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509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本文通过对榆林地区米脂、绥德、子洲、清涧、吴堡和榆林市黄土窑洞建窑环境进行考察,总结分析了在黄土介质中修建的土窑洞崩塌灾害多发性原因,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防治对策。该对策可广泛适用于我国黄土窑洞分布区。  相似文献   
102.
定边盐湖区共有14个硫酸盐型盐湖。固体盐矿主要产于苟池和花马池,上部为石盐层,下部为芒硝和白钠镁矾层,其~(14)C年龄距今14700~12400a间。液体矿分布广,包括湖表卤水、晶间卤水和孔隙卤水,其蒸发析盐过程服从Na~+·Mg~(2+)∥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图所指示的规律。湖盆多彼此孤立不相连,为河流侵蚀和风蚀成因。盐分主要来源于白垩纪地层和周边盐渍地。  相似文献   
103.
陕西几类重要铅锌矿床的矿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文章将陕西铅锌矿分为海底喷气沉积型(即SEDEX型)、与海底喷气沉积-改造作用有关的类SEDEX型和MVT型3类.对马元(MVT型)、南沙沟和江坡(类SEDEX型)、铅硐山和二里河(SEDEX型)铅锌矿床中的闪锌矿等矿物进行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定结果表明,3类矿床各具特点:马元铅锌矿床闪锌矿的Co、Ni、Th、Y含量较低,而Mo、Cs、Sr、Ba、T1含量较高;南沙沟和江坡铅锌矿床闪锌矿的Sn、Sb、W含量较低,而Mn、Y、Zr、In含量较高;铅硐山和二里河铅锌矿床闪锌矿的Li、Zr、CB、Ba含量较低,而W含量较高;在闪锌矿Li-Cs、Zr-In、W-Sn、∑REE-δEu、δEu-δCe散点图上,5个矿床的投点按上述3类分别集中.但铅硐山和二里河铅锌矿床与南沙沟和江坡铅锌矿床具有更多的相似性,而与马元铅锌矿床差异较大:在闪锌矿Sr-Ba、Co-Ni、Th-Y、Mo-T1散点图上,马元的投点集中于一处,而其他4个矿床的投点集中于另一处;马元闪锌矿具有十分明显的铕正异常,而南沙沟、江坡、铅硐山和二里河闪锌矿铕异常不明显,或具有负铕异常;5元素矿床闪锌矿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为轻稀土元素稍富集的右倾型,但马元的稀土元素总量明显低于其他4个矿床.  相似文献   
104.
观花坪铜银矿床位处南秦岭成矿带中段,矿床产于下寒武-中奥陶统石瓮子组碳酸盐岩建造与中泥盆统大枫沟组碎屑岩建造"不整合接触界面"附近,区域上具明显的层控特征;但在矿区范围内,铜银矿体则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均赋存于叠加在不整合面的断裂破碎带中,明显具后生成矿作用的特点。笔者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和矿石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铜银矿床为多期次多成矿阶段叠加形成的复杂矿床,特别是南秦岭华力西期与印支期—燕山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与本区铜银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5.
苏艳军  梁鑫 《地质与资源》2019,28(3):280-288
在查明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发育现状、矿区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定性结合定量的评价方法,开展了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和野外调查情况,总结采矿活动对矿区主要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1)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及分布特征;2)综合分析矿区孕灾环境及地质灾害致灾因子,构建了研究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以ArcGIS为工作平台,以斜坡单元为最小评价单元,进行了由地质灾害易发性到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价;3)针对评价结果,理论分析了采矿活动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塌陷等灾害发生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106.
