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256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渭河盆地带地貌结构与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根据基岩断块山地、波状黄土源(洪积台地),平缓黄土塬(洪积扇裙),阶地等较多实际资料,研究渭河盆地带地貌结构与活动断裂及新构造运动间的关系。研究认为,层状地貌的发育与形成,主要受以盆地带南缘断裂带为主的相关阶状正断层正倾滑活动的控制,盆地带南缘断裂带除产生强烈的垂直差异运动外,还由盆边向盆内扩展,并导致盆地带另一侧向北扩张,此活动格局控制和影响了盆地带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地貌类型及其分布格局可作为研究活动构造及评估地震危险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2.
113.
兰州河谷盆地近1万年的孢粉组合及气候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世兰  陈发虎 《冰川冻土》1991,13(4):307-314
  相似文献   
114.
邵辉成  史新海 《内陆地震》1991,5(3):232-236
运用平稳正态序列穿过理论方法对渭河盆地和陕南地区近期的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并对该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15.
本文通过对龙门山南段青衣江阶地的研究, 尝试以常量元素所体现的风化特征, 来解决阶地对比的问题,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主量元素的分析, 发现CIA指标、 A-CN-K三角模型等, 在区分不同年龄的阶地有很好的效果, 而且沉积物砾石之间的基质颜色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新老关系。结合流域内更古老洪积扇的研究, 发现河流阶地在距今200ka内化学风化速度较稳定, 但更老的地貌面风化呈现非线性。另外, 在本文研究的600ka时间尺度内, 阶地风化速度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 体现为冰期风化速度慢, 间冰期风化速度快, 并具一定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16.
祁连山及邻区河流阶地系列是反映区域构造隆升的重要地貌标志。对祁连山地区东北部的沙沟河、西北部的洪水坝河、东南部的黄河共和段及渭河陇西段、东部的黄河兰州段河流阶地进行了阶地抬升幅度、年代对比研究,分析了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构造隆升的特点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研究表明,1.6Ma以来祁连山及邻区至少存在5期构造活动,即1.6Ma左右的第1期构造活动;1.2~0.6Ma的第2期构造活动,包括1.2Ma、0.8Ma、0.6Ma的次一期构造活动;0.45~0.25Ma的第3期构造活动;0.2~0.08Ma的第4期构造活动,包括0.15Ma、0.1Ma次一期构造活动;0.08Ma以来的第5期构造活动。祁连山及邻区在第1、2、4、5期构造活动中表现为同步抬升,第3期不同区域抬升时间存在差异。在构造活动强度方面,1.2~0.6Ma(第2期)祁连山东部活动较强,0.45~0.25Ma(第3期)构造活动强度表现为北部强于南部,在北部表现为由西向东不断增强,0.2Ma以来在南、北方向上表现为构造活动强度沿着北东方向减弱,在东、西方向上表现为祁连山西北部的构造活动明显强于东北部。祁连山及邻区东部1.80Ma以来平均抬升速率为0.25mm/a,平均抬升了450m左右,粗略计算2.6Ma以来该区域抬升了600m左右。祁连山及邻区西部河流阶地反映的构造抬升强于东部,据此推断,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及邻区西部抬升或超过600m。  相似文献   
117.
青弋江上游泾县段阶地砾石层砾组结构及其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春生  吴立  杨立辉 《地理科学》2016,36(6):951-958
通过对青弋江上游泾县段阶地砾石层进行砾组分析,讨论阶地砾石层的沉积环境及其对青弋江发育的启示。结果表明:砾径以中砾和粗砾为主,砾石沉积时水动力条件较强,流速基本为2 m/s左右,最大可达到3.5 m/s,特别是T3砾石层形成时期;砾向在T3和T2砾石层形成时期分别为南南西(SSW)和南西西(SWW)方向,古流向变化不大,呈自南而北的基本流向;砾态以次圆和圆为主,其总含量超过70%,较高的磨圆度暗示砾石经历了较远距离的搬运;砾性主要有石英砂岩、砂岩、脉石英和石英岩,其总含量达到90%以上,且砾石物源区变化不显著;T2砾石层和T1砾石层是典型的河流沉积,而T3砾石层可能是河流沉积和泥石流沉积叠加作用的产物,并且T3砾石层的沉积特征对于分析古青弋江的发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据广东三水左田村Ⅱ级河流阶地的样品分析,发现孢子花粉57种(科、属),其中蕨类植物孢子占孢粉总数的57.5%,木本植物花粉占35.4%,草本植物花粉占7.1%。样品中还含沟鞭藻和疑源类化石。Ⅱ级河流阶地形成于中更新世,是河流作用的结果,但受到海水的影响。大约在距今30—40×104a时,该区植物群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属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可能因间冰期全球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沿珠江上溯而使该区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9.
潍河下游地区浅埋古河道沉积与第四系地层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埋古河道带以冲洪积扇体为核心向北呈指掌状分布,古河道沉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早期沉积以中、细砂为主,粒度变化比较大,晚期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在垂向上,古河道自下而上分为5段,其粒径呈愈向上愈细的趋势。钻孔剖面分析表明,潍河古河道沉积在横向上摆动幅度不大,沉积物自浅埋古河道主流带向两侧逐渐变细,沉积物粒度也随水动力强弱变化而变化,从上游到下游粒度变细,分选性增强。潍河下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共发育5期古河道,与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相对应。其中Ⅰ、Ⅱ期古河道厚度大,颗粒组,纵向上连续性好,为优良的含水层,其埋藏层位与古卤水埋藏层位基本一致,相互贯通,古河道成为卤水入侵的良好通道。晚期古河道沉积厚度大,沉积物粒度小,是早期主要的淡水取水层,但人类开采地下水的活动使其已成为海水入侵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20.
东山岛以东近岸海域水下沙丘及其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1年,我所对东山岛海域进行海底地形、底质调查、水文泥沙测验时发现:1)沿东山岛一古雷半岛的NNE、NE向断裂在海域呈现为落差可达20m左右“V”字型深糟;2)在东山岛东部10m等深线以东海域发育众多的水沙丘群,水深15m左右有一地形坡折线,水深20~25m海底为水下一级阶地。据底质粒度、石英电镜扫描、重矿物、地球化学指标等分析表明,水下沙丘群分布区的沉积为准残留沉积,水下一级阶地及水下沙丘为早期滨岸的准残留地貌作,又受到后期现代水动力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