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复合沙垄间地新月形沙丘的逆向演变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李恒鹏  陈广庭 《中国沙漠》1999,19(2):134-138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复合沙垄间地新月形沙丘的形态变化、分布特征、移动特征进行测量,计算出沙丘移动输沙变化,证实该区存在新月形沙丘逆向演变。逆向演变过程的发生主要由于沙垄间地的高度不饱和风沙流和该区新月形沙丘较小的高度。高度不饱和风沙流形成于沙垄背风坡底到垄间地中部的加速过程和粗沙地表的作用,从沙垄底部到垄间地中部的粒度变化,风沙流垂直结构都有所反映。新月形沙丘为沙垄背风坡上覆沙丘脱离沙垄而成,高度在2m左右,该区次风向使新月形沙丘宽度减小以及粗沙地表在强弱风交替作用下增加沙丘移动过程中沙丘沙的滞留量都有利于沙丘逆向演变。  相似文献   
92.
中国沙漠和沙地的资源优势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人口、粮食、土地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今后我国几十年的主要问题。我国后备土地资源的68%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沙漠和沙地面积辽阔,类型繁多,涉及212个县(旗)、48×106人。我国的沙漠和沙地具备适度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依托,具有灌溉、雨养和高寒农业等特殊环境,是栽培作物和养殖家畜的集中区,许多尚无饲养或尚无栽培种类可以取代的野生动植物具有独特经济价值和高度的抗性。我国的沙地持续利用技术体系已初步建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流沙固定技术,结合各地的具体条件创建了许多成功的区域开发治理模式。沙漠和沙地开发必须摆脱传统的农业利用模式,依靠科技进步,多采光、少用水,结合资源条件、市场需求、投资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规模开发。  相似文献   
93.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丘表面气流与坡面形态的关系   总被引:35,自引:15,他引:20  
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状沙丘主、副梁和新月形沙丘断面风速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迎风坡风速放大率、背风坡气流的方向和强度随区域气流、坡面形态而不同。迎风坡风速放大率对沙丘形态的作用在于增加丘顶区域的输沙率和活动性;背风坡气流不仅影响沙丘形态而且控制沙丘动力学过程。在横向气流条件下,风速放大率使沙丘迎风坡随区域气流强度的增加变长变缓,背风坡受分离流控制使沙丘迁移;在双向-斜向气流条件下,沙丘丘顶处于侵蚀亚环境而两坡变陡变短,背风坡受附着偏向流控制使沙丘纵向延伸。  相似文献   
94.
半荒漠风沙区土地沙漠化生物整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德祥  魏玉梅 《中国沙漠》1997,17(2):194-198
试验证明,土地沙漠化生物整治技术能在半荒漠风沙区取得显著的作用和效果。在柠条、毛条、花棒、杨柴、沙木蓼等灌木树种的适生立地上营造防风固沙林,林后3~4年,灌木就可郁闭成林,流动沙丘完全被控制变为固定沙丘;林下植被结构得以改善,优良品种增多,如能合理开发其饲料等用途,还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丘形态示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8  
哈斯 《中国沙漠》1995,15(2):136-142
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主要类型沙丘形态示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沙丘高度与间距之间具有明显的幂函数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所反映的沙丘动态(加积或前移)随沙丘类型、分布而异。影响沙丘规模与间距的因素比较复杂,粒度的影响没有普遍性;背风侧次生气流尺度对简单横向沙丘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输沙率的影响表现在,各尺度等级风成床面形态及规模对输沙率的变化具有不同时空尺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96.
宁夏中卫长流水剖面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余素华  郑洪汉 《沉积学报》1999,17(1):149-155
通过对我国西北腾格里沙漠前缘凹地-宁夏长流水剖面第四纪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特征参数和稀土元素之间以及其他元素相关系数研究,探讨了该区河湖相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气候环境演化过程。初步认为该凹地第四纪晚期近7万年以来沉积物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干冷/温湿气候环境演化并存有4~5次亚一级的气候冷暖阶段性变化。其中在约2.7m处,湖相沉积层中大多稀土元素有突变现象,可能代表了全新世大暖期(9300~5300aBP)在该区的反应。同时,认为风成砂是进入该区沉积体系的主要物源并保留母岩特征,但也不排除凹地周围侏罗纪基岩受风化剥蚀后随水带入沉积体系。该剖面的沉积物大致以风成砂、河流沉积、湖泊沉积旋回叠覆与气候干冷、冷湿、温湿趋于同步变化的模式。总体以干旱荒漠环境为主导,化学风化相对微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相似文献   
97.
