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66篇
  免费   5787篇
  国内免费   13068篇
测绘学   403篇
大气科学   707篇
地球物理   2141篇
地质学   37925篇
海洋学   1497篇
天文学   5116篇
综合类   1953篇
自然地理   2979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587篇
  2022年   1138篇
  2021年   1428篇
  2020年   1377篇
  2019年   1713篇
  2018年   1408篇
  2017年   1670篇
  2016年   1757篇
  2015年   1760篇
  2014年   2483篇
  2013年   2236篇
  2012年   2706篇
  2011年   2637篇
  2010年   2470篇
  2009年   2592篇
  2008年   2466篇
  2007年   2581篇
  2006年   2416篇
  2005年   2102篇
  2004年   1932篇
  2003年   1656篇
  2002年   1387篇
  2001年   1453篇
  2000年   1299篇
  1999年   1239篇
  1998年   1065篇
  1997年   992篇
  1996年   804篇
  1995年   649篇
  1994年   579篇
  1993年   471篇
  1992年   385篇
  1991年   287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MODIS卫星遥感光学厚度产品,分析了四川盆地光学厚度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由于受沙尘天气的影响,春季四川盆地具有最大的平均光学厚度。盆地内几个大值区中,西部成都一带的中心常年维持,季节变化小;南部中心位于宜宾到重庆沿长江流域一带;东部南充到重庆间的大值中心,季节变化大,在夏季消失。光学厚度分布和季节变化的数据结果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在9210工程业务环境下,结合县局的预报工作实际,建立了以数值预报指导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平台,以提高县局预报业务效率为目的,制作的县级预报思路,并投入实际业务运行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四川地区强震发生条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祖智  唐荣昌 《地震研究》1997,20(2):185-192
根据发震断层的时代,发震构造的应力和几何结构条件,对四川地区的强震发生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孕育和发生强震的断层主要晚更新世以来,特别是全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强震多发生在主压力方向与断层交角成30°~60°之间的最危险滑动角值范围,走滑断层的斜列状结构,断裂的交叉结构,断裂的枢纽结构,断裂上的弯曲,转折部位以及断裂带上的横向隆起,拗陷及其交接部位都是发震构造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强震的  相似文献   
994.
中强地震前山东地下流体地震前兆模糊分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耿杰  魏焕 《地震研究》1997,20(3):311-315
采用模糊集理论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模糊分维方法,计算山东地下流体在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和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的变化。分析结果认为,模糊分维值反映了地震前兆时序观测资料的结构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为从复杂的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值中提取地震异常信息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对某些台、测项而言、必须具体分析其模糊分维变化特征及其震前异常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5.
详细介绍了1996年12月21日白玉─巴塘5.5级地震前,康定地震中心站根据部分前兆手段异常和宏观异常,对该地震进行中短期预报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6.
地震层析成像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基础工作。地震层析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物探方法,通过工程中孔,碉间地质条件的探测,进而评价大坝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介绍了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第14届世界无损检测大会工业CT的层析成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近14届世界无损检测大会有关情况,并对工业CT的发展动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8.
次生孔隙是戴南组一段(E2d1)砂岩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其分布与油气聚集关系密切。本文在沉积、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次生孔隙成因机理,指出有机酸的溶解作用是形成戴南组一段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有机质成熟生烃和粘土矿物的转变导致的泥岩压实异常特征,进行次生孔隙的横向分布预测,取得了凹陷不同构造带次生孔隙分布与油气聚集规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99.
黄河三角洲的边滩、心滩上发育了大量冲蚀沟槽(冲槽).这些冲蚀沟槽深数厘米至1m~2m,宽数厘米至数米,长数十厘米至十几、二十余米,但以深数十厘米,宽数厘米至十余厘米,长数米者多见。形态多样,有直立板片状、直立楔状、“⊥”状、梯形状、“U”形状及树枝状等,其内有时被风成砂充填。经成岩作用后,它们便会转变成砂岩岩脉(岩墙、岩床)。因此,冲蚀沟槽的(砂)充填可能是一种砂岩岩脉(岩墙、岩床)的形成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thermoluminescence and 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to the extensively studied “classical” Hungarian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from Basaharc, Mende, and Paks provides a reliabl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and climatostratigraphic reconstruction for the last interglacial/glacial cycle. Based on this combined luminescence dating study a new chronology is proposed for the “Young Loess” in Hungary. Luminescence dating suggests that the loess below the MF2 horizon formed during the penultimate glaciation. The MF1 horizon probably formed during an interstade within oxygen isotope stage 3. For the youngest loess, overlying MF1, a very high accumulation rate was determined. Large time gaps occur above MF2 and MF1, indicating that most of the record of the last glaciation is missing in the standard sections at Basaharc, Mende, and Paks. Either large discontinuities or a very low accumulation rate occurred in all three type sections during the soil-forming periods. High-resolution studies of climatic proxies using this combined luminescence dating approach provide a reliabl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for loess and loess derivatives of the last glacial cycle in Hungary, although a precise and complete chronostratigraphic reconstruction cannot be achieved from the incomplete records found at these si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