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13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李建华  李望洲 《地震地质》1991,13(2):152-160,T002
本文综合分析了华北地区18幅630张不同时相、不同波段的卫星图象,发现唐山地震前,卫星图象上显示出了压扭性的构造活动信息及张性的构造活动信息。这些信息出现在唐山地震前13—16个月之间,是一种地震中期前兆信息。运用我国地面站卫星图象,监测京津及敏感点上的构造活动信息,捕捉未来大地震的中期前兆信息,对地震减灾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2.
韩瑞玲  张秋娈  朱绍华  陈艳梅 《地理科学》2016,36(12):1793-1801
以唐山市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选择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1992~2012年全要素经济生产率、2000~2012年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及其分解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全要素经济生产率、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分别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内,全要素经济生产率、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均有所提高,其中技术进步发挥了最主要作用。总体上,经济、能源的TFP指数均在2010年表现最优。分行业看,唐山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的经济、能源TFP指数增长较快,这对唐山未来产业转型和重组产生了较大阻力,但是也显示出能源集约化程度有所提高。从根本上看,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不仅束缚了经济、能源效率的提高,且连带影响了对外开放水平的进步及能源结构的优化。通过对唐山市工业行业经济、能源的静态与动态效率分析,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可判定唐山工业发展的质量及各行业的发展差异,为区域进一步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2020年7月12日唐山5.1级地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想  周依  陈婷  王时  李小军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6):1280-1287
对2020年7月12日唐山5.1级地震的发震特点、地震的性质、发震构造以及破裂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推测唐山断裂可能为其控震断裂。地震前唐山地区和震中所处的华北构造区的地震活动性异常以缺震和显著平静为主,表明该区域地壳应力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分析认为:此次唐山5.1级地震属于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震震区内的地震起伏活动;此次地震的序列本身并不丰富,震区烈度偏低、有感范围大。  相似文献   
64.
利用谱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测震台网2016年1月—2020年7月唐山老震区(117.5°~119.5°E,39°~41°N)85次M_L≥2.5地震进行震源参数分析,发现该时段唐山老震区应力降范围在0.1~10.3MPa,主要集中在0.1~1.0MPa,其中应力降小于2MPa的地震占81%。当2.5≤M_L≤3.5时,应力降、拐角频率与震级之间无明显的对应关系;ML≥4.0地震较少,但应力降有随震级增大而增大的趋势,拐角频率有随震级增大而减小的趋势。2019年12月5日河北丰南M4.5地震和2020年7月12日唐山M5.1地震之间发生了 7次M_L≥2.5地震,震级范围为2.5≤M_L≤2.8,提取该震级范围的震源参数进行时空分析,发现唐山M5.1地震前有2次明显的高应力降事件,2次高应力降事件呈现出应力降数值高、拐角频率高、震源尺度小的特点,表明单位体积所释放能量较多。2次高应力降事件均发生在唐山M5.1地震震中17km范围内,可能是唐山M5.1地震前震源区构造应力较高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65.
研究分析了井水位变化与含水层应力应变之间的定量关系,给出了利用承压井水位变化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的新方法。利用唐山地震前后井水位变化资料,反演了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调整变化,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演化图象,分析了唐山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调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6.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的东北部 ,晚石炭世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海相灰岩层中产有大量珊瑚、竹蜓 、腕足类及双壳类化石。共描述皱纹珊瑚 7属 15种 ,其中新种 11个 ,1个未定种。珊瑚化石组合中 ,小型单体珊瑚、中大型单体珊瑚和群体珊瑚共同繁育 ,种属分异度高 ,且地方性种数量大 ,表现为热带 -亚热带生物区系的特点 ,说明华北板块晚石炭世古地理位置应位于古赤道附近的热带 -亚热带 ,为古特提斯洋中的古板块之一  相似文献   
67.
一次可靠的地下水位临震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希融 《华北地震科学》1995,13(3):70-73,80
本文初步阐述了地下水位临震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它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8.
本文依据工程地震学,抗震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观点,定量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抗震设防标准,带依据冈布尔极值Ⅲ型分布和我们指导出的财务式算法,建立了一套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这个标准和这套方法都具有明确的可解释性的可操作性,根据上述标准和方法,给出了四川及邻近区域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将该图和新近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大体相近,这也就带耿了如下三个推断:(1)作为新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是可以为它找到其工程地震学,抗震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基础的,(2)同时也表明它可能已不再具有与50年趋越概率10%相对应的纯粹工程地震学涵义,(3)它成图前后在学术上的种种争鸣也许可以得统一的解释。顺便还利用1962年及1975年以前的地震目录,指出了唐山地震和新丰江地震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69.
Shear-wave splitting in Tangshan region is studied by using digital seismic data.Analyzing 3-component digital seismic data in Tangshan strong ground motion array,it is found that almost all earthquakes occurred during 1982 to 1984 have significant shear-wave splitting.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s of faster shear waves in 7 stations are near EW,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xis of maximum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obtained from earthquake fault mechanisms and geodetic surveys.The crack densities of the 7 stations are roughly estimated,0.019 for TS01,TS02 and TS15,0.015 for TS03,TS07 and TS18 and 0.024 for TS19,by using the average time delay of slow shear-wave at the 7 stations.  相似文献   
70.
Crack-inducedanisotropyinthecrustfromshearwavesplittingobservedinTangshanregion,NorthChinaYuanGAO(高原)Si-HuaZHENG;(郑斯华)andYo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