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3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443篇
测绘学   804篇
大气科学   280篇
地球物理   695篇
地质学   885篇
海洋学   382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212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PRISMS (Portable Remote Imaging System for Multispectral Scanning) is designed for in situ, simultaneous high resolution spectral and 3D topographic imaging of wall paintings and other large surfaces. In particular, it can image at transverse resolutions of tens of microns remotely from distances of tens of metres, making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possible from a fixed position on the ground for areas at heights that is difficult to access. The spectral imaging system is fully automated giving 3D topographic mapping at millimetre accuracy as a by-product of the image focusing process. PRISMS is the first imaging device capable of both 3D mapping and spectral imaging simultaneously without additional distance measuring devices. Examples from applications of PRISMS to wall paintings at a UNESCO site in the Gobi desert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the instrument for large scale 3D spectral imaging, revealing faded writing and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992.
多镜头组合型全景相机两种成像模型的定位精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顺平  史云 《测绘学报》2014,43(12):1252-1258
根据多镜头组合型全景相机的严格成像机理,分析了广泛采用的全景理想成像模型系统误差的来源,推导出误差分布规律,并深入比较了严格成像模型和理想成像模型之间的差异.首先,分析了理想模型的单片物方定位误差和像方后方交会误差,理论公式表明其误差分布和物像间距及视角大小相关;其次,分析了全景立体像对的理想核线误差,并证明误差受像对间的旋转角和Z坐标影响.最后,分别采用室内、外数据对两种模型的空间后方交会、核线模型、光束法平差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室外条件下由于物距接近于全景投影面、立体影像间旋转角较小等因素,两种模型的差异很小,且都达到了相当于1像素左右的测量精度;在狭窄的室内条件下,由于物距小、旋转角大等因素,严格模型在测量精度上明显优于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993.
黄身忠 《东北测绘》2014,(4):151-152
电力工程建设规模大、任务紧,安全水平要求高,这就要求电力工程勘测要拥有更高的测量技术、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电力工程测量是电力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电力工程随着测量设备及测量手段的逐渐完善,其效率日渐提高。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CORS 系统在架空送电线路像控中的应用,并对推广COR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杨清臣 《东北测绘》2014,(4):180-182
以基于CORS的线路工程测量为研究对象,以长春某石化供气管道工程为研究背景,简要介绍了吉林CORS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分析了吉林CORS在石化供气管道测量中的应用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作业实施方法及测量结果,并进行了误差分析。通过对比采用吉林CORS系统和常规RTK测量方式两种方法得出的数据精度,总结出吉林CORS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95.
简述了高速铁路控制测量相关的概念、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和CPⅢ控制网测量的误差来源,并结合在沪宁线几个月的作业实践经验,阐述了CPⅢ控制网测量时实际作业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6.
针对行人航位推算算法中误差积累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地图匹配方法,辅助惯性测量装置进行自主定位。根据室内几何布局特征划分矢量域,修正方向传感器数据来确定航向角,同时通过投影匹配模型判定界点的最优坐标,最终进行最佳室内位置估计。经实验证明:在保持惯性传感器短时间内自主性强、定位精度高等优点的同时,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抑制误差积累,提高定位算法的精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河道综合治理测量工程,属狭长测区,地势起伏大,植被茂密,地形复杂,增加了测量工作难度。对于河道险工测量,首选GPS测量方法;然而由于地形条件限制,GPS控制点的选择与控制网的布设很难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在困难地理环境中怎样建立GPS控制网、制订观测方案、确定实施过程、处理数据、检验分析成果及应用成果,并为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提供基础测绘资料。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提供更适用的地表参数反演方案,对Njoku等模拟AMSRE-E数据的多参数反演工作重新进行正向模拟和算法改进,算法用MATLAB开发实现.反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反演方法不仅在精度上略高于原方法,而且还能反演裸露地表可实际测量的粗糙度参数,并在更大的植被含水量范围内达到较高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999.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技术条件所限,我国一直未能实施长城资源的综合科学调查,缺乏关于其空间分布、保存状况、实际长度等方面的科学数据资料。为了摸清明长城"家底",国家测绘局和国家文物局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展了长城资源调查与测量工作。按照"文物部门定性、测绘部门定量"的基本策略,提出了"影像为基、立体量测、带状建库"的总体研究思路;研究制定了明长城资源田野调查、明长城长度量测和明长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开展了技术试点、标准制定、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经过来自明长城沿线10个省(市、自治区)的上百名文物专家和700多名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三年多的不懈努力,该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长达8 800余公里的超大型线型文化遗产的资源综合调查与测量,第一次全面获得了关于明长城资源分布与坡面长度等一系列丰硕成果,成功地拓展了地理信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徕卡新型全站仪TS 30的测评和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徕卡新型TS 30全站仪的卓越性能、测距精度分析和机载程序开发平台GeoC^++,结合工程实践开发了地铁自动变形监测的机载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