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02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结构特点,以地质、钻井、测井及生产测试等资料分析为出发点,以各类储层地震响应为基础,分析了有利储层的地震属性特征、地震反射结构及波形相关特点,最终将有利储层综合划分为两类,并建立了各自的地震综合预测模式:Ⅰ类储层表现为串珠状、条带状振幅变化率异常和残丘高点+杂乱反射特征,相位角变化大于20°;Ⅱ类储层为弱或强振幅、高振幅变化率、弱相干、低速度和多种反射结构。提高了塔河油田及其周缘的钻井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2.
叠前偏移方法在辽河油田大民屯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辽河油田大民屯东、西2个斜坡带,构造复杂,倾角较陡,叠后时间偏移很难获得较理想的偏移归位效果。笔者在辽河油田大民屯地区开展了叠前偏移的研究和处理工作,分析和研究了适宜该工区的叠前偏移方法,研究了偏移参数选取技术,主要包括偏移速度建模、偏移孔径和偏移倾角选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3.
安塞油田延长组储集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对安塞油田延长组主要产油层组长2和长6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长2储层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长6储层均具矿物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但长2成分成熟度稍优于长6,长2孔隙类型为碳酸盐溶孔-长石溶孔-原生粒间孔组合,物性表现为中孔、低渗型;而长6孔隙类型为长石溶孔-原生粒间孔-浊沸石溶孔组合。物性特点为中孔、特低渗型。沉积环境、岩石成分及粒径、填隙物成分及含量、成岩作用等是影响物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4.
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岩溶储层特征及分布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溶储层是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主要储层,是海西早期与加里东期岩溶作用的结果。海西期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石炭系直接覆盖于中下奥陶统之上的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的岩溶储层主要是加里东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地震剖面奥陶系反射波组底部上超、顶部削切特征,牙形剌化石带的缺失、志留系层序地层对比均证实奥陶系在加里东中期有过隆升剥蚀,说明塔河油田具备有加里东岩溶作用的地质条件,锶同位素特征证实了加里东期岩溶洞穴的存在。在上奥陶统覆盖区,岩溶储层主要发育于加里东不整合面(T47和T27)下300 m之内,岩溶储层中,岩溶洞穴高度主要为0~30 m之间,最大可达75 m,显然是加里东中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加里东期断裂控制了加里东岩溶储层的发育,由此预测了加里东期岩溶储层的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135.
渗透率是油藏描述和油藏工程中较为关键性的参数,因而如何求取较为精确的地层渗透率参数值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和相关测井曲线数据归一化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开窗技术,借助反馈的神经网络方法逐点计算地层的渗透率。以往在利用遗传算法预测渗透率的时候,因为只考虑了单一的数据点,没有把邻近层位的数据加入学习过程中来,故影响了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笔者经过系统的研究,用相邻5个层位的数据点进行学习,建立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模型。大庆萨尔图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Ⅰ1—PⅠ4小层砂岩的油气勘探实践证明,预测的渗透率与实测的渗透率的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6.
塔河地区奥陶系油田水分布与运动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碳酸盐岩油田,其油田水分布与运动特征反映了油气运移规律。该区奥陶系油田水现今总体矿化度高,南北向存在从低到高再到低的3个矿化带,各带内平面分割性强,纵向层间差异大。塔河油田奥陶系的流体经历了多期次活动,奥陶系储层共捕获了4~5期盐水包裹体,其均一温度范围集中在60~80℃,90~105℃,110~140℃和145~170℃,盐度集中在0.5%~4%、5%~10%、10%~13%、14%~18%、>18%,反映出奥陶系储层曾经历过了4~5期热流体活动,对照埋藏史与油气运移史,高盐度流体活动与油气运移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油田水化学指标(油田水变质系数、碳酸盐岩平衡系数等)反映出塔河油区现今保存条件良好。井剖面包裹体纵向温度、盐度纵向不规则变化表明流体的活动以侧向运移为主。流体势分析说明运移方向不仅包括塔河东、南面是烃源岩方向,而且具有高流体势的西面也可能是油气来源方向。  相似文献   
137.
塔河地区志留系的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河地区遭受过多次的构造抬升和剥蚀,志留系分布不规则,地层划分对比是本区寻找志留系油气藏的难题之一。本文综合应用古生物、测井、地震和野外露头资料进行地层划分对比,首先通过疑源类古生物的分析,确认塔河地区井下志留系的存在;继而分析其地震反射特征,通过地震一测井地层对比,将其与东河砂岩予以区分;最后通过与柯坪野外露头剖面的岩石地层对比,确认塔河地区所钻遇的志留系确为下志留统的柯坪塔格组中段。  相似文献   
138.
王庄油田膨胀性黏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庄油田属强水敏性稠油油藏。由于储层中膨胀性黏土含量很高,注水、注汽后产生水化膨胀,伤害储层,开发效果不理想。因此,对膨胀性黏土特性进行攻关研究,是开发好这类油田的技术关键。笔者应用了X衍射、红外、DTA、CEC及膨胀率测定等分析资料,重点对膨胀性黏土特性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9.
吉林新立油田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郭县以北新庙乡境内。综合应用25口取心井薄片、镜质体反射率、铸体、电镜、X衍射等岩心分析资料,研究了泉头组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成岩阶段划分及储集空间类型。根据成岩作用及特有的储集空间组合,划分了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即A相(不稳定组分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B相(中等压实弱-中胶结混合孔隙成岩储集相)、C相(强压实中等胶结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D相(碳酸盐强胶结微孔隙成岩储集相);并阐述了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其中A相储集物性最好,B相次之,C相较差,D相最差。最后探讨了泉头组储集空间演化,在中成岩阶段A期形成了大量次生溶蚀孔隙,为首次在该区泉头组特低渗储层中预测相对有利的成岩储集相带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科学依据,也为改善特低渗油田的开发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0.
采用了NaCl溶液为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NaCl型油田水中I-离子的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测定条件实验的研究。标准曲线在7.94×10-6~1.00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相关系数R2=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9%,RSD(n=6)=1.0%,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NaCl型油田水中的I-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