岳辉  刘英 《干旱区地理》2019,42(2):314-323
利用2000—2014年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栅格像元趋势分析、稳定性评价的方法,研究了陕西省近15 a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利用Hurst指数对陕西省植被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NDVI与年均温度和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年、2015年陕西省NDVI均值分别为0.4273、0.4942, 15 a来增加了0.067,增长了16.0%,其中陕北地区NDVI增加明显,关中部分地区出现负增长,陕南地区NDVI总体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陕西省植被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全省植被未变化的占52.0 %,改善部分占44.27 %,退化部分占3.73%,说明15 a间陕西省植被覆盖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植被状况有所改善;其中陕北地区植被呈明显改善区域面积较大,关中地区植被覆盖面积有所减少,陕南地区植被变化幅度较小。陕西省植被稳定区域占50%以上(0 0.2),说明15a间陕西省植被较为稳定,变化程度不大;其中陕西省植被最稳定地区主要集中在陕南、延安南部,榆林部分、西安、渭南少部地区变化幅度较大。Hurst指数分析表明陕西省44.54%面积的植被未来有可能面临退化,主要分布在陕北和关中地区的北部,植被未来有可能退化也有可能改善的面积占49.78%,主要分布在延安和陕南地区。陕西省近15 a气温和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0.48 ℃·(10 a)-1和69.5 mm ( a)-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年均降雨量是影响NDVI的主要气象因子,同时陕西省植被变化也受到了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生态政治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随着矿产勘查工作由浅部矿向深部隐伏矿、由易识别矿向难识别矿发展,找矿难度日益增大,地质专家越来越重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技术,对于实现矿产资源预测“智能化预测评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陕西省镇安县西部钨钼矿集区单元素化探异常原始数据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钨钼矿产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归一化地球化学数据作为模型训练数据,通过深度学习中深度自编码网络方法实现异常值提取进而识别重点成矿有利地段,实现矿产资源找矿远景区定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对957条单元素化探异常原始数据分类且做好模型标签后,整个过程在计算机的“黑盒子”中自动完成学习和预测,相较于传统预测研究方法,本文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客观性强的特征。此外,本文利用已知矿点构建训练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预测区进行矿产资源找矿靶区预测圈定,为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主要是由鼠类携带传播汉坦病毒而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陕西省是我国HFRS疫情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发病率居全国前列,研究其疫情时空分异和影响要素对指导当地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5—2017年县区尺度HFRS发病率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陕西省疫情时空分异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疫情的主要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结果表明:2005—2017年陕西省HFRS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同时呈现明显的时间波动和空间聚集,平原面积占比、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人口密度等因素可以解释约20%的HFRS疫情空间分异;关中平原聚集了陕西省90%以上的高发病县区,其疫情亦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主要受降水量、 NDVI、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知,高发病县区聚集、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明显不同的关中平原是陕西省HFRS疫情流行的关键地区。因此,建议陕西省HFRS疫情防控应当重点关注降水量、植被状况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特别是在土地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的关中平原进行有效的防控干预。  相似文献   
109.
陕西河谷盆地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陕西河谷盆地是区域主要粮食基地和社会经济中心,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发展,使得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冲击,生态环境面临着潜在的巨大危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西北地区经济中心—关中盆地和陕西省生态保护指定区—汉中盆地进行对比研究,以1990-201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数据(NPP、保水服务、食物供给)分析生态服务时空差异,通过相关分析、线性和幂函数回归等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NPP与保水是协同关系,NPP与食物供给、保水与食物供给是权衡关系;21年中,两大盆地的协同关系均呈减弱趋势,权衡关系为加强趋势,且关中盆地的变化速度要高于汉中盆地;NPP与保水的协同程度,在关中盆地东部的耕地区域以及汉中盆地的宁强县与略阳县西部最强,以关中的铜川市和汉中的西乡县最弱;NPP与食物供给的权衡程度,在关中盆地的铜川市和西安市境内的秦岭区域以及汉中盆地的西乡县南部制约关系更为突出,以关中的宝鸡市及汉中的略阳县最弱。  相似文献   
110.
左家庄金矿矿质来源于近矿地层,成矿热液为同生沉积建造水,硫化物石英脉的形成是含矿热液流体沿左旋剪切扭动构造隐蔽面充填的结果.对其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热电性测定,表明黄铁矿为空穴型导电,该矿床剥蚀程度不大,属上部出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