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69篇
地质学   744篇
海洋学   400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1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近46年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对1960~2005年46年间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主要发生在5~11月,8月是台风降水最多的月份;自1960年以来台风降水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地域分布上台风降水由闽南沿海向闽西北内陆逐渐减小,最大台风降水出现在闽南和闽东北地区;台风暴雨是福建地区的极端强降水事件之一,台风暴雨频发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及闽西南地区;受福建山地地形作用山脉以东的台风暴雨发生的概率要大大高于山脉西侧地区.台风降水的异常与亚洲地区500 hPa大气环流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密切,它们可能主要通过大气环流的改变进而对影响中国台风北上路径起到调制作用,并最终引起福建地区台风降水的异常.  相似文献   
982.
塔里木地块西北缘的阔什布拉克钾长花岗岩富碱(Na_2O+K_2O平均8.36%8%),富钾(K_2O/Na_2O=1.27~1.47),准铝质(A/CNK=0.82~0.88),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岩石的稀土含量较高(∑REE=263.90×10~(-6)~445.75×10~(-6)),富集Th、U、Ta、Nb、Hf和Y等高场强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具有强的负Eu异常(δEu=0.003~0.019),富集高不相容元素(Zr+Nb+Ce+Y=368×10~(-6)~531×10~(-6)350×10~(-6)),高Ga(Ga/Al×10 000=4.17~4.722.6),显示出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Th/U比值(平均为3.86)、Nb/Ta比值(平均为12.75)和Rb-Th富集、Ti亏损指示其壳源成因。对花岗岩进行的LA-ICP-MS微区原位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的结晶侵位年龄为275.4±2.8 Ma。综合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的特点,认为早二叠世西南天山的后碰撞岩浆活动不仅在西南天山内部引起了强烈的花岗质岩浆活动,而且对塔里木地块西北边缘的花岗质岩浆活动也有显著的影响。阔什布拉克A型花岗岩也说明西南天山地区的碰撞造山作用在275.4±2.8 Ma之前已经趋于结束,以南天山洋盆为代表的古亚洲洋已基本结束了其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83.
在中国东南沿海浙闽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广泛发育有中生代沉积岩系,关于这套沉积岩是否受到海水作用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论。通过对福建下白垩统坂头组(K1b)、浙江地区为寿昌组(K1s)和馆头组(K1g)地层进行系统观察及采样,并进行详细的古生物化石观察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区沉积岩中除陆相高等植物之外,还见过渡相的线叶植物和海相红藻和褐藻化石;同时某些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亦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海相沉积特征,如普遍存在较高的伽马蜡烷含量,伽马蜡烷/C30藿烷比值较低(0.11~0.18,平均值0.14),以及C30重排藿烷检出。因此,从古生物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来看,该区的确受到海侵作用影响,结合地质背景,推测海侵事件主要受古太平洋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4.
王核  刘建平  李月臣  任广利  龚贵伦 《岩石学报》2010,26(10):2959-2966
位于阿尔泰西南缘的珠万喀腊杂岩体,产于珠万喀腊二叠纪陆相火山岩盆地,侵入地层为下二叠统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主要由闪长岩相和辉长岩相组成,二者呈侵入接触关系。其中闪长岩相存在三个过渡的岩相带:中心相闪长岩,过渡相辉石闪长岩及边缘相蚀变闪长岩。辉长岩相发现辉石岩、蛇纹岩、黄铜-磁黄铁矿化橄榄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SiO2含量总体较低,为47.14%~55.90%,为中基性岩石。K2O+NaO变化范围1.27%~6.99%,岩石为碱性岩石系列。稀土元素丰度在131.1×10-6~159.7×10-6之间,属富集REE。LREE/HREE比值为2.87~3.52,属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显示了岛弧岩浆的一些特点,可能是岩浆岩源区保留有早期俯冲的洋壳。EH4测量结果表明杂岩体内存在层状低阻异常带,可能为含矿岩相。岩体下部(距离地表700~800m处)可作为进一步找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85.
福建沿海中-基性岩墙群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沿海地区晚中生代的花岗岩及火山岩中广泛发育基性、中基性的岩墙群,岩墙群岩性为辉绿岩、角闪辉绿岩和石英闪长岩等,并以角闪辉绿岩为主。采集晋江、同安、湄洲岛等地具有代表性的岩墙样品,选择锆石进行SHRIMPU-Pb定年,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同位素年龄都比较接近,都形成于96~87Ma之间,是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它们的形成是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岩浆活动的最后一幕。  相似文献   
986.
