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准确测度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关键所在。本文依据灰色关联度对层次分析法(AHP)中判断矩阵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获取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2001-2012年湖北省枣阳市的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及其制约因素进行评估和辨析。结果显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GRA)改进后的AHP方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不仅能有效降低主观赋权的影响,也可避免熵值法等客观赋权法所存在的弊端;地均农业生产总值、人均耕地面积、化肥使用强度、有效灌溉面积、年降水量、人均GDP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制约枣阳市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主要因素,但在不同年份各因素的阻碍度表现不一。2001年以来,枣阳市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性水平较高,综合可持续利用水平指数整体上呈增加的态势;但在生态可持续方面,2006年之后不仅明显低于之前年份,而且也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2.
旅游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濒危的困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即由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方面的要素组成,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苏州为例,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价,共评出三级旅游资源3项、二级旅游资源16项、一级旅游资源29项。主要结论为:产品衍生性、展示适宜性、是否具备可观赏性、遗产保护情况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可展示与体验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水平高低。手工艺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本文构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可为旅游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筛选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萃取法制取磷酸二氢钾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改进了萃取法制取磷酸二氢钾的工艺路线,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条件,萃取在常温下进行,一次反应得到磷酸二氢钾。产品纯度高,能耗低,有望成为大规模工业生产该产品最经济的路线之一。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从技术进步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测绘生产单位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探讨如何在测绘系统内建立测绘技术进步指标体系的一些框架内容。希望对测绘管理和规划部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5.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of a misspecification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on the use of factor inpu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adoption of an alternative production practice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signed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if the level of the use of some inputs is considered rather than their consumptive use (i.e., the actual amount used by a plant),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input is inaccurately measured. It i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an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 can lead to overestim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an input due to the frequently implicit assumptions that the output supply, output demand, and fertilizer demand are infinitely price elastic.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important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use of inputs such as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s which have known adverse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Received: 22 November 1996 · Accepted: 4 May 1998  相似文献   
36.
在系统分析总结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上海浦东新区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为研究背景,首次提出LFGE效应系统分析方法的完整理论和应用体系,体系主要包括:LFGE效应的主控因素特征分析;在垃圾淋滤试验、有关土的工程性能试验和反映运移转化特征的土柱试验基础上的作用机制研究;具单元、组合、整体模拟及压实效应模拟功能的模拟计算研究;在不确定性条件存在下,随机模拟研究和以贝叶斯决策分析理论为基础的LFGE效应决策分析技术经济转换研究  相似文献   
37.
陕西省潼关县碾头岔含金石墨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艺矿物学系统研究表明:碾头岔含金石墨矿床的矿石中除石墨外,可综合利用的有用元素还有金、铜等。金矿物颗粒较细,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赋存于载体矿物黄铜矿、黄铁矿及石墨中。黄铜矿是主要的铜矿物,其次有蓝辉铜矿。石墨呈独立矿物存在,片大且较平直,属于大鳞片石墨,矿石中总碳仅有65%左右以石墨碳形态存在。上述3种有用元素均可通过合理磨矿,选择适宜的选矿条件得到金精矿、铜精矿和石墨精矿。然而由于石墨精矿中杂质较多且颗粒细小,主要为极细的片状硅酸盐,要得到高品级石墨,用机械选矿办法是无能为力的,需要对精矿进一步加工处理方可奏效。  相似文献   
38.
Recen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geosensor networks demand new models of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with dynamic spatial inform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spatial change in dynamic regions (such as may be derived from discretizations of continuous fields) founded on embeddings of graphs in orientable surfaces. Continuous change, connectedness and regularity of dynamic regions are defined and local transition rules are used to constrain region evolution and enable more efficient inference of a region's state. The model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the detection of global high‐level events based on local low‐level ‘snapshot’ spatiotemporal data. The approach has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ith geosensor networks, where technological constraints make the detection of global behaviour from local conditions highly advantageous.  相似文献   
39.
文章基于2006—2018年中国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综合政府主导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利用熵权法得到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结合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够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在长江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沿海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环境规制通过影响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可以影响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从深化环境规制改革和强化技术创新两方面提出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本文提出模拟地层沉积及成岩过程的矿物沉积算法,建立数字岩石模型,并通过对比Micro-CT扫描图像和数值模型的局部孔隙度及平均渗流概率函数分布特征,评价建模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由二维扫描提取的粒径信息作为输入参数,模拟矿物沉积过程建模得到的三维数字岩石模型,能够准确重构原始岩心的非均质性及渗流特性,成功应用于泥质砂岩、碳酸盐岩、页岩等存在多矿物或多尺度孔隙的数字岩石建模中.数字岩石物理是正在兴起的重要技术.数字岩石采用超高分辨率先进成像装备,采集和表征微纳尺度岩石结构,在岩石弹性、电性、核磁、渗流特性等数值计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三维直接成像在有限视域内难以表征足够的岩石非均质性,提取二维结构统计特征,利用统计或地质过程法重构具有代表性的三维岩石结构成为十分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而且,对业界大量存在的岩石薄片及电镜高清二维图像的深度开发应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发展的新方法,复原沉积过程,较好地解决了孔隙尺度岩石物理定量研究中数值建模与理论计算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