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13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调查与中国唐山大地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1995年1月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的强地面运动特征,并与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的地面运动特征进行了对比,讨论了日本地震后次生灾害——火灾的残酷性,并分析了该次地震的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唐山赵各庄长山剖面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上、下的地层进行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发现在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处,不仅三叶虫动物群面貌有明显变化,而且几乎所有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组成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依据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层段的碳酸盐岩成岩环境为海底成岩环境  相似文献   
83.
KinematicfeaturesoftheseismogenicfaultoftheTangshanearthquakeandtherecurrenceperiodoflargeearthquakesJIELIU1)(刘洁)HUI-ZHENSON...  相似文献   
84.
从地震折射和反射剖面结果讨论唐山地震成因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唐山震中的地震测深以及深反射剖面,揭示了唐山震源区的浅部及深部构造图象,它与以往的推测很不相同。 唐山东面的开平向斜属中生代构造,探测的结果表明,向斜轴是一近于直立的地壳断裂。唐山地震时的水平地形变主要是由开平地壳断裂的位移引起的,它是北北东-南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开平地壳断裂西面的陡河断层是一自地表向南东方向下插的正断层,断层倾角为26°,延伸至5km深处。陡河正断层刚好插到唐山市震中区的正下方。唐山地震时的垂直地形变主要是由陡河正断层的滑动引起的。 野鸡坨-丰台断层通过震源区的西部边缘,断层以西的第四纪沉积层,在过去一百万年间曾经沿北北东方向水平滑移15km,表明它也是一个右旋的走滑断层。但是它在近代数百年间并无地震活动,唐山地震时该断层的滑动亦不明显。 开平地壳断裂和陡河正断层在唐山地震时同时滑动,说明地震的作用力除区域水平构造力外,地壳上方还存在一个附加的引张力。在开平断裂处,上部地壳的反射面倾角杂乱,而且在它的正下方,莫霍界面明显错断,因此,地幔顶部的热物质可能自开平地壳断裂中上升。热物质产生的热应力在地壳上方可表现为张应力,而在地壳下方却表现为压应力,这与反射地震剖面图的现象相符合。开平地壳断裂中热物质的上升对地震的产生有  相似文献   
85.
南京汤山“白垩纪古溶洞岩层”的年代和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汉奎  李越 《地层学杂志》2002,26(3):216-220
一些研究者将南京汤山葫芦洞的形成时代上溯到了白垩纪 ,认为洞内所见的红色、黄色岩层可与宁镇地区白垩纪的地层单元 ,如赤山组、葛村组或浦口组对比 ,是与赤山组同期异相的洞穴沉积物。通过对这套岩层在洞内外的产出状况、与围岩接触关系的进一步观察 ,并结合岩石学微相、重矿物、硼当量以及碳同位素的分析结果 ,它们的时代应是奥陶纪 ,由于受燕山期的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影响 ,因而与汤山一带常见的奥陶纪地层在产状和岩性上有所差别 ,蚀变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局部较深的蚀变作用使原岩铁化或硅化  相似文献   
86.
?????????????????????????????????????????????????????????????????????????????????1969????1976???????????????????3??7?????????????????????????Щ????????: ??????????????????????????????????28 km;?????????????????????????????α??????????????????;?????????????????????????????λ???????;??????????????3??????????????????????????????????????????????????????????????????????????????й??  相似文献   
87.
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是在地震综合信息量的基础上,改进了地震前兆异常出现概率的计算方法后,得出的一种综合预报新方法。利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到异常的可靠性、有效性、显著性及相互关联性给予不同的权重,以每一异常事件的最可能发震时间来估算异常出现的概率,计算了华北地区1970年以来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分析了1978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这种信息量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8.
We studied the seismic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MS=7.8 Tangshan event on July 28, 1976 (39(28(N, 118(11(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3 regions outside of the source zone, seismicity rate increasing were observed, which was significant in 0.99 significance level using Z-statistic test and was proposed to be triggered by the MS=7.8 Tangshan earthquake. The magnitude of the greatest triggered event was 5.5. The epicenter distances of these earthquakes were several ten kilometers to 300 km. The static stress change (CFS of Coulomb failure was calculated using an elastic dislocation model in half space and the (CFS on the major rupture directions in these three regions were positive.  相似文献   
89.
南京汤山洞穴石笋稳定同位素指示的气候与环境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汪永进  许汉奎 《地质学报》2000,74(4):333-338
对南京汤山葫芦洞南壁钙板上一支长82mm石笋进行了高精度热电离质谱(TIMS)定年及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支短石笋生长时段长达300ka左或(距今463~159ka),其底部年龄进一步证实南京直立人生存时代早于450kaBP。δ^13C值在MIS6/7界线上的显著漂移揭示了一次土壤侵蚀事件,结束了洞穴文化层的堆积历史。  相似文献   
90.
唐山沿海地区经济在迅速发展,沿海地区城市化规模在扩大,地下水开采量增大,地面沉降加剧.文中分析了唐山沿海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为3个含水层、3个弱透水层,共6个压缩层.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和垂向一维压缩完全耦合模型.采用25a的观测资料校正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性和适用性.预测了10a末的地面沉降;当地下水以现有开采量开采时,沉降中心累计达1192.3mm, 10a沉降352.3mm,沉降速率为35.23mma-1;当地下水的开采量在现有开采量的基础上增加10%时,沉降中心累计达1260.8mm, 10a沉降420.8mm,沉降速率为42.08mma-1; 当地下水的开采量在现有开采量的基础上减小10%时,沉降中心累计达1088.7mm, 10a沉降247.9mm,沉降速率为24.79mma-1.增大10%的地下水开采量, 10a地面沉降量增加68.5mm;减少10%的地下水开采量, 10a地面沉降量减少104.4mm.因此,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是控制地面沉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