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9篇
  免费   2146篇
  国内免费   4013篇
测绘学   594篇
大气科学   1192篇
地球物理   3176篇
地质学   8933篇
海洋学   1271篇
天文学   134篇
综合类   705篇
自然地理   313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595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746篇
  2018年   641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690篇
  2015年   734篇
  2014年   958篇
  2013年   1073篇
  2012年   888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815篇
  2009年   974篇
  2008年   964篇
  2007年   892篇
  2006年   998篇
  2005年   758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533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402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胡续礼  杨树江  吴迪  潘剑君 《水文》2006,26(5):45-47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水文资料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水文资料在水土保持中的研究实例,探讨了加强水文资料在水土保持中应用范围与价值,在新一轮的站网调整建设中应与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结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加强水文站网功能,发挥现有水文站网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采用FLAC软件,通过建筑物基坑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变形的模拟,得出基坑每一阶段开挖及土钉支护条件下的位移发展演变规律,跟踪最大不平衡力变量的变化提出了最佳土钉支护时机。  相似文献   
993.
含碎石土壤水分入渗试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一维积水垂直入渗法测定含碎石土壤的入渗过程,分析碎石含量和碎石组成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对试验数据采用Kostiakov入渗公式拟合,得出反映入渗速率的拟合参数比值与土石比成幂函数关系;采用简略的Philip垂直入渗方程幂级数解拟合湿润峰随时间的变化,拟合精度高,并发现拟合参数与土石比仍成幂函数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碎石粒径对入渗过程影响,得出粒径2~3 mm碎石与入渗过程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25 mm碎石有利于入渗。研究结果可为含碎石土壤的水循环提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广西柳桥地区东攀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的组成,并和浙江煤山剖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东攀剖面在1δ3Corg变化趋势上,既具有全球PTB剖面普遍存在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性。在东攀剖面一个显著的1δ3Corg负漂移出现在事件界线(EB)之上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之下,这与煤山剖面具有相似性。显著的1δ3Corg负漂移指示了P/T之交生物绝灭后海水表层水原始生产率的降低以及大气和海水中CO2含量的增加,并得到放射虫绝灭事件、火山事件和海退事件的响应。煤山剖面1δ3Corg负漂移从第27层就开始向13C富集的方向恢复,而东攀剖面1δ3Corg在下Induan阶仍持续亏损,表明东攀剖面早三叠世的生物复苏明显滞后于煤山剖面的。  相似文献   
995.
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第V成因单元存在着多处铀异常,这对铀的后备战略基地建设有重要意义。从沉积学的角度重建了第V成因单元的沉积体系,识别出两种沉积体系,分别是位于研究区西北部的辫状河沉积体系和东南部的曲流河沉积体系。通过对铀异常信息的成功提取及平面编图,发现延安组中铀异常呈一个又一个具有自我中心的单元出现,且与曲流河沉积体系的关系密切:通常发育于河道分岔或转弯处;普遍发育于薄砂带(区),一般砂体厚度在30 m以下,含砂率小于40%;铀异常单元与厚煤层关系密切;主要赋存于粒度较细的岩性中,部分也富集于煤中,但铀异常最高值富集于中砂岩中。  相似文献   
996.
常州地区含水层系统土层压缩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近十几年来分层标和含水层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了常州地区土层压缩变形特征,表明承压含水砂层中的压缩变形不容忽视,且含水砂层的压缩变形与弱透水层的粘土、粉质粘土相似,均表现出明显的变形滞后现象.为此从水位与时间关系、土层变形与时间关系和水位与变形关系出发,结合室内试验方法,通过选取常州地区含水层系统中第一、二、三承压含水层以及二、三承压含水层间弱透水层和第三承压含水层下覆弱透水层的原状土样,采用单轴侧限压缩试验,分析了常州地区砂土和粉质粘土的次固结(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常州地区不论是粉质粘土还是砂土,均存在一定的次固结变形,从而启示我们该地区地面沉降模拟中应同时考虑含水砂层的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997.
多重分形在海积软土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多重分形谱引入到土微观结构分形研究中,对天津市滨海新区三个不同地点海积软土原状样及不同固结压力后土中孔隙的多重分形特征进行研究,从多重分形的角度对孔隙的不均匀性进行定量描述,并建立孔隙多重分形谱各特征参数与荷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地点的海积软土孔隙多重分形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8.
氯化钠盐土壤介电虚部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文成  邵芸 《遥感学报》2006,10(2):279-286
含水含盐土壤的介电虚部模型是土壤含水量含盐量的函数。通过一系列关系研究:介电常数虚部ε",土壤导电率σa,土壤溶液导电率σw,土壤溶液离子浓度SMv,含盐量S,最终得到介电常数虚部ε"和土壤含水量Mv。含盐量S的关系,即土壤介电模型。通过微波网络仪,对150组具有不同含水含盐量的土壤,在频率范围0.2-20GHz(频率取样间隔为0.05GHz)进行介电常数测量。在不同频率下,利用这些实测数据通过最佳拟合的方法确定土壤介电模型中的待定参数,从而得到不同频率时土壤介电虚部经验模型。另外,利用吉兰泰地区41个含盐土壤样品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测量值高度相关。最后得出:(1)含盐量对介电常数虚部的影响随频率增大而降低;(2)土壤类型和介电常数虚部几乎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9.
河北省冬麦区土壤水分监测预测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河北省冬小麦生育阶段正值少雨时期,一般年份只有在灌溉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求,麦区土壤水分实时监测预测对于灌溉决策十分重要。在冬小麦单站多层次土壤水分动态模型(VSMB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河北省麦区从南到北冬小麦发育期和土壤类型的不同进行参数调整和修正,并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形成河北省整个冬麦区麦田土壤水分监测预测系统(RSM-MFS)。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并对实际应用进行了效果分析。从近年在河北省冬麦区土壤水分的监测预测结果来看,监测相对误差在10%左右,风险预测相对误差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000.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in spring 2001 and 2002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dust in the Chinese desert region of Dunhuang, one of the ground sites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al Aerosol Characterization Experiment (ACE-Asia). The mean mass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 matter during the spring of 2001 and 2002 were 317 μg m?3 and 307 μg m?3, respectively. Eleven dust storm events were observed with a mean aerosol concentration of 1095 μg m?3, while the non-dusty days with calm or weak wind speed had a background aerosol loading of 196 μgm?3 on average in the springtime. The main minerals detected in the aerosol samples by X-ray diffraction were illite, kaolinite, chlorite, quartz, feldspar, calcite and dolomite. Gypsum, halite and amphibole were also detected in a few samples. The mineralogical data also show that Asian dust is characterized by a kaolinite to chlorite (K/C) ratio lower than 1 whereas Saharan dust exhibits a K/C ratio larger than 2. Air mass back-trajectory analysis show that three families of pathway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aerosol particle transport to Dunhuang, but these have similar K/C ratios, which furth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sian dust are different from African d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