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县(市)为研究单元,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公路(区内与区外联系)、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方式及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探讨各交通网络空间分布的均衡性。选取制造业中的28个行业,从资源集约度角度将其分为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利用平均集中率测量产业集聚度。引入要素禀赋条件、外部性、规模经济、制度政策4个方面13个变量对福建制造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路网可达性由沿海中部向四周降低,其中公路区内可达性呈明显的圈层结构,区外可达性为"井"字形分布,铁路、港口和机场形成以福州、厦门—泉州为可达性高值区的马鞍状格局,综合交通网络可达性呈带状分布。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呈现不同的特征,制造业平均集中率高值区呈环状分布,而制造业集中率低值区呈点状分布,与交通可达性的"凹陷区"重合。可达性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呈现很强的相关性,并且与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集聚相关程度有所差异,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空间集聚相关性相对较低。此外,农业丰裕度、自然资源禀赋、知识溢出效应、相对企业规模等其他变量对制造业空间分布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87.
闽西南红山含黄玉浅色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蕾  于津海  谢磊 《地球化学》2004,33(4):372-386
红山花岗岩体主要由钾长石、石英和自形的钠长石组成,次要矿物包括原生铁锂云母、黑云母和黄玉等;岩石具有高SiO2、K2O、Rb、Nb、Ta、Th、U含量,低CaO、P、Ba、Sr、Zr、Hf含量以及富Al(ACNK>1.1)和强烈Eu亏损(Eu/Eu·<0.15)等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富F低P花岗岩亚类.但是,相对高的TiO2、MgO含量,K2O/Na2O比值以及成分偏离低共熔点表明红山花岗岩不是强烈演化的产物;而相对低的F含量(<O.56%)、K/Rb>50、Nb/Ta>5、低的REE四分组效应以及Y/Ho比值仍处于球粒陨石范围也指示,尽管在演化晚期岩浆富集了一定的流体,但红山花岗岩没有进入典型的流体分离阶段.分离结晶模拟显示从早期到晚期红山花岗岩发生了20%~30%以钾长石 斜长石为主和黑云母次之的分离结晶作用,同时伴随锆石、独居石和磷钇矿等的分离.红山花岗岩具有高的(87Sr/86Sr)i(0.723)和低的εNd(t)(-9.8~-12.5),Nd模式年龄介于1.64~1.92 Ga之间,不同于中元古界桃溪岩组和震旦纪变质围岩的同位素组成.结合部分熔融模拟,认为中、新元古代的变质围岩可能不是红山花岗岩的源岩.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的特征暗示红山花岗岩的源岩很可能是类似于古元古代麻源群的变质岩.花岗岩的原始岩浆是在850℃以上由泥质变质岩为主的岩石经30%以上的部分熔融产生;岩浆主要结晶于780~700℃之间.红山花岗岩属于构造后花岗岩,它最终结晶于燕山早期(189 Ma)的拉张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88.
福建建瓯八外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仟同 《福建地质》2004,23(4):178-185
建瓯八外洋地区位于福建省重要的铜、铅、锌、金、银成矿远景区内,具良好的找矿前景。通过综合归纳矿区已有的地质资料,系统地阐述了八外洋铅锌矿区的地质和矿床特征,并通过区内及其外围宏观和微观信息的研究与对比,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海底火山喷发一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  相似文献   
989.
正20141520 Bo Ying(Key Laboratory of Metallogeny and Mineral Assessment,MLR,Beijing 100037,China);Liu Chenglin Saline Spring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cators for Potassium Exploration in Southwestern and Northern Tarim Basin,Xinjiang(Acta Geoscientica Sinica,ISSN1006-3021,CN11-3474/P,34(5),2013,p.594-602,5 illus.,3 tables,28 refs.)  相似文献   
990.
利用2005-2009年福建GPS基准站资料.解算了各测站20期的季速度场,结合近年福建及其周边大地震,分析了福建地区速度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7年南海地震发生时段,福建各测站的速度场发生明显变化,反映了福建地区速度场受菲律宾板块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