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徐瑞春同志现任长江委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的地质专家。几十年来他长期坚持在生产第一线,系统完整地主持了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四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除水布垭工程尚在建设中,其它三个工程均已安全运行8~20年,地基工作正常,水库封闭良好,任建设期间也没有出现任何地质事件。实践证明上述工程的地质工作是非常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2.
结合边坡形态分析高边坡边坡稳定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博 《地下水》2003,25(3):191-193
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右坝肩高边坡的稳定性,对大坝及水库运行安全影响很大,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采用边坡形态及结构面综合分析、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工程处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3.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艰巨、技术复杂、投资额度大,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工程管理局、设计院广泛地采用了新技术,创也了多项世界纪录和中国第一,他们以国际FIDIC条款为手段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创出较好的效益。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4.
黄河口治理与水沙资源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泽刚 《海岸工程》2000,19(4):26-32
把河道防洪工程建设与水沙综合利用结合起来,特别是将可能淤积在河口门的泥沙有计划地利用好,将会取得黄河口流路较长期稳定和三角洲经济持续发展的双重效果。分析了黄河入海水沙的变化、海岸的严重侵蚀和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论证了建设西河口水利枢纽可实现清水沟河口海岸动态平衡、灵活调度和利用进入河口地区水沙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5.
葛洲坝蓄水以后库区蒸发水量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祎  牛兰花  樊云 《水文》2000,20(3):33-35
用宜昌蒸发站采用的20m^2蒸发池观测的水面蒸发量代替葛洲坝库区的水面蒸发量,用实测的不同流量级库区水面面积建立关系曲线,推算出库区历年月、年平均水面面积泽葛洲坝水利本世纪蓄水以后的历年平均月(年)蒸发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对葛洲坝水利本世纪蓄水以后的各年月、年蒸发水量进行了计处。分析了葛洲坝库区的水面蒸发理对水资源的影响。其成果可供葛洲坝库区水平衡研究和水资源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16.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水流情势变化是河湖生态系统演变最主要的驱动力,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会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基于EFDC模型构建了鄱阳湖水动力的二维模型,并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度方案,通过丰平枯典型年份的情景模拟,探讨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运行调度方案对湖泊水文水动力的可能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情景年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低枯水位生态调节期(12月1日至3月底4月初)中11 m控制水位对该时期湖泊平均水位的抬升程度明显,2010年(丰水年)11 m控制水位对枯水期湖泊平均水位的最大抬升为2.59 m,2000年(平水年)枯水期湖泊的平均水位最大抬升为2.68 m,而2004年(枯水年)枯水期湖泊的平均水位最大抬升为4.35 m.枯水期水位的抬升,使不同年型不同湖区的枯水期平均流速、最大流速和最小流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以入江河道为最,2000年和2010年枯水期平均流速降幅在44%以上,2004年(枯水年)枯水期的平均降速范围在50%以上,而对两大保护区的影响则较小.对流场格局的影响方面,主要表现在有枢纽时由于低枯水期的11 m水位控制,棠荫以北尤其是入江河道的流场与无枢纽时的流场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棠荫以南的湖区,当赣江中支和赣江南支的来水较大时,在棠荫附近及松门山以南的湖区会呈现出较大的水面.同时由于枯水期的水位抬升和流速减小,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换水周期的作用明显,不同年型的换水周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004年枢纽控水过程使控水期间的平均换水周期增加了5.6 d,影响程度达26.1%;模型模拟结果可以揭示在目前调度方案下,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质和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