献   
988.
邹长慧  周忠发 《测绘通报》2012,(Z1):421-423,435
无人机低空航拍遥感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执行任务灵活性高等特点,是卫星遥感和载人航空遥感的有力补充。通过在贵州高原山区进行多次无人机航拍试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索一条适宜于贵州高原山区的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方法,以期利用无人机遥感平台解决喀斯特高原多云雾山区高分辨率影像资料获取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9.
从不同的角度对无人机航空影像进行数据质量分析和评价,然后通过控制内业数据处理精度,阐述所生产的3D数字产品辅助石油勘探工区道路建设和石油勘探生产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990.
基于龙岩市多时相Landsat TM/ETM+数据,应用最大似然、决策树及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对龙岩市景观类型进行分类.从3种分类方法的比较得知,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表现出较高的性能,分类精度明显高于其他的分类方法.因此选择最佳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结果,并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1992-2008年龙岩市新罗区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992-2008年新罗区主城区农业用地大幅度降低,相应转化为建筑用地,但是却保持着良好的森林覆盖率.同时城市景观组分经历了由扩散式增长过程到粘合式集聚增长过程的转变,城市形态由不稳定形态逐步向稳定形态演化.整体上而言,城市景观呈现出破碎度变小、多样性降低和聚集度升高的发展趋势,建筑用地是龙岩市新罗区的主要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