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7篇
  免费   1810篇
  国内免费   2078篇
测绘学   360篇
大气科学   970篇
地球物理   2368篇
地质学   7218篇
海洋学   391篇
天文学   136篇
综合类   487篇
自然地理   206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516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870篇
  2012年   853篇
  2011年   605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三峡库区巫山县翠屏小区岩溶引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峡库区移民迁建中发现的岩溶问题是一个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巫山县城翠屏小区是较早发现有确切岩溶证据的地方,研究证实小区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普遍遭受了强烈的岩溶作用。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岩溶特点和强度,在纵向上,从山顶到坡脚岩溶作用有增强的趋势;从地表向深部,有局部强烈岩溶层位。岩溶作用在小区产生了顺坡或顺层延伸的溶洞和深部蜂窝状溶孔。岩溶作用在小区形成了脖颈状溶蚀槽地、槽状谷地、溶蚀台地和与地貌相关的"飞雁状"褶皱、岩溶正断层及帚状密集节理带。岩溶过程中伴随着其他外营力作用,它们的相互耦合形成各种次生岩土体。岩溶轻则引起岩体质量降低,重则可能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82.
《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调查评价》项目根据四川地质遗迹景观的空间分异和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划分出四大地质遗迹区,再以其分布规律,景观形成时间、空间和成因的关联性划分出20个地质遗迹分区和28个地质遗迹小区,从而建立了四川地质遗迹景观区划系统。  相似文献   
83.
滇西沘江流域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测定流经兰坪金顸铅锌矿区的沘江水体中Pb、Zn、Cd、As的含量和底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的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沘江水遭到了Cd污染,底泥已经成为重金属元素的蓄积库,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Ⅲ级)衡量,Pb、Zn、Cd和舡分别超标3.4倍、15.8倍、106倍和2.6倍。沘江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峰值在矿山附近的下游,而底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峰值在矿山下游30-50km的地方,矿业活动、水流变缓、pH等水体环境条件的变化都能影响水和底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底泥中的Pb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Zn和Cd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而As以残渣态为主。Pb、Cd、Zn三种元素的环境有效态含量比较高,对沘江流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84.
个旧地区拉丁尼克期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期玄武岩的岩石类型为杏仁状斑状纤闪石化玄武岩,属于硅不饱和、富碱、高钛,镁、铁偏高,铝偏低,具有大陆碱性橄榄玄武岩的组分特征.该玄武岩为陆内拉张环境下基性程度高、分异程度低的幔源岩浆分异的产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并与拉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5.
应用生烃动力学法研究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今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研究具有局限性.首先,没有对上二叠统Ⅰ-Ⅱ1型灰岩生油、Ⅲ型泥岩的生气史分开评价;其次,海相镜质组反射率通过拟合公式换算成镜质体反射率评价烃源岩成熟度具有局限性.针对上述不足,笔者通过热模拟实验,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标定出两类源岩生油、生气的动力学参数,并结合川东地区的埋藏史及热史,模拟出源岩有机质的成烃转化率曲线.研究表明:上二叠统灰岩、泥岩有机质在距今200 Ma和190 Ma分别进入了生油、生气门限,而在距今170 Ma和140 Ma生烃结束.  相似文献   
86.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东胜地区地温场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东胜铀矿区分别处于盆地南部渭北隆起的北侧边缘和盆地北部伊盟隆起的东部,赋矿层位都是中侏罗统直罗组。盆地南、北铀矿区在现今地温场及古地温场都存在明显差异,南部现今大地热值及热演化程度明显高于北部。对于下侏罗统延安组和石炭—二叠系煤层,黄陵地区镜质体反射率都高于东胜地区。通过镜质体反射率资料得出同一埋深的一套地层经历的最大古地温和对应的古地温梯度也有南部高于北部的现象。由于早白垩世后期盆地普遍整体抬升使得现今地温相对古地温降低,南部黄陵地区抬升剥蚀量大于北部东胜地区,导致古、今地温差异也大于后者。盆地南部庆阳—富县一带局部构造热运动,导致南部异常地温场的形成,使得南部热演化程度高于北部。  相似文献   
87.
四川盆地南部中—上寒武统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南部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储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局限台地沉积,其岩性为粗粉晶—细晶白云岩、砾屑白云岩、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等。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岩溶作用、破裂作用等,白云石化作用和岩溶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白云石化的机理为混合水白云石化。岩溶作用具有多期性,包括沉积期岩溶、风化期岩溶、埋藏期古岩溶和褶皱期古岩溶等,以风化期岩溶为主。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破坏了大量的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压实作用主要发生在浅埋藏期,它与埋藏期胶结一同作用使孔隙度由原来的15%左右骤降至2%~3%左右。随着后来的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等,部分储层的孔隙度又扩大到4%~5%左右,以晶间孔和晶间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88.
四川盆地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研究区嘉陵江组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确定了不同类型的储集岩和储集空间,得出本地区储层岩石类型和储渗空间类型均多样化的特点。从成因角度识别出来了溶蚀孔隙型储层、膏溶孔洞型储层、裂缝型储层等三类储层。研究不同类型储层的孔、渗特征及关系表明,溶蚀孔隙型储层物性要优于膏溶孔洞型储层,而溶蚀孔隙型储层中的颗粒云岩溶蚀孔隙型储层物性最好、颗粒灰岩溶蚀孔隙型物性其次、粉晶云岩溶蚀孔隙型储层物性最差,其原因是不同储层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89.
The lithological-stratigraphic study of volcanogenic-siliceous rocks develop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Machtovaya River, a right tributary of the Amur River, yielded the first radiolarian assemblages of the late Late Tithonian, the late Late Tithonian-early Valanginian, and the middle-late Albian age.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of volcanogenic-siliceous rocks in this area is composed of upper Tithonian-Valanginian dark red to red-brown cherts with basalt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tion and Albian dark gray clayey cherts, olive-gray siliceous-tuffaceous argillites, and tufaceous siltstones in its upper part. The replacement of cherts by their clayey varieties likely occurred in the Aptian.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age of these strata and the rocks constituting the Kiselevka-Manoma accretionary complex are different, which indicates their different tectonic origin.  相似文献   
90.
The typification of ferromanganese nodules (FMN) formed in subaqueous and subaerial settings and in residual materials, as well as FMN localization in various sediments and soils, is discuss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morphologically similar FM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MN-bearing complexes with changes in landscap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