高矿化度沙漠湖泊水体的光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漠湖泊水体和东部大型湖泊如太湖等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研究沙漠湖泊水体的光学特性,利用腾格里沙漠月亮湖实测水面ASD高光谱数据和同步采集的水样,对水体矿化度与叶绿素a、DOC、悬浮物的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沙漠湖泊水体和其它水体的黄色物质、浮游植物、非藻类悬浮物吸收特征光谱,探讨不同波段中水深和矿化度对水体反射率的影...  相似文献   
98.
The paper reviews pollen analytical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work carried out on saline lakes in western Rajasthan, northwest India. The saline lakes are salient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with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landscapes to the west of the Aravalli mountain ranges. Preliminary palynological work was carried out on two profiles from a gypsum-rich lake depression around Thob (District of Barmer). The varied pollen data are indicative of a fluctuating vegetational assemblage, possibly in response to local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not necessarily indicative of climatic change. Pollen of Ephedra sp. (a typical desert species) in the lower levels suggests episodes of relatively dry conditions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lake sedimentation at the end of the Pleistocene. Other work at four lake sites, on the basis of pollen analysis has indicated shifts in climatic and vegetational belts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especially during the period of Indus Valley Culture. Later in the Holocene, between 5000 and 3500 yr BP, rainfall variations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dynamics of the monsoon. Pioneering geoarchaeological studies carried out at the palaeolithic site of 16 R and the adjacent Didwana lake have illustrated palaeoclimatic fluctuations and accompanying changes in cultural stages from the lower palaeolithic to mesolithic. These studies have been extended geochemically and sedimentologically through a detailed study documenting a history of salinity from 20000 to 13000 yr BP and freshwater conditions from 9000 to 6000 yr BP. Later studies have illustrated a sequence of changes reflecting summer and winter precipitation. These have indicated steppe vegetation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along with hypersaline lake conditions at Didwana, inferring a weakened summer monsoon and relatively high winter precipitation. The taxa indicative of both summer and winter precipitation in the mid-Holocene declined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at the same time as falling lake levels around 4000 yr BP, a time when other lakes, at Sambhar, Lunkaransar and Pachpadra, also became ephemeral.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
民勤荒漠区几种主要固沙植物群落的水分平衡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在自然状态下植物群落的自然稀疏密度、水分营养面积和耗水量等水分平衡特性,选择民勤荒漠几种典型植物群落,运用连续4 a的样方观测资料,分析了天然沙蒿、天然麻黄和人工梭梭林群落在自然降水条件下植物群落的自然稀疏密度、水分营养面积和耗水量等水分平衡特性。结果表明:天然沙蒿、天然麻黄和人工梭梭林群落在当地的自然稀疏密度相对稳定。群落中成年梭梭林的年耗水量与他人在同一地区用蒸渗仪且地下水位控制在1.4 m时测定的3 a幼苗的耗水量相当,梭梭密度较他人用降水量和蒸腾量、蒸发量推算的密度偏小。实验条件下单株植物的耗水量并不等于群落中个体的平均耗水量,在自然状态下研究得到的单株耗水量较在实验条件的下结论更为真实。植物蒸腾耗水量方面研究的真正有意义的是其在接近凋萎时的蒸腾耗水量,而不是特定供水条件下的几个特定值。  相似文献   
100.
徐利强 《中国沙漠》2017,37(5):836-842
对新疆巴里坤鸣沙山风成沉积物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巴里坤鸣沙山风成沉积物以中沙为主,分选较好,偏度值接近0,峰态很窄。概率累积曲线揭示风成沉积物碎屑颗粒的主要搬运方式为跃移,所占比例为40%~95%。沿沙脊-山坡-山脚的方向,平均粒径逐渐变大,分选性变差,蠕移组分含量增加。粒度具有分形特征,分维值平均为0.94,与常见碎屑物质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分维值与标准偏差显著相关,说明分选程度会对分形特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