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42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CT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隐性骨折患者,其中男64例,女20例,年龄7 ̄73岁,平均42.6岁。所有患者均行轴位或冠状位CT扫描。结果:扫描发现脊柱骨折28例,髋臼骨折8例,胫骨平台骨折11例,眶骨骨折12例,颞骨骨折13例。肩胛骨骨折12例。结论:CT对隐性骨折的诊断具有极大价值,对于高度怀疑骨折而X线片未显示骨折征象的患者应进一步给予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92.
FMTT方法研究华北及邻区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华北地震科学台阵190套宽频带地震仪在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记录的远震事件,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提取了52414条P波初动到时数据,进一步使用FMTT(Fast Marching Teleseismic Tomography)方法,获取了华北克拉通中、东部陆块下方上地幔分辨高达0.5°×0.5°的P波速...  相似文献   
93.
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变形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对其深部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对其演化及强震发震机理等问题的认识.本研究利用青藏东南缘固定和流动观测台站记录的地震P波走时数据,采用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得到研究区地壳、上地幔顶部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范围呈明显的高速异常,推测为二叠纪时期地幔柱活动残留在地壳内的基性和超基性幔源物质.川西北次级块体和大火成岩省内带东西两侧存在低速带,可能是壳内部分熔融存在和中下地壳流动的证据:高原物质向南运移时受大火成岩省壳内高速体阻挡后分为两支,东支沿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小江断裂延伸,西支沿红河断裂向上地壳运移并逐渐穿过红河断裂.云南漾濞MS6.4地震序列全部位于西支低速通道之上,推测构造块体SE向运动和地壳流作用使得应力在上地壳震源区进一步集中,共同驱动断裂活动导致漾濞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94.
青藏高原东部的Pn波层析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NDEPTH/ASCENT台阵和其它布设在青藏高原的流动宽频带地震仪数据,反演了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区域的上地幔顶层Pn波速度以及台站延迟.研究区域的平均Pn波速度是8.1 km/s,略高于中国大陆的平均Pn波速度.低速区主要分布在羌塘地块的西部和松潘-甘孜地块,高温异常的岩石圈上地幔很可能是导致这一低速区的原因.班公-怒江缝合带东端区域的Pn波速度达到8.35 km/s,这一高速区可能与向北俯冲的印度板块(东端)有关.另一Pn波高速区分布在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主要由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及其周边地区,两个并不完全连续的高速异常区组成,它可能对应于特提斯洋闭合时北部增生的克拉通地体;在后来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中,这一地体有可能阻挡了青藏高原向北的生长.相对密集的台站提供了高分辨率的速度结构横向分布和地壳厚度变化.台站延迟显示青藏高原北部和东部的地壳存在显著的减薄--松潘-甘孜地块东北缘的地壳厚度仅为约50 km,而羌塘地块东部唐古拉山地壳最厚,达到75 km,这可能是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羌塘地块内部变形增厚所致.  相似文献   
95.
南北地震带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面波层析成像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天然地震面波记录和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南北地震带及邻近区域的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东边界不但是地壳厚度剧变带,也是地壳速度的显著分界.其西侧中下地壳的S波速度显著低于东侧,强震大多发生在低速区内部和边界.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速度显著低于正常大陆地壳,在松潘甘孜地块和川滇地块西部大约25~45 km深度存在壳内低速层;这些低速特征与高原主体的低速区相连,有利于下地壳物质的侧向流动.地壳的各向异性图像与下地壳流动模式相符,即下地壳物质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运动,东向的运动遇到扬子坚硬地壳阻挡而变为向南和向北东的运动.面波层析成像结果支持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下地壳流动模型.南北地震带的岩石圈厚度与其东侧的扬子和鄂尔多斯地块相似但速度较低.川滇西部地块上地幔顶部(莫霍面至88 km左右)异常低速;松潘甘孜地块上地幔盖层中有低速夹层(约90~130 km深度).岩石圈上地幔的速度分布图像与地壳显著不同,在高原主体与川滇之间存在北北东向高速带,可能会阻挡地幔物质的东向运动.上地幔各向异性较弱且与地壳的分布图像显然不同.因此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的构造运动具有与地壳不同的模式,软弱的下地壳提供了壳幔运动解耦的条件.  相似文献   
96.
