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根据野外观测的实际状况,以及时、准确地采集数据为目标,应用目前比较先进的远程控制技术设计理念和管理思想,将Symantec PCanywhere软件和Winpower电源管理软件以及现有的通信技术资源进行优化、组织和管理,实现了对大气成分观测系统终端的远程控制及UPS电源的远程管理。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湘西北桑植仁村坪、小埠头和慈利江垭、黄连峪4条剖面的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和上二叠统的碳酸盐岩做了系统的阴极发光测试,得出如下共同规律:(1)二叠—三叠系界线上下碳酸盐矿物发光截然不同;(2)不同时代地层阴极发光的颜色和强度有所差异。又通过电子探针、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说明阴极发光特征与微量元素的成分及含量有密切关系,因而认为用阴极发光方法可以做为划分、对比地层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3.
The microfacies sequence in the key interval of Beds 24―29 of the Meishan section comprehensively recorded the geological events during the Permian-Triassic transition, including the anoxia, storm disturbance, hard-ground/firm-ground form, volcanic eruption, weathering input, and microbialite development. This investigation of event sequences on the microfacies provided synthetically some clues to clarifying the previously proposed mechanisms of the end-Permian extinction. The deposit succession in Bed 24 o...  相似文献   
84.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全球层型剖面——回顾和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鸿福  鲁立强 《地学前缘》2006,13(6):257-267
综合评述了5年来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全球层型剖面——煤山D剖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剖面的研究历史、地理和地质背景,叙述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二叠纪长兴期至三叠纪格里斯巴赫期的牙形石和菊石带,并简短讨论了Otoceras的年代。叙述了煤山与其他剖面长兴期至格里斯巴赫期磁性地层学的对比。介绍了δ13C和δ34S的化学地层学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在PTB附近多个δ13C负漂移的发现。两项重要的分子地层学研究显示了基础生态系统的深刻变化——微生物生态系的灾变和在二叠纪—三叠纪生态系之交严重缺氧事件期间透光带的静海相环境。文章报道了自2001年以来PTB年代测定的进展。PTB之下14cm处火山成因的粘土层25层的年代,现在定为(252·4±0·3)Ma(Mundil等,2004)。文章还讨论了事件地层学,认为尽管在25-26层有一个主事件,煤山PTB附近的事件是多幕式的,并且开始于事件层25-26层之前。因此,PTB大绝灭主因是外星撞击导致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相似文献   
85.
柴达木盆地东部周缘造山带内保存有较完整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沉积记录,但盆地内至今仍未发现二叠系-三叠系.为探讨柴东地区二叠纪-三叠纪有无沉积及隆升历史等关键地质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古温标法恢复晚海西-印支期剥蚀量,随后,通过物源分析法获得印支期柴东北缘隆升的沉积学证据.结果表明,印支运动前,柴东地区残留石炭系顶界面埋深普遍超过2500m,晚海西-印支期剥蚀量为2100~4300m,剥蚀量从南往北逐渐减小.柴东地区曾沉积了2000~3000m的二叠系-三叠系,随后被整体剥蚀.晚二叠世以来,随着古特提斯洋往北俯冲,盆地周缘开始隆升.早三叠世柴东北缘经历了一次快速隆升,先期的多套沉积地层与结晶基底被迅速剥蚀并为宗务隆南缘的隆务河群砾岩沉积提供物源.中三叠世海水往北和往东退出研究区.晚三叠世,松潘-甘孜地体强烈碰撞挤压使得东昆仑-柴达木地体下地壳显著缩短和增厚,柴东地区被整体抬升,并且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古地貌格局,在古气候与水系作用下,二叠系-三叠系与部分石炭系被全部剥蚀并搬运至宗务隆、南祁连及松潘-甘孜一带.  相似文献   
86.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大的生物集群绝灭。通过对广西东攀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不同的磁学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其结果均具一致的功率谱峰,对比煤山剖面的同位素年龄将厚度频率35.7∶15.6∶7.7cm/cycle换算为时间周期95∶41.6∶20.5kyr/cycle,分别与米兰科维奇旋回偏心率、斜度、岁差相当,从而将地层研究的精度提高到万年级,为生物绝灭和众多地质事件提供时间上的约束。不同的磁学参数分别受控于不同的天文周期,磁性矿物种类主要受偏心率旋回控制,同时也受斜度周期的影响,而岁差周期则是促使岩石携磁能力高频变化的原因。不同二叠系—三叠系剖面(集中在界线附近)的磁化率曲线具有一致特征,可作为界线点确定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87.
末端扇——在中国被忽略的一种沉积作用类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末端扇出现在有沉积物负载的河流末端蒸发和流量损失消减的地方,多形成于干旱或半干旱的环境中。Mukerji等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末端扇的沉积学慨念,然而在中国至今仍未见这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国外多年来末端扇沉积相模式的发展分析,本次以岩心描述和测井相分析为手段,对濮城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上亚段2+3砂组进行了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末端扇这一沉积相类型,并将其分为三个亚相:近端亚相、中部亚相和远端亚相。研究区中部亚相可进一步细分为分流河道、泥滩、水道漫溢三个沉积微相,分流河道足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反映了河流能量的损失和流量的时空波动。本次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末端扇的沉积模式,根据岩心微相分析和砂体平面展布分析,对该区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8.
远程服务终端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芳文  郝伟  王菊芳 《气象》1999,25(10):53-56
远程服务终端是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手段,盘锦市气象局立足本地服务,设计了WindowsNT网络,与Novell网互联,用户远程终端可访问市局网络,并且设计了Windows95操作系统下的终端软件,提供了卫星云图,天气预报,雨情,水情等防汛抗旱服务的气象,水文信息,软件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功能完备,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89.
分析国内外海上LNG接收终端的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针对目前受广泛关注的FSRU形式,提出了适合国内应用的旧船改造浮式海上接收终端方案,包括储存、系泊、气化、发电、辅助设施等系统,以及工艺系统的模拟方案,并论述了海上浮式终端的各种改造、建造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国内进一步开展海上接收终端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黑碳和燃烧源多环芳烃作为大火燃烧的产物有很强的化学惰性及生物惰性,能够在地层中长期稳定地保存,所以成为恢复古代大火历史的最常用指标。近年来世界各地二叠系—三叠系(P-Tr)界线地层中相继发现了黑碳(木炭等)和燃烧源多环芳烃等记录,特别是在煤山P-Tr界线地层,黑碳和燃烧源多环芳烃含量在生物灭绝线附近(25~26层)出现极高的峰值,据此首次明确地提出了P-Tr界线大火事件。P-Tr界线大火的规模、性质如何,与P-Tr界线生物灭绝有什么关系等,值得深入讨论和研究。大火事件发生在陆地上,通过其燃烧及排放的烟尘等,把陆地、大气和海洋密切联系起来,有利于通过系统的整体观来研究当时的气候环境变迁。因此,在回顾和总结P-Tr界线地层中的大火燃烧记录基础上,评述了大火事件与生物灭绝及相关地质事件和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以期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为P-Tr界线生物灭绝及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