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9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新疆伊吾阿勒吞昆多蛇绿混杂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彪  张小林  樊文军 《新疆地质》2012,30(2):152-156
前人将唐巴勒-卡拉麦里缝合线置于伊吾县以南哈尔里克山塔水河一线。1993年巴瑞士等在伊吾西北大黑山发现超镁铁岩-镁铁岩洋壳残片,认为卡拉麦里蛇绿岩从伊吾西北大黑山一带向东延伸。2009年笔者参与伊吾县阿尔通盖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于伊吾县以北阿勒吞昆多一带发现阿勒吞昆多蛇绿混杂岩,该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形成于早石炭世((351±6)Ma),大地构造为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及准噶尔微板块、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沟弧体系。在研究前人资料基础上,提出阿勒吞昆多蛇绿混杂岩为卡拉麦里蛇绿岩(属唐巴勒-卡拉麦里缝合线)向东延伸部分,唐巴勒-卡拉麦里缝合线(沟弧体系)西起唐巴勒,向东经达拉布特-卡拉麦里-塔克扎勒-大黑山至伊吾县阿勒吞昆多一带,可能延伸至蒙古境内。  相似文献   
22.
内蒙古乌斯尼黑蛇绿混杂岩带形成时代的地质新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根山-乌斯尼黑蛇绿混杂岩带的属性和形成时代存在明显的认识上的分歧.早期认为是二叠纪侵入的超镁铁质岩体.该超镁铁质岩体侵入了下二叠统格根敖包组,并被哲斯组地层不整合覆盖,形成时代为二叠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中国北方板块构造研究,在硅质岩中采集到的一系列化石资料表明,贺根山地区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应为中-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23.
对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哥日卓托闪长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对其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进行约束.结果表明,哥日卓托闪长岩锆石Th/U比值(0.63~1.28)较高,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5.8±1.5Ma(MSWD=0.53),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岩体的SiO2含量在53.07%~58.74%之间,Al2O3(14.66%~16.17%)含量相对较高,全碱含量较低(4.76%~6.04%),高钾(1.60%~2.90%),里特曼指数σ在1.69~2.66之间,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REE)为158.36×10-6~211.50×10-6,δEu为0.85~0.97,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弱的负铕异常.高场强元素(Nb、Ta、P等)和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Ti等)具有明显的负异常,而Rb、U、La、Hf、Nd等元素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哥日卓托闪长岩形成于高温环境(800℃±),具有后碰撞岩浆活动的特征,是东昆仑地块与巴颜喀拉地块碰撞后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24.
萨尔托海蛇绿混杂岩是西准噶尔地区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颇具争议。通过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中辉长辉绿岩的 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388.8±1.1 Ma,确定该蛇绿混杂岩形成于中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纯橄岩(蛇纹岩)属于低Si、低碱、高Mg的变质橄榄岩,REE呈∑REE 偏低的平坦型分布模式,Cr、Ni和Co含量较高,变玄武岩属于高Ti、富Mg、富Fe、偏碱的拉斑系列,REE分布模式呈现 ∑REE 偏低、Eu异常不明显的平坦型曲线,微量元素分布模式为K、Cs、Th、Nb和P相对亏损的平坦型曲线,Zr/Nb比值低,总体表现出与E-MORB相似的特征。综合判断认为,萨尔托海蛇绿混杂岩形成于大陆裂谷向洋盆转化的构造环境,类似于"红海式"洋盆,为进一步深入认识新疆地区众多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构造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Strongly boudinaged sandstone beds in a Palaeozoic accretionary complex are exposed on Great Keppel Island, off the central Queensland coast. Viewed in profile, the boudins are folded around mesoscopic F2 hinge zones and overprinted by S2 foliation indicating formation either during Late Carboniferous subduction accretion (D1) or during a previously unrecognised discrete early phase of the Permian deformation (D2). Boudin profiles record an average stretch of 1.51, although the contribution of D2 and later deformation is not determined. Viewed in the plane of bedding, vein traces are variable and oblique to boudin necks by an average of 12° anticlockwise. The overall en echelon arrangement of veins in boudin necks is a primary feature of the structure and cannot be attributed to later deformation. This pattern of veining indicates oblique extension of the boudin necks by low‐vorticity non‐coaxial flow within the plane of bedding. One possible setting with such kinematics is the limb of a non‐cylindrical fold.  相似文献   
26.