基于HAFMM的无射线追踪跨孔雷达走时层析成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最小二乘线性迭代反演方法对跨孔雷达直达波初至时数据进行反演,每次迭代过程中,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走时程函方程,并用高精度快速推进方法(HAFMM)进行波前扩展,通过追踪波前避免了进行射线追踪.为了验证该方案,我们对三组合成数据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单位矩阵算子、一阶差分算子和拉普拉斯算子等三种不同模型参数加权算子对模型的约束和平滑效果;讨论了FMM和HAFMM对反演精度的影响;测试了LSQR,GMRES和BICGSTAB等三种矩阵反演算法的反演效果.此外,我们还对一组野外实测数据进行了反演,对比了基于本方案以及基于平直射线追踪和弯曲射线追踪的走时层析成像反演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拉普拉斯算子和HAFMM进行反演能较好地进行目标体重建,而三种矩阵反演方法对反演效果的影响差别不大;并且通过对波前等时线图的分析可以定性地判断异常体的性质和位置;而在对实测数据目标体的重建上,本方案能达到甚至优于弯曲射线算法的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97.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establish the applicability of shallow surface‐seismic traveltime tomography in basalt‐covered areas. A densely sampled ~1300‐m long surface seismic profile, acquired as part of the SeiFaBa project in 2003 ( Japsen et al. 2006 ) at Glyvursnes in the Faroe Islands, served as the basi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omographic method in basalt‐covered areas. The profile is centred at a ~700‐m deep well. VP, VS and density logs, a zero‐offset VSP, downhole‐geophone recordings and geological mapping in the area provided good means of control. The inversion was performed with facilities of the Wide 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Profiling program package ( Ditmar et al. 1999 ). We tested many inversion sequences while varying the inversion parameters. Modelled traveltimes were verified by full‐waveform modelling. Typically an inversion sequence consists in several iterations that proceed until a satisfactory solution is reached. However, in the present case with high velocity contrasts in the subsurface we obtained the best result with two iterations: first obtaining a smooth starting model with small traveltime residuals by inverting with a high smoothing constraint and then inverting with the lowest possible smoothing constraint to allow the inversion to have the full benefit of the traveltime residuals. The tomogram gives usable velocity information for the near‐surface geology in the area but fails to reproduce the expected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the layered basalt flow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omogram and geological mapping in the area, a model was defined that correctly models first arrivals from both surface seismic data and downhole‐geophone data.  相似文献   
98.
数字拓扑学和层析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拓扑学在数字图像中的应用,首先定义数字图像子集的性概念,并论述当前正孕育着一门分支-数字拓扑学及其在层析成像的可能具有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
基于光滑约束的最小二乘法是三维电阻率反演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着多解性较强的问题,且普遍耗时较长,严重制约了三维反演方法的推广与发展.为改善上述问题,将表征模型参数变化范围的不等式约束作为先验信息引入最小二乘线性反演方法中,有效地改善了反演结果的精度,降低了反演的多解性问题.为了解决耗时较长的问题,基于预条件共轭梯度(PCG)算法和Cholesky分解法的特点提出了一套优化三维电阻率反演计算效率的计算方案.在该方案中,Cholesky分解法被用来求解敏感度矩阵计算中的多个点源场的正演问题,Cholesky分解法只需对总体系数矩阵进行一次分解,然后对不同的右端向量进行回代即可.将预条件共轭梯度法引入到三维电阻率反演方程的求解中,将雅可比迭代中的对角阵作为预处理矩阵,其具有求逆方便、无需内存空间的特点,有效地加快了收敛速度.对合成数据以及实测数据的反演算例表明,借助不等式约束和反演效率优化方案,最小二乘反演方法可得到较为精确的反演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反演计算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