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余代俊 《四川测绘》1997,20(3):129-131
在施行工程监理制下的测量工作有别于传统的测量工作方式,而融入了新的内容。本文根据作者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参加施工测量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总结了在监理制下测量工作对人员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自身素质修养的基本要求。并对适应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介绍了黑龙江中上游鱼类资源现状,结合拟建工程的生态效应,初步预测了水电梯级开发后对中上游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影响的程度,并提出保护与补救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33.
在φ615mm大口径金刚石取心钻头中,采用了金刚石钻齿这一新的技术方案,介绍了钻齿结构及镶焊技术。经在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坝址勘探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4.
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是以灌溉、发电为主的综合水利工程,坝基岩体为碳质页岩、灰质泥岩和杂色泥岩,岩体较疏松,裂隙发育,对此进行了坝基岩体现场大、中型剪力试验。获得了岩体的抗剪(断)参数,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成果。  相似文献   
35.
36.
万家寨水库右岸岩溶渗漏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水库岩溶渗漏是水资源持续利用与安全运行的不利因素。由于岩溶发育的空间不均匀性,渗漏调查难度大。通过微量元素多元示踪试验、地下水环境同位素及水化学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对万家寨水利枢纽右岸岩溶渗漏进行综合研究,查明渗漏途径和渗漏强度,为水库渗漏治理提供依据,探索北方水库岩溶渗漏调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7.
《探矿工程》2009,(8):72-72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08—04消息西藏自治区“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旁多水利枢纽工程近日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动工建设。工程总投资42.7亿元,水库总库容11.74亿m^3,电站装机容量12万kW。  相似文献   
38.
百色水利枢纽属高坝大库,大坝及地下厂房主要洞室均建在地质条件复杂、厚度单薄的辉绿岩岩脉上,岩体完整性较差,其上、下盘接触蚀变带风化深,强度低,河床顺河发育有一条规模较大的F6断层,消力池地基极不均匀,风化夹层深厚,存在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地质问题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对上、下盘接触蚀变带采取了深层固结灌浆处理,对F6断层采取了深挖回填混凝土和加强帷幕灌浆处理,对消力池采取了加厚底板、固结灌浆和锚固处理,对地下厂房浅埋洞段和单薄岩墙所出现的塑性变形区采取了张拉锚杆和锚索加固。通过处理,整个工程运行正常,坝基及洞室变形、应力、渗压等观测资料均在设计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39.
峡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一座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建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坝顶标高185米,坝基标高约4米;设计正常高水位175米,水库回水至重庆市江津县,水库全长667公里,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亿立方米;电站装机26台,总容量1820万千瓦;设有五级船闸与升船机,年单向通航能力5000万吨。有巨大的防洪、  相似文献   
40.
对临时边坡坡脚下挖和逐级浇筑砼挡墙支护的水利枢纽尾水渠工程而言,如何在雨季利用强降雨间隙高强度开挖基坑后浇筑回填即起支挡加固作用而不至引发大规模滑动破坏,是此类工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工程实践中采用信息化施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滑坡变形过程及位移矢量关系分析及精细施工组织。本文以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右岸边坡为例,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尾水渠挡墙基坑开挖中边坡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得到多个监测点矢量时空变化关系,验证了边坡变形过程中的顺时针压扭式固结排水破坏机制。结合降水资料分析,得到边坡变形与降水和开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边坡日均位移速率v与日均降水量p之间的统计关系式为v=103.45ln(p)-82.821,非强降雨时段主要由坡脚开挖引发的平均位移速率可达200 mm ·d-1。上述破坏模式和监测分析结果为尾水库挡墙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依据,从而为该工程在雨季达到施工安全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