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363篇
海洋学   27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8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经济学和地理学对区位论发展轨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论述了区位论的发展轨迹,区位论与经济学和地理学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异同,以及相互之间的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02.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理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建华 《地理科学》1999,19(4):349-352
近几年,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得到迅速传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尽管,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空竟何时到来,学者们虽有争议,但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恰当地概括了当今世界经济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将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3.
世纪交替之际 ,在信息社会和新经济条件下 ,我国测绘事业要发挥更大作用 ,必须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以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仅就深化改革这一主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4.
张攀华 《湖南地质》1993,12(2):70-74,79
“六五”和“七五”期间,新疆地矿局强化了地质找矿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了地质科技在找矿中的先导作用,争取到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取得了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他们既找矿又开矿,以找矿促开发,走找矿与开矿结合的道路,实行探、采、工、贸一体化,创造了搞活地勘单位,振兴地方经济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5.
地勘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企业 ,其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从地勘企业的发展现状入手 ,阐述了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研究意义 ,在借鉴国外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6.
朔黄铁路与沿线地带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朔黄铁路的功能及其对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旅游业、工农业和城镇发展的影响,提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7.
裴荣富 《地球科学》2002,27(1):72-80
“后工业”(post-industry)是知识经济或曰“新经济”的发展时代。这个时代的自然资源和一般劳动力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逐渐为知识产权、市场网络、信息、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以及为创新人才的新“认知”(recognized intellect,RI)所代替。然而,据矿产资源分布及其成矿既具有一定的全球统一性又有区域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国家(地区)对矿产资源勘查程度的不均衡性,特别是矿业活动与其他产业性质的不同,如何能按不同国家(地区)的具体发展状况,做好21世纪矿业向“后工业”发展势态的倾斜,达到适者生存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当代探讨的重大问题。在概括阐述了21世纪矿业发展势态、矿业活动特点及其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地质勘查和矿业活动决策支持系统的模拟,以及对当前紧缺铜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108.
安徽是矿产资源大省,要把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必须运用循环经济的新范式,结合安徽实际,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还提出了关于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促进安徽矿业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9.
Long-term measurement of carbon metabolism of old-growth forests is critical to predict their behaviors and to reduce the uncertainties of carbon accounting under changing climate. Eddy covariance technology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long-term carbon exchange over a 200 year-old Chinese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mixed forest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s (128°28'E and 42°24'N, Jilin Province, P. R. China) since August 2002. On the data obtained with open-path eddy covariance system and CO2 profile measurement system from Jan. 2003 to Dec. 2004, this paper reports (i) annu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FNEE, FGPP and Re; (ii) reg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phase and amplitude of ecosystem CO2 uptake and release Corrections due to storage and friction velocity were applied to the eddy carbon flux. Lal and soil temperature determined the seasonal and annual dynamics of FGPP and RE separately. VPD and air temperature regulated ecosystem photosynthesis at finer scales in growing seasons. Water condition at the root zone exerte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ecosystem maintenance carbon metabolism of this forest in winter. The forest was a net sink of atmospheric CO2 and sequestered -449 g C·m-2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278 and -171 gC·m-2 for 2003 and 2004 respectively. FGPP and FRE over 2003 and 2004 were -1332, -1294 g C·m-2. and 1054, 1124 g C·m-2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shows that old-growth forest can be a strong net carbon sink of atmospheric CO2. There was significant seasonal and annual variation in carbon metabolism. In winter, there was weak photosynthesis while the ecosystem emitted CO2. Carbon exchanges were active in spring and fall but contributed little to carbon sequestration on an annual scale. The summer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season as far as ecosystem carbon balance is concerned. The 90 days of summer contributed 66.9, 68.9% of FGPp, and 60.4, 62.1% of RE of the entire year.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根据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针对目前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了建筑围护结构的构造措施及其热工性能,提出在节能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