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15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31.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下溪底银矿田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从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上论述了矿田中的银元素部分是火山喷发作用中带出的物质,在大气降水条件下,经后期火山-次火山作用,含矿水溶液循环使其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32.
苏艳军  梁鑫 《地质与资源》1992,28(3):280-288
在查明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发育现状、矿区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定性结合定量的评价方法,开展了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和野外调查情况,总结采矿活动对矿区主要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1)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及分布特征;2)综合分析矿区孕灾环境及地质灾害致灾因子,构建了研究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以ArcGIS为工作平台,以斜坡单元为最小评价单元,进行了由地质灾害易发性到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价;3)针对评价结果,理论分析了采矿活动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塌陷等灾害发生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333.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新发现钨多金属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铁铜矿集区,产出一系列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和斑岩型铜矿床。最近在庐枞矿集区北部东顾山地区,首次发现了钨多金属矿床,这是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长江以北首次发现的钨矿化,为矽卡岩型。钨矿化主要呈浸染状或脉状产于东顾山岩体(黑云母花岗岩)与奥陶系(白云质灰岩)的接触带或大理岩层间破碎带中。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及钼、铜、铅锌硫化物。钨矿化主要发育在华南地区,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过渡带及以南的扬子地块如江南隆起等地发现多个新的大型钨矿床,但在长江以北地区一直未曾发现。庐枞矿集区北部东顾山钨矿床的发现,指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燕山期除铁、铜大规模成矿作用以外,也有钨的成矿作用,指示该区具有良好的钨矿找矿前景。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其他矿集区要重视和加强钨矿化的成矿作用研究和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334.
下庄矿田“交点”型铀矿床成矿机理研究及勘查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志军  赖中信  莫济海  胡飞  阳卫 《矿床地质》2016,35(5):1047-1061
文章通过岩石学、主微量地球化学、岩脉定年和实际勘查成果的对比研究,表明下庄矿田的中基性岩脉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在岩性上没有专属性。通过对中基性岩脉进行U_Pb锆石同位素测年,发现"交点"型铀矿床成矿时代与中基性岩脉成岩时代存在着巨大的矿岩时差,岩脉成岩过程中不能为铀成矿提供热源及矿化剂CO_2。对流体作用敏感的U/Th、Pb/Ce、Ba/La、Cs/Rb比值和对流体作用不敏感元素Ce/Yb比值研究为"交点"型铀成矿存在地幔流体作用提供了佐证;通过Fe~(3+)、Fe~(2+)、K_2O、Na_2O和Al_2O_3等与SiO_2线性关系的研究表明,矿化与硅化和碱交代关系密切,与其他常量元素的关系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中基性岩脉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通过对构造裂隙的控制实现,所谓的"交点"控矿本质是硅化带型铀矿化通过"界面效应"控矿的特殊表现形式,其本质是由于不同岩浆岩的产状和机械强度有所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335.
云南易门狮子山铜矿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近年承担了“罗次-元江元古宙海底喷流成矿”项目研究,应用了喷流矿理论,将宏观矿床地质与微观地球化学相结合,对易门狮子矿床进行了重点解剖。按矿床特征、成矿作用和地球化学,将矿床划分为三个成因类型,即喷流热水沉积-改造型铜矿、沉积-改造型砂岩铜矿和与细碧岩有关的含铜磁铁矿。第一类为矿区最主要铜矿类型,铜储量占矿区已探明储量的90%,是主要的找矿对象。该类型的主矿体深中和NW侧喷流岩发育,是最有利的  相似文献   
336.
狮子山矿田矽卡岩型金矿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包村和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成因上属于矽卡岩型金矿。矿相学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两矿床中的铋矿物以自然铋、辉铋矿为主,其次为碲铋矿、硫铜铋矿、辉铋铅矿等;铋矿物作为主要载金矿物.与自然金紧密共生;包村矿区Bi-Au相关系数为0.69,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非常密切。成矿流体相分离引起的热液硫逸度fs2降低,可能是黑铋金矿分解成金和铋,并最终导致金与铋矿物密切共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7.
This paper determined the fixed-ammonium (NH 4) contents of lamprophyres in the Zhenyuan gold orefield, Yunnan Province,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H 4 contents of minettes in the orefield range from 120×10 -6 to 469×10 -6 and those of kersantites from 74.3 ×10 -6 to 136×10 -6 . These value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mantle-derived rocks (less than 50×10 -6 ), but lower than those of carbonaceous wall rocks in the orefield (from 1200×10 -6 to 1343×10 -6 ). Combining with the Sr isotopic composition, this paper suggested that lamprophyres in the orefield with high NH 4 contents relative to other mantle-derived rocks would not have resulted from the primary magma contaminated by crustal materials in the process of rising or in the magma chamber, but from mantle metasomatism.  相似文献   
338.
内蒙古白乃庙地区铜(金)和金矿床钕、锶和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自古白乃庙地区产出有白乃庙铜(金)矿床(南、北矿带)、白乃庙金矿床和徐尼乌苏金矿化带,是华北陆台北缘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测定和解释了上述三个矿床的钕、锶和铅同位素比值和变化特征。研究认为:白乃庙铜(金)矿床南、北矿带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和形皮过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南矿带条带状、块状硫化物矿石的形成作用始于1130×10 ̄6a前的基性火山喷发活动。相比之下,北矿带细脉浸染状和脉状铜-钼-金矿石与加里东期(440×10 ̄6a)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和结晶分异密切相关。白乃庙金矿床和徐尼乌苏金矿化带是岩浆热液、大气降水混合,并且对基底岩层或绿片岩围岩进行淋滤、萃取的结果。白乃庙地区铜(金)矿床和金矿床(点)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的厘定,对于了解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中南段金属成矿带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9.
福建省紫金山铜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仁生 《福建地质》1994,13(3):159-173
紫金山高硫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以一套独具特色的由地开石、明矾石组成的高级泥质蚀变和由硫砷铜矿、蓝辉铜矿、铜蓝组成的铜矿物组合为特征。本文根据矿床的蚀变矿物和矿石矿物组合及矿物的相互关系,着重应用热力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认为形成这一类型矿床的流体是一种高氧逸度、高硫逸度的中低温酸性流体。  相似文献   
340.
鲁尔玛斑岩型铜(金)矿为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斑岩型矿点,目前已发现赋存于石英二长斑岩体中的斑岩型铜矿体1条,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的热液型脉状金(铜)矿体1条、热液型脉状铜矿体1条。以鲁尔玛含矿斑岩为中心,依次发育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表现出斑岩型矿床的典型蚀变分带模式。其中,热液脉体从早到晚被可划分为:钾硅酸盐化脉(A脉)、石英-金属硫化物脉(B脉)以及石英-绿帘石-碳酸盐化脉(D脉)。这一新的发现,证实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具有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找矿潜力,有望将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向西延伸近200km,同时也表明拉萨地体南缘的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铜成矿作用最晚应该开始于晚三叠世。鲁尔玛斑岩型铜(金)矿点的发现,对深入理解冈底斯斑岩铜(金)矿带的成矿作用,完善冈底斯成矿带的成矿理论,更好地评价冈底斯西段找矿潜力,指导该地区的找矿突破,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