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503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4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Stream networks used in studies of basin morphometry, network topology, flood hydrology, and sediment production should be defined as precisely as possible. Previous work has drawn attention to the way in which stream network definition varies on maps of different scales, on maps employing different conventions devised in relation to the dynamic network, and according to whether maps, remote sensing or field survey sources are used. Networks also vary in extent according to the date of survey and after considering the instructions to surveyors it is shown that such changes, over periods of 100 years reflect changes in network extent. For three areas of Britain, network change can be identified by comparison of maps of different dates, by comparison of these changes with the results of field survey, and by reference to dateable features such as inclosure boundaries. Changes of drainage networks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re shown to be significant in extent and they have often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the replacement of flushes by clearly defined stream channels. This transformation has often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new or modified systems of stormwater drainage from roads, tracks or farms, and the planning of the future disposal of road drainage should be considered carefully in relation to such stream network changes. The changes of drainage networks identified from maps of different dates and editions can provide a useful data base for studies of network topology and may also be significant in relation to palaeohydrological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992.
远古时代京津唐地区一次大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京津唐地区内埋藏在全新世地层中的一次古地震遗迹和构造变形。通过对本区全新世地层、古环境的研究确定这次地震事件为距今4000年、本区海侵结束时发生的,恰恰与史料纪载的“地震传说”一致。文章最后对发震背景,砂基液化以及震中、震级等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993.
简要叙述了小秦岭金矿田桐峪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的主要赋存形式、富集规律,以及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等。  相似文献   
994.
以川滇地区11个地震带(区)为对象,研究了将算法复杂性C(n)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文中以1a为时间窗,0.5a为滑动步长,按2.5≤M<3.5,3.5≤M<4.5和M≥4.5分成3档,将各地震带(区)地震序列转换成由3种符号组成的字符串,从而计算各地震带(区)算法复杂性C(n)随时间变化曲线,规定了预报判据和预报规则,总体上取得了略高于随机瞎报的预报效能,显示了将算法复杂性用于地震预报研究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5.
1994-1995年初日本列岛及中国东南沿海发生一组大地震,其中包括引起重大破坏的阪神大地震。从地震横向迁移角度对这些大地震集中发生对大陆地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大震引起的应变波动传播速度馒、周期长、能量大、影响距离和深度大,其波峰可能触发地震。据Bott和Dean的非弹性介质应变波运动方程解释了从海沟到内陆的大震迁移,指出1918年以来迁移序列目前对山西地震带及贺兰山地震带有影响;1994-1995年的地震序列在2020年左右将对渤海──郯庐断裂产生影响,2030年左右对华北平原产生影响;目前可能激发广东、福建沿海发生中等地震。  相似文献   
996.
浙江开化山区森林区系的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化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8%.是浙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有野生木本植物832种,隶属于95科272属.在对森林区系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地理成分,认为它们具有下列特征:1.木本植物种类非常丰富;2.古老、孑造和珍稀濒危植物较多;3.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各地植物区系有广泛联系;4.270个属可划分为14个类型(包含12个变型);5.温带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997.
韩茂莉 《地理研究》1996,15(1):50-57
承德地区近三百年开发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关内移民大量出关与塞外政治中心─避暑山庄的出现,对这一地区的近代经济开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避暑山庄的兴衰为线索,论述了在前后两个开发阶段中这一地区的区域特征与经济开发过程,并指出山庄的衰落不仅影响了承德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地理面貌。  相似文献   
998.
董积平 《地震工程学报》1997,19(3):94-96,100
利用甘肃省地震台网1988年以来的地震目录,对计算对小震调制比的区域面积选取作了研究,发现存在一个适用的最小面积,其大小约为6个平方度。  相似文献   
999.
云南大理点苍山地区更新世晚期沉积地层的ESR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电于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了云南点苍山地区更新世晚期沉积地层的形成年代。测年结果显示;(1)点苍山地区冰川沉积物的ESR年龄均小于140.35KaBP,说明该地区的第四纪冰川作用最早出现于中更新世晚期,主要发生于晚更新世;(2)点苍山西麓平坡附近最高一级基座阶地的堆积时代为184.3KaBP,证明西洱河阶地系列为中更新世以来的产物;(3)点苍山东侧白雀寺地区深3.7m处的褐红色地展形成的ESR年龄为12218KaBP,揭示出该地层形成于深海氧同位素5e阶段所代表的一个温热气候时期。  相似文献   
1000.
I.HistoricalAssessmentonTumenRiverGrowthTriangleSincethelate1980s,Asiahasbeenreputedforitseconomicdevelopment,economicgrowthtriangleshaveemerged.AhostofcountrieshavejoinedhandsinSoutheastandlaterinNortheastAsia.Althoughtheyarestillintheincipientstage,the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