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376篇
地质学   571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论述在新形势下地震台站体制、任务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地震台实行地震监测、科研、预报三结合和将单一观测型台站转化成观测--科研型台站系我国地震台站的发展方向。文中结合牡丹江等地震台的实践对三结合地震台站建设的实施办法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点源两层大地三维地电模型视电阻率边界元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两层均匀大地人工点源作用下的空间电位分布作为基本解,导出了下伏基岩中陷含三维地质体情况下,关于电位的边界积分方程组,用边界单元法解积分方程求得地表电位,从而求得了一定装置下的视电阻率。本文方法的独特优点是积分只须在异常体边界面上进行了测线可以沿任意方向。用联剖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下含球形异常体的ρs曲线,所得结果与其他学者用解析方法所求得的结果一致。用中间梯度法计算下层基岩中含有一长方体,测线  相似文献   
73.
长江三峡工程坝址西南约10km的狮子口地区,发育一个长约8km、宽约3km的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它由下伏系统、滑动系统和前缘推挤带构成,是一个典型的多层次滑褶型重力滑动构造。它形成时的温、压条件为130.5~193.7℃和180~230MPa;l;形成深度约5~10km;总体岩层收缩量32.2%;总滑移距离1060m;活动时间上限127.65士38.29万年。它是燕山运动期间南北向挤压体制下,在黄陵背斜东、西两侧应力屏蔽区内派生的近东西向拉伸构造应力场的产物。  相似文献   
74.
将新疆高精度钻孔应变仪10年来观测到的应变异常划分为趋势异常、短期异常、临震异常三类,并对这三种异常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地震三要素与应变异常参量关系密切,震级与异常量级、震中距有着确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75.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借助数字地图,尤其是三维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网络规划和优化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在建立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长江三峡库区云阳-巫山段斜坡坡度对滑坡的贡献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库区滑坡发育与多种因素相关,在它的内部因子中除了地层、斜坡高差和坡向等重要因素外,斜坡的坡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为了研究坡度与滑坡发育的关系,借助于GIS技术,利用贡献率法重点研究了三峡库区斜坡坡度对滑坡发育的影响,并且定量地给出了二者的相关关系,即坡度对滑坡发育的贡献。该方法是将坡度划分为若干区间,分析每一区间对滑坡发育所起到的贡献作用,并定量评价了其贡献率的大小。所得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为库区的滑坡防治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文化景观研究是文化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而作为文化景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景观特性研究无疑将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根据文化景观的定义,探讨文化景观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叠加性、区域性、民族性等五大特性,并对这些特性进行科学的界定和详细的阐述,展示出这五大特性之间所存在的矛盾统一关系和其内在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说明这些特性的实际意义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We present observations of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 variations from proton (about few Hz) to electron cyclotron frequencies (about few kHz) obtained by STAFF instrument on Cluster satellites during two cusp crossings, at ∼6 R E altitude, in September 2002. The cusp was identified by the presence of intensive fluxes of counter streaming electrons with low energies and broadband wave activity which is typical for this region.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for the interval of measurements when the waveform of the magnetic field fluctuations was taken in this region by CLUSTER satellites. The wave has been processed using the wavelet and bispectral analysis. Results showing the cascade of turbulence and wave-wave interaction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 three wave process can be responsible for the broadening of the wave spectra in the polar cusp.  相似文献   
79.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and gravity and tilt changes induced by filling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 modeled using elastic loading Green functions. When the water surface reaches its highest level, the effects become maximum on the reservoir banks.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itudinal components of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reach −8.2 and 7.7 mm respectively, gravity is increased by up to 3.4 mGal, and the prime vertical and meridian components of the tilt changes are −7.8 and −17.5 arcseconds respectively. Accordingly, the filling of the reservoir will influence values observed from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gravimetry and tilt measurements in the area. The results given can be used to provide important corrections for extracting earthquake-related signals from observed data. Received: 19 January 2001 / Accepted: 3 September 2001  相似文献   
80.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3000年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张芸  朱诚  于世永 《地理科学》2001,21(3):267-271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张家湾东周-汉代古遗址的孢粉学和沉积学等分析结果表明3000年来该区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影响,连续的孢粉和粒度记录证实,该区古人类活动初期处于暖湿的气候,东周-汉代时期转变为温凉略干的温带气候,东周-汉代后,该区经历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大宁河洪水泛滥期,导致汉代文化层中断。此后不久,由于人类活动剧烈,自然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山洪灾害频繁,导致汉代之后该区没有连续的文化层堆积,而由于人类活动剧烈,自然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山洪灾害频繁,导致汉代之后该区没有连续的文化层堆积,而由于短暂洪水暴发引起大面积坡面片流,导致坡积物的大量堆积,汉代之后该区频繁的兴涝灾害和山洪灾害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