The natural river water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SLRS‐5 (NRC‐CNRC) was routinely analysed in this study for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by ten French laboratories. Most of the measurements were made using ICP‐MS. Because no certified values are assigned by NRC‐CNRC for silicon and 35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rare earth elements, Ag, B, Bi, Cs, Ga, Ge, Li, Nb, P, Rb, Rh, Re, S, Sc, Sn, Th, Ti, Tl, W, Y and Zr), or for isotopic ratios, we provide a compil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s and related uncertainties obtained by the participating laboratories. Strontium isotopic ratios are also given.  相似文献   
27.
Résumé

Une étude des structures cassantes permet de préciser l’évolution tectonique du Bassin de Vienne, généralement considéré comme un bassin de type « pull apart » typique. Le champ de contrainte ottnangien-carpathien (18,5-16, 5 Ma) est caractérisé par une compression NNW-SSE. Pendant le Badénien-Sannanticn (16,5-11 Ma) une zone cisaillante sénestre de direction NE-SW a été formée dans un régime en compression N-S et extension E-W. En liaison avec cette zone décrochante trois types d’extension locale conduisent à une forte subsidence dans les dépression : extension NE-SW parallèle aux accidents sénestres, extension E-W entre les décrochements et extension NW-SE au-dessus des zones décrochantes profondes. Le champ de contrainte vers la fin du Sannaticn est marqué par une compression ENE-WSW, tandis que celui du Pannonicn- récent est similaire á celui du Miocène moyen.

Une rotation de la paléocontrainte maximale horizontale, de NNW-SSE a ENE-SSW est mise en évidence pendant la période Ottnangien-Sannantien (18,5-11 Ma). Cette rotation est parallèle A celle des directions de mise en place des nappes carpathicnnes externes. L’origine des rotation est l’échappement continental des Alpes orientales et des Carpathes septentrionales vers le NE et son blocage graduel d’Ouest en Est au front des nappes carpathiennes. Après ce blocage, l’échappement a continué avec une faible intensité du Pannonien à l’Actuel. Alors que l’échappement a été initié par une compression N-S due á la collision Europe-promontoire Adriatique, le champ de contrainte à l’intérieur des blocs échappés reflète l’effet de leur blocage au front des nappes carpalhiques.  相似文献   
28.
用Vis5D软件包在PC机上实现模式预报输出结果的可视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贝刚 《气象》2000,26(11):14-18
介绍了Vis5D系统的运行环境、安装要点及主要功能;给出了Vis5D制作的图象实例;着重介绍了把模式输出结果转换为v5d格式文件的方法,以及几种常用网格数据文件转换为v5d格式文件的方法;简要说明了在Vindows环境下使用Vis5D制作的气象图像及进行动画播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9.
磷氯铅矿(Pyromorphite)在我国比较罕见,2001年在广西岛坪发现的磷氯铅矿结晶较好,运用XRD、XRFI、R和UV/Vis等分析方法对黄色和绿色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XRD谱只是峰强有所不同。在它们的红外吸收谱带中,除了标准的PO43-吸收峰外,在670~800 cm-1之间和430 cm-1左右出现的两组肩峰为SiO44-振动峰。黄色样品的振动频率偏高、半峰宽偏窄、透射率与绿色样品相比较高。通过XRF分析发现黄色晶体比绿色晶体含有更多的Fe3 ,而Fe3 常使矿物呈现黄色,同时证实了黄色磷氯铅矿的红外吸收峰频率偏高是因为它的铅含量低于绿色矿。UV/Vis进一步说明在可见光区的吸收不同是使二者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Fe离子含量较大使磷氯铅矿呈现黄色。  相似文献   
30.
本文简要介绍了Vis5D软件包的一些功能及利用它实现数值模拟结果的可视化。Vis5D在可视化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方便地在图形下叠加地形、地图;实现按时间步动画;甚至可以利用Tcl脚本文件控制图形的运作方式。利用Vis5D提供的数据转换模板可以将自己的数据转换为Vis5D格式,因此对于气象科研及业务工作,Vis5D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