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264篇
地球物理   356篇
地质学   236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根据海水温度和盐度平流扩散方程给出一种数值计算方案并采用混合长度理论给出垂直涡动粘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对于温度和盐度方程,其平流过程采用了Lax-Wendroff格式,水平扩散采用显格式,垂直扩散采用隐格式。时间步长主要受平流过程的Courant-Friedrichs-Lewy条件限制。垂直涡动粘性系数计算依据Prandtl混合长度理论,并考虑了海水层化的抑制作用,因而其数值与流场及密度场结构有关。温度、盐度及垂直涡动粘性系数的计算与动力方程中内模态的计算同步进行。应用本模式模拟渤、黄、东海由潮流、密度流和风海流迭加而成的综合海流,得出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2.
Som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modelling of soft rock joints in direct shea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made by the authors into the modelling of rock joints in direct shear. Careful observation of laboratory direct shear testing on concrete/rock joints containing two-dimensional roughness has allowed theoretical models of behaviour to be developed. The processes modelled include asperity sliding, asperity shearing, post-peak behaviour, asperity de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tresses on the joint interface. Model predictions compare extremely well with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These models were then applied to direct shear tests on rock/rock joints, and although behaviour in general was well predicted, the strength of rock/rock joints was over-predicted. Direct shear tests have also been carried out on samples containing both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roughness to test the accuracy of the two-dimensional approximation to roughness adopted in the theoretical models.  相似文献   
143.
从地形变资料探讨丽江7.0级地震的前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机制是“拉疏隆起-压缩凹陷”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其特征;根据这一理性认识,应用丽江7.0级地震之前滇西地区的地形变资料,较确切出得出了本区有强震发生,并且可以认为孕震体是在丽江至玉龙雪山东麓地区;根据发震前夕所观测到孕震体的“拉疏隆起-压缩凹陷”的区域大小与幅度值及岩层的弹性应变,可近似计算震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4.
锚拉杆张拉力和摩阻力的现场实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锚拉桥台锚拉杆进行了20小时的现场试验,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对张拉后锚拉杆的张拉力与长度、时间、温度和焊接接头的关系以及土对锚拉杆的摩阻力变化及分布规律作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对指导该类构筑物的设计与施工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建立了利用FG5实测数据求解重力垂直梯度的数据处理模型与算法.通过对多次自由落体实验的下落距离拟合残差叠加求均值,发现下落距离观测量中存在明显的有色噪声.通过对有色噪声的建模,并以剩余残差为依据选取可靠的下落时段,解算测站点的重力垂直梯度.利用本文所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分别对FG5-214绝对重力仪在两个测站上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以相对重力仪测量的重力垂直梯度结果为参考值,本文处理得到的重力垂直梯度结果相比于未考虑有色噪声并依据经验选取下落时段的解算方法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6.
本文报道一种构建宽频带高分辨率超导重力仪(SG)的方法.与已商业化的GWR超导重力仪类似,新型超导重力仪同样使用磁悬浮超导检验质量来构建弹簧振子结构,不同的是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更高,可以有效覆盖地脉动频带.同时,利用基于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的位移传感技术,大幅提高了位移传感灵敏度,以保证仪器在测量带宽扩展之后仍具有与GWR仪器相当的测量分辨率,从而实现对时变重力信号与地球背景噪声信号的同时高分辨观测.宽频带超导重力仪核心部件垂向超导加速度计(VSA)的设计、组装和初步测试已经完成.结果表明,加速度计的噪声本底为8 μGal/Hz1/2@0.1 Hz,实现了对地脉动信号的高分辨率测量.而为了将仪器噪声本底降低到GWR仪器水平,加速度计的固有频率需要进一步减小,该部分参数优化工作正在进行.本文将对垂向超导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测试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7.
一种数字三分量地震微测井仪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怀良  庹先国  刘勇  沈统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1):4241-4252
针对当前地震微测井仪器在施工和数据采集方面的难题,从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及仪器功能性方面提出了几种改进方法.主要利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结合多路并行处理采集方法设计了数字检波器,并集成姿态检测技术直接实现水平分量数据的校正功能,保证系统采集的质量;提出了Ethernet-RS485分布式总线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各级联探管的随机组合,同时采用电动方式控制探管操作,提高系统的集成化程度.文中详细分析了利用姿态检测技术实现水平分量数据校正的方法,解决了级联探管随机组合控制和震源激发方位的判定问题.仪器单节探管支持三分量并行采集,有效分辨率达18位,参数可远程配置,同时具备快速显示探管姿态的功能,且支持远程控制,非常适于复杂环境下的工程勘探,整个系统实现全数字化操作且仅需四芯电缆互连,从而缩小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降低施工布线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8.
重力场向下延拓Milne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冲  黄大年  刘杰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1):4212-4220
重力场向下延拓能够突出局部和浅部的异常信息,分离叠加的异常特征.但是向下延拓通常具有过程不稳定、下延深度小、结果不准确等问题.针对向下延拓所存在的不足,本文利用重力场及其垂向一阶导数,基于辛普森(Simpson)求积公式,推导出重力场向下延拓米尔尼(Milne)公式.将本文向下延拓方法应用于模型数据,向下延拓模型结果及误差曲线表明,相对于向下延拓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法和积分迭代法,向下延拓Milne法的深度更大,相对误差更小;相对模型值,向下延拓Milne法能够获得稳定且准确的结果.对加拿大乃查科(Nechako)盆地地区实测航空重力数据进行本文方法向下延拓验证,处理结果表明,相对于实测异常,本文方法向下延拓结果能够很好还原实测数据,并且在进一步向下延拓中反映原始异常的趋势,增强局部和细小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49.
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抗倒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及爆炸荷载下的结构连续倒塌问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是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为了提高新型预应力空心楼板结构的整体性,防止由于竖向支承构件的失效形成楼板的局部或者连续倒塌,对2块新型预应力空心板足尺模型进行四分点静力加载试验,研究新型预制装配式两跨连续楼板的抗连续倒塌能力。试件均由预应力空心短板通过板端伸出U形筋和胡子筋进行对接连接,板侧纵向拼缝通过胡子筋和植筋与边梁的纵筋进行连接,2个试件的计算跨度相同。本文采用在加载过程中突然拆除中间支座,得到楼板破坏形态、裂缝发展、承载能力、应变、最大变形等试验结果。对试件的受力过程、悬索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最后得到楼盖拼缝及板侧边梁连接构造的布置合理,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采用合适的周边连系和横向拼缝连接可以达到理想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150.
Ordos block was squeezed by the Qinghai-Tibetan block and North China block, and the tectonic activity was intense. In the periphery of Ordos block, there was a series of folds zones and compressed faults with complicate structures. This paper used three-phase data of 1980,1990 and 2014 to calculate vertical velocity of Northwestern margin of Ordos an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① the Hetao basin between the rise of Yinshan fault block and Ordos fault block showed relatively subsidence, in which Linhe basin was the most evident and the subsidence rate was about 2-4mm/a. The subsidence rate of Jartai -Yinchuan rift zone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Ordos block was about 2mm/a; ② the whole testing zone exhibited the evident inherited movement characterized by mountain rise and basin subsidence; ③the two leveling section through the northern margin fault and Dengkou-Benjing fault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velocities on two sides of the fault was less than 0.5m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