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65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滇东北渔户村组内的富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启良 《云南地质》2001,20(2):186-194
渔户村组为滇东北富铅锌矿床的重要产出层位。通过茂粗、金沙厂、五星、乐红、大海等矿床,总结了滇东北渔户村组内的富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认为其与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有关,为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142.
江西永平铜矿区古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重反演方法(Multiple Inverse Method,MIM)恢复永平铜矿多期古构造应力场,该方法可以划分形成断层擦痕的多个古构造应力期次.研究表明,永平矿区印支期以来至少受到3期古构造应力场作用,进而探讨了永平铜矿构造演化历史.第一期构造应力场为EW方向的近水平挤压,形成轴向近SN的褶皱,以及走向近南北的逆断层;第二期构造应力场为NW-SE方向近水平挤压,伴随着岩体的侵入,导致层间破碎带的矽卡岩化和矿体形成;第三期构造应力场为EW方向的再次挤压作用,造成控矿断层推覆距离加大,混合岩和矽卡岩破碎带向西逆冲推覆到晚古生代地层之上.  相似文献   
143.
孙丽娜 《江苏地质》2013,37(2):252-256
通过对阿富汗艾娜克铜矿矿区地质条件的研究,分析了矿区的构造特征。剖析了艾娜克复式背斜及其北翼1—3号次级背、向斜构造特征和4组断裂构造特征。探讨了矿区的主要构造活动(褶皱和断裂)对艾娜克铜矿控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4.
安徽池州马头铜钼矿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卫冲 《江苏地质》2013,37(2):292-300
安徽马头铜钼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地处下扬子断裂拗陷带与皖南加里东造山带的衔接部位,矿(化)体赋存于志留系坟头组砂岩与花岗闪长斑岩的内外接触带上,钼矿脉充填于内外接触带的节理、裂隙中,铜钼品位较低.在对该矿床野外勘查的基础上,借鉴矿床专题科研综合分析成果,对该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总结.该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与钼、铜成矿关系十分密切,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区主断层、次生断层是主要的导矿构造,接触带附近发育的节理裂隙是主要的容矿构造,坟头组砂岩与花岗闪长斑岩内外接触带是主要的赋矿部位.从矿床的规模、有用组分品位、与斑岩体的关系、矿石以细脉状为主的构造、围岩蚀变分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判断,矿床为斑岩型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145.
徐强  薛卫冲 《江苏地质》2013,37(4):647-652
福建省政和县铁山铅锌矿床位于闽东中一新生代火山活动带。大地构造上处于建瓯一遂昌上古台拱与浙闽粤沿海断陷交接处。矿体产于晚震旦世一早古生代稻香组与铁山混染正长岩及燕山晚期枫林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以及接触带围岩一侧的顺层裂隙之中。矿体与接触带产状基本一致,主要受地层产状及接触带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部分呈脉状。矿石品位较高,以铅锌矿石为主,次为黄铜铅锌矿石和铅锌磁铁矿石。矿床物质来源于地层、岩体特别是沉积岩中的火山质夹层。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146.
甘肃礼县王河金矿地电提取找矿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河金矿地电提取找矿方法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已知矿体上方,地电提取Au、Ag、CuPb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且提取时加玉水的异常循环与矿体的赋存位置的吻合程度比不加王水的好,说明在黄土覆盖地区用该方法寻找隐伏矿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7.
赣西袁水坳陷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赣西卡林型金矿受地层层位及构造控制,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规模为中小型。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及有机碳关系密切。主成矿温度平均150℃左右,成矿压力为247×105Pa~608×105Pa。成矿流体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热卤水。  相似文献   
148.
内蒙古乌拉山-大青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志刚 《矿产与地质》2000,14(4):230-233
从构造、岩浆活动和矿源层论述了金矿的环境、矿床成因、成矿作用,提示了金矿沿近EW向断裂带成矿的规律性,指出了金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9.
宁蒗铜厂河铜矿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蒗铜厂河铜矿床系喜马拉雅期隐伏斑岩体外接触带玄武岩系热液型铜矿床,其主要含矿层位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三段(P2β^3)与黑泥哨组(P2h),主干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体系,铜矿化均产于NW向F1断裂的下盘(南盘)。矿区具显著的成矿多期,多阶段性和矿化体水平,垂直分带性规律,通过对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及成矿热液演化特征探讨,建立了铜矿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0.
樊伟宏  仲安武 《云南地质》2001,20(2):211-217
简要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原理和特点、WDC-2B型瞬变电磁勘探系统及其野外工作方法。在充分考虑富盛铅锌矿地质矿产和物性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应用重叠回线装置,研究已知矿体上方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及其与地质矿产的联系,提出了在富盛铅锌矿地质物性条件下,瞬变电磁响应模式为“上凹下凸”,同时对矿区外围发现的瞬变电磁响应异常,结合矿区的地质物性资料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