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65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495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以及色谱分离和纯化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碲(Te)同位素的分析精度和效率,推动了碲同位素研究。本文综述了Te同位素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地质应用。碲具有亲硫和亲氧双重属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自然界(包括陨石)中碲同位素( δ 130/125Te)的变化范围为-4. 12‰~2. 15‰。其同位素分馏受到不同过程的控制,其中球粒陨石碲同位素分馏主要受陨石形成过程中碲的蒸发和冷凝过程的控制,该过程中可引起高达6. 9‰的分馏;自然界中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引起较大的碲同位素分馏(4‰),因此碲同位素可能成为反应成岩成矿过程中氧化 还原条件变化的指标;此外,有机溶剂(如石油)参与的萃取作用可引起1. 8‰的碲同位素分馏效应,这一效应在重稳定同位素研究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碲同位素分馏机制的进一步明晰,碲可能在示踪成矿物质来源、限定成矿时间以及指导矿产勘查等方面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显微取样碳氧同位素分析技术利用高聚焦激光束与碳酸盐岩样品作用,是一种在显微薄片下对岩石特定组构产生CO2的有效方法,其空间分辨率20~50μm,δ13C和δ18O的最好分析精度可达±0.22‰(σ),可以为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提供“高分辨率、原位”数据,微区分析是同位素测试发展的重要方向。用该技术对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它可避免样品不纯带来的解释上的误差,为解释鲕粒白云岩成因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球化学信息,可进一步认识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的成因问题。各种产状白云石的δ13C‰(PDB)值均大于当时海水值,说明白云石化流体没有淡水注入;而δ18O‰(PDB)分布较为离散,伴随白云石晶体大小增加,δ18O‰(PDB)值明显偏负,说明白云石化作用过程经历了埋藏加深、温度升高的过程,并且白云石化流体远离卤水源,其咸化程度减弱,为鲕粒白云岩的卤水渗透回流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秦岭北缘断裂带温泉水的氢氧同位素和氦同位素,同时通过温泉水的热储温度和当地地温梯度计算了温泉水的循环深度;统计分析了1900-1997年间的地震频度.从水对断裂及其围岩的弱化的角度讨论了温泉水深循环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段地震活动性的差异与温泉水循环深度的差异有关.认为循环深度较深的陕西段孕育强震的可能性较小,而循环深度较浅的青海段和甘肃段是孕育强震的危险区,其中甘肃段可能是强震的最危险区.  相似文献   
994.
Although 1-alkyl-2,3,6-trimethylbenzenes and a high relative amount of 1,2,3,4-tetramethylbenzene have been detected in marine oils and oil asphaltenes from Tabei uplift in the Tarim Basin, their bio-logical sources are not determined.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ma-rine oil asphaltenes from Tabei and Tazhong uplift in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ic signatures of individual compounds in the pyrolysates of these asphaltenes using flash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PY-GC-MS) and gas chromatograph-stable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er (GC-C-IRMS), respectively. Relatively abundant 1,2,3,4-tetramethylbenzene is detected in the pyrolysates of these marine oil asphaltenes from the Tarim Basin. δ 13C values of 1,2,3,4-tetrame-thylbenzene in the pyrolysates of oil asphaltenes vary from-19.6‰ to-24.0‰, while those of n-alkanes in the pyrolysates show a range from-33.2‰ to-35.1‰. The 1,2,3,4-tetramethylbenzene in the pyro-lysates of oil asphaltenes proves to b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13C relative to n-alkanes in the pyro-lysates and oil asphaltenes by 10.8‰―15.2‰ and 8.4‰―13.4‰, respectively. This result indicates a contribution from photosynthetic green sulfur bacteria Chlorobiaceae to relatively abundant 1,2,3,4-tetramethylbenzene in marine oil asphaltenes from the Tarim Basin. Hence, it can be speculated that the source of most marine oil asphaltenes from the Tarim Basin was formed in a strongly reducing water body enriched in H2S under euxin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95.
