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83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01.
新型AgI末端燃烧器在北京飞机增雨作业中的使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就2004年4~9月,北京飞机人工增雨探测作业试验中,新型AgI末端燃烧器在“夏延-ⅢA”飞机上的使用和数据记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如何利用夏延飞机搭载的仪器和辅助记录手段进行作业状况记录,对机上观测人员在记录催化作业时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就数码相机在作业状况记录中的使用做了介绍。总结了一套可行的作业数据记录方案。  相似文献   
602.
收集整理2007—2016年岳阳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3类强对流天气过程及其实况、再分析资料,基于探空图计算能量指标及不稳定指标,分析其与强对流发生的关系,寻找预报指标阈值,并进行预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TT≥49℃、A≥20℃、K≥40℃时比较容易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但在降雹与雷雨大风过程中,A10℃或K≥35℃的机率比短时强降水中的低,雷雨大风中的CAPE值明显比冰雹和短时强降水中的大。②2月下旬—4月上旬, LI20℃、Wm1.2 m·s~(-1)、△Z3 000 m(2~3个条件满足)可作为冰雹的预报指标;雷雨大风指标阈值为△θse_(700-850)≤-7℃、SI≤-1.2℃、垂直风切变(1 000~500 hPa)≥10 m·s~(-1);③每年的日能量平衡高度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当第一阶段中能量平衡高度高于250 hPa,且处于变化曲线中的极值时,往往对应出现强对流天气;第二阶段中能量平衡高度大部分高于250 hPa,要参考其他预报指标进行强对流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603.
一次华北低涡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步圣 《气象科学》2002,22(1):107-112
本文通过对5月12日发生在本市的强对流天气分析,揭示了5.12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并初步提出了受华北低涡影时造成天气显著差异的原因和条件。为在以后在预报这类天气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604.
基于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任意波形发生器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直接数字合成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任意波形发生器上的应用,设计了任意波形发生器和多类信号的 混合发生软件.并对任意波形发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频率信号发生准确、可靠.将该仪器用于漆包线信号传输特性分析.得到了漆包线的频率特性.  相似文献   
605.
利用特征函数展开法对台阶式变深水槽中推板式造波机造波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应速度势和波面的解析表达式。与高阶边界元方法(HOBEM)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解析解的正确性。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台阶对入射波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造波板所在位置(上部台阶)水深、水槽工作区(下部台阶)水深、造波板运动周期和造波板水平位置等因素对生成波浪高度的影响。由此选择合适的造波板所在位置及水深来得到所需要的波浪高度,进而根据需要生成波浪的周期和波幅来反演造波板的运动。  相似文献   
606.
在维修和改造841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过程中,经常需要对ICP高频发生器中的开关电源进行维修和调整。简述开关电源基本原理,介绍-145V开关电源稳压过程及故障维修。  相似文献   
607.
分析了1984-1985年中国东南部连降水日与连晴日天气和低纬度与南半球高层环流间的联系。发出除了散度场有利于连降水日天气外,南支急流区低值系统与连降水日天气也有关。这可从高层经向分布及涡动动、热量分布等环流及低层高度场分布特征证实它们对东亚副热带急流及锋区的加强北移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08.
希爽 《气象科技》2022,50(5):670-676
集合降维变分同化方法ERDVar不需要求解切线性模式和伴随模式,不仅能减少同化计算量,而且能够提供“流依赖”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本文提出用NMC初始扰动生成方法和分区同化方案,来解决初始扰动样本生成问题和全球同化局地化问题,最终实现将ERDVar应用到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T106L19。试验结果表明:①使用ERDVar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真实增量信息,提高全球同化精度。②用NMC方法产生的扰动样本反映预报误差结构特征,在预报过程中不容易衰减,同化后至少使预报误差降低10%。③与全球ERDVar同化试验相比,分区ERDVar同化试验各变量平均的均方根误差降低14%,计算代价进一步降低。分区ERDVar方法和NMC样本的联合应用使同化改进效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609.
使用江西自动站数据、MICAPS天气图资料、雷达拼图CR产品和单部雷达基数据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形态对比、特征提取等方法,对2017—2019年宜丰4次暴雨和大暴雨过程中的短时强降水天气的演变与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宜丰暴雨或大暴雨过程都出现了≥30 mm·h-1的短时强降水。(2)200 hPa赣北处辐散分流区中,500 hPa 588 dagpm线稳定维持在江西南部,赣北处于850 hPa西南急流的左侧及前端,形成上干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地面辐合线是短时强降水的主要触发系统。(3)在短时强降水期间,雷暴回波群中超级单体回波强度为60~65 dBZ,短带回波强度为50~55 dBZ,复合体回波强度为55~60 dBZ,絮状回波带回波强度为40~45 d BZ。(4)在单部雷达回波产品上,雷暴回波群、回波短带、复合单体回波和絮带状回波,组合反射率CR为40~65 d BZ,回波顶高ET为8~15 km,垂直液态水含量VIL为10~60 kg/m2,50 dBZ强回波顶高为5~12 km。  相似文献   
610.
为了做好江西飑线天气的监测预警,使用MICAPS系统平台探空资料、江西地面要素资料、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和风廓线雷达产品等资料,对2017~2020年5月江西四次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0 hPa低槽、冷锋、倒槽或辐合线,850 hPa至925 hPa切变线、低空西南急流、“上干下湿”不稳定层结、200 hPa分流区,导致江西飑线天气。(2)≥17.2 m/s 的雷暴大风出现有2~23站次,≥50.0 mm 的强降水出现有3~13站次,分别在江西境内各区域出现;飑线天气过程单点最大风速达到27.9 m/s(铅山),单点最大日降水量162.9 mm(资溪)。(3)温度层结曲线与露点曲线近似成“漏斗状”配置,整个大气层结呈上干下湿分布;湿对流有效位温(CAPE )为1124 J/kg,K 指数(K )为39℃,沙氏指数(SI )为-1.94,风暴强度指数(SSI )为274,500-1000(925)hPa垂直风切变(W500-1000)为11 m/s,零度温度层高度(ZH )为4 970 m,-20度温度层高度(-20H )为8 304 m。(4)雷达拼图上,初始阶段的A回波带和B雷暴回波群的合并,是发展形成飑线的关键;回波带某段向前突出形成的“弓状”回波带结构,是江西飑线回波带强盛阶段的经典形态;飑线回波带上常伴有超级单体和强单体回波出现,且雷电分布密集,最大回波CR强度达到60 dBz以上,地面雷暴大风发生在这些强回波移动前方。(5)风廓线雷达产品上,飑线过境前,边界层风向不统一,边界层以上风向为一致的西南风,垂直速度W 和大气折射指数Cn2 都比较小。飑线过境时,风向转为西南风,垂直速度W 明显加大到 4~8 m/s,大气折射指数Cn2 加大到 -16~-12 m-2/3。飑线过境后,慢慢恢复到前期水平。这些研究结果为飑线天气的监测预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