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07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534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景丽  陆汉城  朱民 《气象科学》2004,24(1):35-44
应用MM5V2数值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在复杂地形和锋面系统共同作用下台湾暴雨发生的水汽、垂直速度、低空急流等物理量场的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地形是使锋面降水加强.最终形成暴雨的主要原因。在地形作用下,速度场、湿度场都具有比较稳定的局地特征,台湾岛迎风区保持着比背风区大的湿度场,流场表现为一个地形性中尺度环流。随着锋面系统的不断靠近,局地特征表现为加强和减弱两个阶段。发现迎风坡的低空急流主要是由地形引起的,它的南北向分布不均使空气发生了辐合上升运动,与地形和锋面引起的上升运动叠加,在地形迎风坡形成了一个垂直速度的大值区。有地形比无地形的降水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992.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 first mode ground period Tg, at each interesting site along Taiwan High Speed Rail (THSR) route, and further, to determine the site-dependent design response spectrum for particular sites with Tg larger than 1 s. In this paper, a linear model of shear wave propagating in a multi-layered half-space is developed to identify the first mode ground period Tg of an interesting site 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 bore hole data. Furthermore, for each one of the strong ground motion observation stations within the Chiayi-Tainan area, the first mode ground period Tg was identified by either coda waves or pre-event ambient vibrations from the seismograms. In addition, the site-specific parameter Cv in defining the normalized response spectrum was also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observed strong ground motions at the specified observation station, and hence the empirical function between Tg and Cv can be regressed for this interesting area. Therefore, for a particular site along THSR route within the Chiayi-Tainan area, the site-specific parameter Cv can be determined from the regressed empirical function by the identified first mode ground period Tg, and further, used to develop the site-dependent design response spectrum.  相似文献   
993.
台南盆地的地震构造h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明圣  萧谦丽 《地震学报》2004,26(4):404-409
由于发生1906,1941,1946,1994和1999年的破坏性地震,对台南盆地的地震构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对台湾西南部的活动右旋走滑的义竹断裂有了新的看法. 曾熟知的梅山断裂和新化断裂不是独立的地震断裂,它们均属于义竹断裂的分段. 1994年9月16日,震中在台湾海峡、台南盆地边缘的地震,断层面接近东西向.此地震为台南盆地沉降历史过程中,右旋走滑断裂的活动剪裂所导致. 从1941年和1999年地震的主震和微震记录中发现,这些菱形分布的地震图像,象征走滑断裂双轨构造中的压缩区. 基于上述研究及其它资料表明义竹断裂是台湾西南部重要的构造活动带,并具有引发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4.
台湾地区地震的空间关联维特征与构造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关联维方法对台湾地区地震活动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先利用 10 0a来台湾的地震目录计算各个地震区、带的关联维数 ,将地震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定量表达出来 ,然后综合分析地震空间分布的关联维数和孕震构造环境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以下结论 :1)台湾东、西部地震区由于地震属于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 ,因此关联维数有较大的差异 ;2 )在各地震区内部的各个地震带由于板块构造、地壳结构、活断层分布上的差异 ,而具有与其构造特征相对应的关联维数 ;3)各地震带内部的各个不同的部位又由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 ,而导致地震分布上出现不同的丛集性 ,表现为不同的关联维数。这些结论充分说明通过关联维分析所得到的地震活动的空间图像与地震活动所代表的不同地质构造背景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5.
依据地震活动间隔时间对数-频次符合指数关系的特征,分析了1971年至2000年台湾及其邻近地区ML6.5以上地震间隔时间对数与拟合直线斜率之间的的统计关系,依据这一关系对各震例进行了时序扫描,结果表明,可依据预测时间对数与统计时间对数之差的变化特征,在部分震例发生前对其发生的时间进行震前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996.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an earthquake on the resistivity distribution in a fault zone. We collected resistivity image profiles across a proposed fault trace prior to the 7.3 magnitude 1999 shallow earthquake in the Chi-Chi area of Taiwan. Significant positive resistivity anomal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hanging wall after the earthquake. However, there were negligible resistivity changes in the footwall. From an examination of geoelectric phenomena and surface rupture in the fault zone, it is believed that geoelectric anomalies are associated with abrupt displacement along the active Chelungpu fault. This result indicates a potential for resistivity method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monitoring of an active fault.  相似文献   
997.
江苏省沿海沙洲及潮汐水道演变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简述了不同历史阶段江苏省沿海沙洲的分布及演变情况。通过对20世纪70、80、90年代3期卫星图像的解译和对比,着重对近20a来江苏省沿海沙洲及潮汐水道的分布、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98.
闽、台及海峡三区域发生的较大强度的地震,在时间上具有成丛性系列的特征,在空间上具有一定顺序的迁移性。其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的时、空、强韵律,其原因可能是“多应力集中源”效应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9.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概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这是自1918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烈的一次地震。本文综述了这次地震的概况,内容包括:震源参数、地震烈度、地震活动序列、震这情况、人员死亡情况、地震地质情况、震害特征以及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00.
台湾海峡7.3级地震特征及其构造环境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充分的数据,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详尽地介绍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旨在让人们了解在该区域发生的这次罕见的特殊的构造地震的特点,以便今后更深入地研究台湾海峡与南海亚板块相互作用的特点-洋壳化的南海亚板块与陆缘活动构造带碰撞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