青藏高原北部风火山花岗斑岩与逆冲推覆构造存在密切关系,岩浆侵位发生在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对风火山北麓花岗斑岩及暗色包体,在显微观测和矿物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单颗粒锆石离子探针U-Pb同位素测年,获得高精度的测年资料。测得早期岩浆锆石结晶平均年龄为(34.5±1.4) Ma,对应于岩浆源区地壳局部熔融时代;晚期岩浆锆石结晶平均年龄为(27.6±0.5)Ma,对应于岩浆向上侵入雅西错群的岩浆侵位时代。风火山北麓花岗斑岩属青藏高原北部出露的最年轻花岗岩,岩体内部不同类型锆石的U-Pb同位素测年为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和高原隆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约束。  相似文献   
996.
已有的研究得出:华北克拉通火成碳酸岩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古元代末—中元古代初、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3个时段,反映了华北克拉通演化历史上3个拉张阶段。在空间上,前两个拉张阶段形成的火成碳酸岩分布在华北克拉通的北缘和南缘;后一个拉张阶段形成的火成碳酸岩分布在克拉通的中部和东部。华北克拉通火成碳酸岩的钕同位素主要特征是εNd(t )全为负值,而且随时间由老到新负值趋于降低。在εNd(t )-I Sr图解上,其投影点都落到了第3和第4象限,除莱芜—淄博地区火成碳酸岩外,其它都在富集地幔演化线附近,而且从老到新富集程度越来越高。推测华北克拉通火成碳酸岩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可能是:在热地幔柱活动或周边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之后华北克拉通构造环境转变为伸展拉张环境,因压力减小而引起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碱性基性—超基性岩浆或碱性中性岩浆沿区域深断裂上侵,又经分异作用冷凝结晶形成杂岩体,火成碳酸岩是这些碱性岩浆演化晚阶段的主要产物。部分火成碳酸岩可能是从上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碳酸岩浆直接上侵冷凝结晶而成。  相似文献   
997.
History of tectono-magmatic evolution in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d analytical data on more than 170 isotopic ages published since the 1980s of magmatic rocks, metamorphic rocks, tectonites and ores from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tion, magmatism, metamorphism and tectonic activities in the region studied in conjunction with geological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necessary supplementary isotope data, five stages of tectono-magmatic evolution, i.e. Ar3-Pt 2 1 tectono-magmatic active stage (I), pt 2 2 stable stage (II), Pt 3 1 -p2 active stage (III), T1-T2 stable stage (IV), and T3-Q active stage (V)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 Moreover, the tectono-magmatic active style and general tre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tonic settings, etc. of each stage and substage in the region studied are also discussed.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State Ke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No. 305) for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of China.  相似文献   
998.
熊耳群研究四十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全面回顾四十年来熊耳群火山岩的研究历史综述前人成果,详细分析了现存在的问题,对于今后应着力开展的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笔者认为,现有认识矛盾的关键问题是,熊耳群形成矢折的裂谷构造环境,为什么体现岛弧的地球化学特征(亏损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今后熊群火山岩研究的重要问题有:鉴别岩浆源区性质和可能可经的过程,揭示其富钾并体同出岛弧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原因,确定是否有冲带组分  相似文献   
999.
大别山东部榴辉岩同位素体系和变质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平 《地球学报》1999,20(4):341-348
大别山东部榴辉岩同位素地这研究反映出三方面的问题:(1)Sm-Nd两点等时线的不确定性;(2)部分高压-超高压变质年龄实际是片麻岩的分析结果:(3)首批发表的“C型榴辉岩”Sm-Nd年龄,测定岩石不是榴辉岩。大别山东部榴辉石年龄反映的是加里东期高压-超高压变质的年代学信息。进一步研究应着重于榴辉锆石成因及Sm-Nd体系适用性。岩相学是研究榴辉岩锆石成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1-Introduction TheorogenicbeltofInnerMongoliaislocatedbetweentheNorthChinaCratonandtheSiberianPlatform.ThisbeltisconsideredapartoftheCentralAsiaMongoliangeosyncline(IchikawaandWang,1991)orCentralAsianMongolianmobilebelt.ThenorthernlimitoftheNorth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