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重庆市沿江经济带多目标地球化学测量项目系统地研究了长江中游长寿—巫山段的有毒元素和植物营养元素的特征,并对名优特作物的发育进行了地球化学预测:Cd、Hg是本区最重要的污染元素;本区长江主流沿岸土壤植物营养元素丰度与全国均值相比,大于2的有Corg,大于1的有N、B、TFe2O3、Zn、K2O。主要的名优特是榨菜、奉节脐橙和亚热带水果  相似文献   
72.
三峡库区塘角村1号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塘角村1号滑坡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工程Ⅲ期应急专业监测点。监测方法为滑体深部位移监测、地表位移监测等。本文通过滑坡变形、库区降雨、库区水位变化等资料的相关分析,总结分析了该滑坡在空间和时间域内的变形特征。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的大小是影响滑体变形速率的因素之一,下部滑体变形对于库区水位下降敏感,当水位在一段时期内按一定速率持续下降时,滑体变形速率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73.
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开园的以地震遗址为主题的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内景观类型主要以滑坡、串珠状分布的堰塞湖、地热和可燃气体等为主。人文景观有民居遗址、纪念碑、遇难同胞纪念墙等。与四川其他地震遗址相比,该遗址公园的突出特点是造成当地居民重大伤亡的山地次生灾害集中分布,滑坡和泥石流遗迹保存完好。作为震遗地质公园,需要在人们凭吊和瞻仰过程中配有较好的旅游解说系统,加强解说人员的地学素养,强化地震博物馆中地震模拟的建设。现该遗址公园已成为省级地质公园,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对遗址公园的景观构建及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设,期望其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乃至世界级地震遗迹公园。  相似文献   
74.
利用重复地震观测重庆巫山地区地壳介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波形互相关技术,对重庆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巫山地区90次地震波形资料进行相关计算,识别出24对同时被2个地震台站记录且各台波形互相关系数不小于0.8的重复地震对;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巫山地区重复地震位置做归一化处理,得到所选台站记录地震P波走时差变化,结果显示,在2013年重庆巫山ML 3.7地震前,建坪、双龙、荆竹地震台记录到该地区短期地壳介质速度有明显升高现象。  相似文献   
75.
构建村镇民俗旅游电子商务、实现民俗旅游的信息化、网络化是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与民俗旅游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村镇民俗旅游的特点,采用旅游电子商务模式,以Web Service技术为基础,结合Web2.0技术、WebGIS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构建了基于GeoWeb2.0的村镇民俗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以旅游目的空间信息为纽带的多媒体信息Mashup展示。为村镇管理部门、旅游从业者提供一个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交流的整合平台,为解决民俗旅游经营中遇到的交流推广问题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76.
广州市城郊典型乡村空间分化过程及机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杨忍 《地理学报》2019,74(8):1622-1636
全球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制度改革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乡要素流动加快了城郊乡村空间分化,以空间生产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针对广州市城郊北村的空间分化过程及机制进行解析,以期丰富乡村空间分化和治理的理论。结果表明: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村的发展经历了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和服务业发展等3个阶段,业态结构从单一的农业逐渐转向为多元,兼有农业去中心化向农村社区化发展转变过程。② 伴随村域经济发展转型,北村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趋向多元分化,各类用地空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化,呈现出商住混合和工商混合的用地新特征,空间上逐渐形成“公共服务设施—传统居住区和现代居住区—商业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的圈层式布局模式。③ 乡村物质空间的多元分化动力主要源于新产业介入和主导产业的更替转变。内生的土地流转方式和外生的城市资本共同推动乡村工业化进程,市场力推动了产业发展向服务业转型。④ 乡村工业化驱动了村社组织对历史建筑功能的置换,改变了乡村以宗族血缘和地缘为主的社会关系,产生了由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阶层组成的业缘关系,乡村社会关系逐渐多元化。⑤ 城郊乡村空间多元分化遵循着资本和土地利益博弈逻辑。本地村民、代耕农民、经济合作社、工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业经营主体等行为主体对空间进行争夺和利益博弈,村社组织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7.
The paper analyses how two private post-tsunami reconstruction initiatives in Sri Lanka mobilized well intended aid to support and assist tsunami affected families, drawing on narratives of compassion, which resulted in an inadvertent obtrusion of the moral imperatives of donors upon the lives of aid receivers. We trace the discursive terrain around goodness,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utilized to generate donations. This quickly slipped into the practical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models that reflected individuals’ ideas and understandings of development, modernism,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peaceful coexistence. This merging, we argue, quickly subverted intention for the ‘betterment of villagers lives’, and became a means through which donors made claims on villages and impressed their will upon recipients. Given that private donor involvement in post-tsunami Sri Lanka was a critical factor shaping conditions on the ground, we contend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unpack their (powerful) role in giving meaning to building back better.  相似文献   
78.
基于民本动力的生产模式驱动,产业集聚与人居增长在乡村地理空间上高度复合,“产居一体”成为乡村区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以浙江碧门村为实证,阐释乡村“产居一体”的现象特征、演进机制及影响因素,并“自下而上”地建构空间图谱,整合与评价其范式组织及空间绩效。结果表明:① 碧门村的“产居一体”演进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生产调整、精英引领、配套支持、政府干预构成了主要驱动机制;② 碧门村“产居一体”微观单元范式多样,具有下产上居、前产后居、庭院工坊、产居独立四种模式,在空间上的效仿、协同与竞争,形成宏观的“产居一体”空间图谱格局;③ 青山村、中心村与黄浒沿的“产居一体”空间图谱特征差异显著,分别呈现核域式聚集、轴线式延展、散点式分布的增长与分布规律。由此,提出“产居一体”驱动下的组团协作、精明指标、级差布局的导控机制,以期为规划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9.
对广东大宝山矿横石河下游地势平坦的农耕区上坝村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并构建模糊数学污染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受到重金属Cd、Cu、As的复合污染,显示为重度污染,Cd污染最为严重,Cu、As为轻度污染,传统的综合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为轻度和重度污染。模糊数学污染评价法有多个影响因子引入,更加符合矿区及周围地区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因而能够在矿区及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评价中得到应用,该方法基于传统的污染评价法进行优化和改良,因此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0.
以山东省王景河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式获取数据资料,分析农村发展中的环境现状,从村级和农户层面探讨农民生活生产行为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总结和归纳农村发展中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提出农村环境问题管理的创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农村工业污染所形成的复合型污染;(2)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农户环保意识淡薄、城乡环境管理的二元化、土地产权设置不合理等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同时农民由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也对农村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