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广州"秦汉造船遗址"根本就不存在,只不过是少数人的主观臆造而已."船台说"者采取先定性后论证及排斥不同意见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实际上,所谓的"造船遗址"并不具备造船的基本要素,文中提出了一系列"船台说"者无法自圆其说的问题.最后呼吁"船台说"者及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实事求是的负责的态度,促成问题的早日解决.  相似文献   
112.
简要回顾了地震传感器的发展历史,根据国内外地震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测震和前兆传感器如何适应提高地震观测与预报水平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未来几十年地震传感器的需求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3.
美国地震工程网络模拟系统(NEES)代表了国际地震工程试验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其中振动离心机的建设占有重要地位,而国内振动离心机的现状与我国辽阔的地域、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以及严峻的地震形势十分不相称。文中概述了我国振动离心机的现状和客观需求,对NEES系统中振动离心机的发展进行了跟踪研究,通过分析UCDavis和RPI两台振动离心机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阐述了我国振动离心机发展的必要性及重点。强调应加强离心机振动台技术的研发,根据国内当前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科学研究的需要,提出了以振动负载为主要指标的思想,指出了发展重点应放在振动负载、频宽、多向、低频位移、辅助试验功能和网络化功能等方面,对一些重要指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4.
参照与地震专业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震行业标准和科技文献编排规范,对地震观测量和单位、测项类型、仪器名称、防震减灾术语等规范编写分类介绍;学术论文、科技报告的构成及规范编写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小麦需水量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ROPWAT作物模型模拟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IPCC RCPs情景下未来2020年代(2020-2029年)中国小麦需水量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以小麦需水量的变化率作为敏感性因子,对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中国小麦需水量的敏感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小麦多年平均需水量约为1056.4亿m3,最高值位于黄淮海地区。小麦需水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存在空间差异,华北和西北地区是小麦需水量的重度和极度敏感区,东北地区以及云贵高原地带是小麦需水量的轻度敏感区,而中国中部及南方部分地区的小麦需水量对气候变化不敏感。不同RCP排放情景下小麦需水量的敏感性分布不同,RCP8.5高排放情景下的小麦需水量敏感性区域比RCP4.5中排放情景下明显扩大,轻度和中度敏感区域扩大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6.
海河流域平原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根据海河流域缺乏系统生态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高频率流量法。并将其与90%、50%和20%保证率下最枯月平均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进行对比。用该方法计算了海河流域平原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需水量为32.25亿m^3,适宜需水量为48.26亿m^3,理想需水量为86.00亿m^3。  相似文献   
117.
A systematic, seven-step approach to integrated watershe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s applied to an urbanized watershed, the Anyangcheon (AY) watershed in Korea which consists of (1) understanding watershed components and processes, (2) identifying and ranking problems to be solved, (3) setting clear and specific goals, (4) developing a list of management options, (5) eliminating infeasible options (6) tes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emaining feasible options, and (7) developing the final options. Watershed characteristics, wa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simulations with SWAT and PLOAD models, and the developed problem indices of PFD (Potential Flood Damage), PSD (Potential Streamflow Depletion), and PWQD (Potential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identify that streamflow depletion is more serious than flood risk and water pollution in the study watershed (Steps 1 and 2). Instreamflow requirements, which are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average low flow and the fish flow, are estimated using regional regression and the software PHABSIM (Step 3). Feasible solutions that improve the depleted streams are listed and screened qualitatively against technical,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criteria (Steps 4 and 5). Effectiveness of the remaining 14 feasible alternatives are then analyzed using SWAT (Step 6) and alternative evaluation index (AEI) and their priority ranks are determined against an evaluation criterion that uses the concept of pressure, state, and response (Step 7).  相似文献   
118.
云对大气起着重要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对地球能量平衡、气候变化及天气演变具有重要影响,但云是全球气候模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确定的气象要素之一。太赫兹(Terahertz,THz)波是介于微波和红外辐射的电磁波,具有方向性好、能效高、可全天候工作、对云系微物理结构有更高的灵敏度等优点。天基云雷达是测量全球尺度云的有效手段,它能够直接测量云的三维结构,还可以为被动微波遥感测量提供订正参考,目前天基雷达是获取全球云的垂直运动、粒子相态和中尺度物理结构等信息的唯一设备。综合太赫兹波与雷达探测的优势,采用天基太赫兹雷达进行云雾探测,能够获得目前其他技术手段无法获得的独特信息。从应用需求的角度,综合考虑探测目标的垂直与水平分布特性、目标测量所受的杂波干扰、测量精度、分辨率拖影、天线尺寸和衰减等方面的要求,对天基太赫兹测云雷达的探测频段、灵敏度、分辨率、扫描范围、探测距离等重要需求指标进行分析论证,给出合理的需求指标,推进国内天基太赫兹测云雷达的开发建设及应用,为主动遥感气象探测增加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119.
西北干旱区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赵传燕  程国栋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1):1101-1108
西北干旱区是水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以人类需求为中心的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评价忽视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引发了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生态需水量受到广泛关注,生态需水量研究由此成为干旱区生态水文学研究新的增长点。文章在综述国内外生态需水研究现状及其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分析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转化特点,结合Falkenmark 水资源分类,突出生态需水在水分流中的地位,提出保障生态需水的策略,即:①生态环境稳定性界定;②绿水的保护与高效利用; ③虚拟水战略,旨在为平衡人类需水与自然需水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0.
张华  王浩 《干旱区地理》2019,42(5):1094-1104
基于甘肃省28个气象站点1967—2017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计算了小麦的需水量,结合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计算了有效降水量,进一步得出小麦缺水量,并分析了小麦需水量与缺水量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小麦需水量影响因子重要程度。结果表明:1967—2017年甘肃省春、冬小麦全生育期的年平均需水量分别为517.03 mm和436.70 mm,年平均缺水量分别为468.24 mm和301.54 mm;在时间上,51 a来春小麦种植区内的需水量与缺水量整体上无明显的趋势变化,而冬小麦种植区内的需水量与缺水量整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在空间上,春小麦种植区内需水量和缺水量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冬小麦种植区内的需水量和缺水量大致由西向东递减。甘肃省小麦生育期内日照时数和日平均气温是影响小麦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