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0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799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56篇
地质学   2237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刘鹤  马宇  任宏  刘碧洪 《矿物学报》2015,35(2):221-228
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热液矿床围岩蚀变研究方法。铁帽山斑岩型钼矿床的围岩蚀变作用强烈,主要蚀变类型包括钾化、硅化、伊利石化、蒙脱石化等,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特征。其中,伊利石-蒙脱石类蚀变与斑岩型钼矿化作用密切相关。经过对钻孔岩心开展系统的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准确地鉴定了蚀变矿物类型,划分了蚀变带,并且根据短波红外光谱测量结果计算了样品的伊利石结晶度(SWIR-IC),定量地研究了伊利石化蚀变作用的强度。结果表明,在伊利石-蒙脱石化作用范围内,伊利石结晶度越高钼矿化作用越强,但在强硅化蚀变带内,伊利石含量会有所降低,而在钾化带内,伊利石结晶度与钼矿化作用无关。在斑岩型钼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中,系统地开展短波红外光谱测量,一方面可以准确鉴别蚀变矿物的类型,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伊利石结晶度的指标来判断含矿热液活动中心,指导勘查工程的布设。  相似文献   
912.
随着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的地质现象被剥露出来,露采场成为进行矿床地质研究的最佳场所。本文对紫金山金铜矿露采场的构造、矿化及蚀变分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自北向南靠近火山机构的过程中,蚀变带依次为绢云母+地开石化带、地开石+明矾石化带、地开石+褐铁矿化带和强硅化带,各个蚀变带内的主要金属矿物组合变化依次为黄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蓝辉铜矿,黄铁矿+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斑铜矿,褐铁矿+针铁矿+自然金+次生铜蓝+孔雀石,黄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蓝辉铜矿。在空间分布上,主要的矿石矿物在水平方向上从斑铜矿渐变为蓝辉铜矿,垂直方向上从上部的自然金+褐铁矿向下变为蓝辉铜矿+斑铜矿,深部变为铜蓝±蓝辉铜矿。蚀变分带与金属矿物组合的空间分布都体现出在靠近火山机构及深度增加的过程中成矿热液的硫逸度和氧逸度越来越高。矿石中还出现了具有指示意义的含锡矿物。这些特征都表明紫金山金铜矿是含矿热液多期次叠加的结果。金的富集成矿和金铜的矿化分带受北西向与北东向密集节理交汇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913.
干树金矿是河南熊耳山矿集区内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区的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构造蚀变岩带内,且与多阶段的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深源的含金成矿流体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在温度、压力控制下,在构造的有利部位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形成多种围岩蚀变和金矿化。其中,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钾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围岩蚀变具有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特征:从中心向两侧,蚀变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石英绢云母化→钾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金品位呈逐步降低的分布规律;从地表向深部,则出现蚀变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钾化-黄铁矿化-黄铁绢云岩化,金品位呈由低转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14.
小岭旋回火山岩是辽东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岩性有安山岩、英安岩以及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属钾质钙碱性系列。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火山岩总体具有高K、Na,低Al、Fe、Ca的特点。其中,火山熔岩具有富集Nb、Th、Hf、Zn,相对亏损Cs、Li、Sr的特点;火山碎屑岩普遍具贫Sr、V、Cu、Li,富含Hf的特点。火山岩总体为稀土富集型,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略显Eu正异常;流纹岩及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具明显Eu负异常。火山岩成岩物质来源于地壳,成因以部分熔融为主,部分岩石显示具陆壳混染特点。火山岩形成动力来自于太平洋板块向古欧亚板块的俯冲,形成于早期拉张—晚期挤压的构造背景,具有板内活动带火山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915.
新疆轮台县塔希开派金矿是新疆南天山布古尔山一带金、多金属成矿带主要成矿区之一,区域河流普遍有砂金开采,区域北部有铜金矿矿床。通过以往地质工作对矿体特征分析和对比,确定了金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勘查区进一步工作有望发现更多新的矿体。  相似文献   
916.
曼莱苏木铜金矿区是蒙古国南部曼莱—曼达赫成矿带上一个新发现的铜金矿区。对曼莱苏木铜金矿区与该成矿带上的欧玉陶勒盖铜金矿床、查干苏布尔加铜钼矿床的分析对比,认为它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矿地质特征,表明曼莱苏木铜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并圈定了乌兰敖包和奥尤特两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17.
辽宁北二十家子铜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的朝阳-赤峰金矿成矿带,区内多个蚀变岩型铜金矿(化)点受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定3类异常,其中Ⅰ类异常4处,Ⅱ类异常8处,Ⅲ类异常16处.在化探异常显示良好的区域进行了物探工作,其中物探高电阻率区域与化探Ⅰ类异常区重合,物探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共圈定3个异常区...  相似文献   
918.
The continental breakup which gave way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oceanic South China Sea (SCS) basin began in the latest Cretaceous in the northeastern SCS and propagated in southern and western direction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possibly more than 40 m.y. The seafloor spreading histor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as been interpreted in different ways in the past and the debate over the correct timing of the major tectonic events continues. We review the different models that have been published and present a revised interpretation of seafloor spreading anomalies based on three datasets with documented high quality which cover all of the SCS but the northernmost and southernmost parts. We can precisely date the onset of seafloor spreading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CS at 32 Ma. After a ridge jump at 25 Ma spreading also began in the southwestern sub-basin and spreading ended at 20.5 Ma in the entire basin, followed by a phase of magmatic seamount formation mainly along the abandoned spreading ridge. Spreading rates vary from 56 mm/yr in the early stages to 72 mm/yr after the ridge jump to 80 mm/yr in the southwestern sub-basin. We find indications for a stepwise propagation of the seafloor spreading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in segments bounded by major fracture zones. Seafloor spreading ended abruptly probably because the subduction zone along 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boundary of the SCS (of which today the Manila Trench remains) was blocked by collision with a continental fragment, possibly the northern part of Palawan or a part of the Dangerous Grounds.  相似文献   
919.
在系统收集山东已完成的1∶5万、1∶20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编制山东省l∶25万实际材料图和建造构造图、1∶50万大地构造相五要素工作底图和1∶50万大地构造相图,全面介绍了大地构造相的定义、研究内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编图程序。采用大地构造相编图作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揭示不同陆块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研究山东大陆块体离散、会聚、碰撞、造山的大陆动力学过程的主要载体和具体表达形式。进而对山东大地构造相进行了划分,共划出华北陆块区、秦祁昆造山系和中国东部陆缘弧盆系相系3大相系,鲁西陆块、渤海陆块、大别-苏鲁结合带、威海弧盆系、胶辽岩浆弧和华北裂谷盆地6个大相以及20个相和59个亚相,明确了其鉴别标志。对陆块区、造山系和陆缘弧盆系相系以及大相、相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简要总结了大地构造相与成矿尤其是金矿的关系,探讨了不同矿床与大地构造相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20.
焦家金矿属于蚀变岩型金矿,围岩蚀变发育,是我国储量最大的金矿床之一。该文对蚀变带中的钾长石的赋存状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未蚀变的玲珑岩体中的钾长石进行对比。认为焦家金矿床主要存在三种成因类型的钾长石,即原生钾长石(岩浆成因)、高温热液钾长石、低温热液钾长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热液钾长石的形成与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