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7篇
  免费   2722篇
  国内免费   6097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81篇
地质学   18968篇
海洋学   95篇
综合类   1044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522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507篇
  2017年   657篇
  2016年   761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1047篇
  2013年   865篇
  2012年   1076篇
  2011年   985篇
  2010年   922篇
  2009年   777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809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668篇
  2004年   677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578篇
  2001年   675篇
  2000年   620篇
  1999年   583篇
  1998年   579篇
  1997年   555篇
  1996年   491篇
  1995年   383篇
  1994年   327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207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国外发现了许多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而我国进展还不大。原因之一是我们对这类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尤其是找矿标志研究还不够。这是一类成矿物质通过热液作用在海底沉积而成的特殊矿床,故在找矿勘探讨既要研究沉积矿时形成的原生晕,又要研究热液经过围岩时蚀变而产生的次生晕?Mn晕,Tl,Hg,Ba,As和Zn等元素的异常,络合剂元素的富集,微量元素的分布,铅同位素,岩石化学异指数尤其是块状硫化物Cu矿中  相似文献   
992.
含硒硫锑铅矿是硫锑铅矿的含硒变种,产于皖南宋冲锑-铅矿点的矿脉中,这是含硒硫锑铅矿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在该矿点,含硒硫锑铅矿含量高,独立形成锑-铅矿体,这在国内外尚属首例。含硒硫锑铅矿中Se的含量wSe=1.588%,其化学式为(Pb4.6171Ag0.0217)4.6388(Sb3.6781As0.1900)3.8681(S10.6345Se0.3637Te0.0018)11。  相似文献   
993.
红外光谱方法在找金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外光谱在金矿普查评价中的应用:石英薄片中气液包裹体与金的关系研究;石英中杂质阳离子与金的关系研究;黄铁矿与金的关系研究;金矿区氧化带和矿带共生组合矿物研究。  相似文献   
994.
滇中郝家河砂岩铜矿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德先  马宏 《地质论评》1994,40(2):183-192
本文论术字滇中生代地层与矿区及春外围马头山组中铜的时空分布与迁移富集规律,揭示了矿床的沉积-后期叠加改造成因。成矿作用经历了同生沉积形成矿源层,后期叠加改造形成矿体的过程。后期改造中铜元素发生了大量迁移,矿质主要来自矿体之下伏紫色矿源层。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该区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将区内银矿按成因、成矿作用、矿床地质特征等划分为三类六型。指出了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矿是本区银矿的重要类型。总结了银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本区银矿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  相似文献   
996.
福建省上杭县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承涛  周美进 《福建地质》1994,13(3):151-158
罗卜岭异常区处于成矿有利部位,本文通过对该区的热液蚀变分带、岩石化学特征、包裹体特征等的初步研究以及对化探异常进行深部验证,认为罗卜岭异常区存在着斑岩型铜(钼)矿床,是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997.
小秦岭矿化带近东西向展布有5个金矿化宫集带(亚矿带)。其中以文峪-杨砦峪亚矿带矿脉密度最大,矿床数量最多。全区发育有两类金矿化,即含金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两者空间发育具互补性特点以及一定的分带趋势。全区自西向东,石英脉型矿化所占比重渐减,蚀变岩型矿化逐增,至东部雪家山岩体以东则形成一些蚀变岩型小型矿床,垂向分布上,含金石英脉型矿化多在浅部;蚀变岩型矿化则多发育于深部。  相似文献   
998.
李荣清 《湖南地质》1994,13(1):25-28
对湘南多金属成矿区方解石的研究表明,产于钨矿床中的方解石以层状晶体发育为特征,晶体形态主要为{0001}和{012}+{1010},晶体表面具有菱形生长阶梯;产于铅锌矿床中的方解石一般不出现层解石,晶体形态主要为{2131},{0112}+{1010}和{0001}+{1010}+{0112},晶体表面平行纹发育;远矿正常灰岩内方解石晶体形态主要为{4041}。  相似文献   
999.
平江万古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平江万古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容矿地层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坪原组,矿床继承了容矿地层富As、Sb、W等微量元素的特点,成矿流体为与区域浅变质作用有关的HCO_3--Cl--Na ̄+-Ca ̄(2+)型建造水热液,成矿过程中Au主要以AuAsS_2、AuAsS_3 ̄(2-)络合物形式迁移,矿床形成于中一低温,弱碱性、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潘仲芳 《湖南地质》1994,13(2):91-93
益阳岩金矿床的勘查研究表明,该区含金石英脉均受剪切片理化带控制。构造剪切作用形成塑性变形褶皱和糜棱岩化,并使早期石英脉发生塑性变形或脆性碎裂,为成矿提供了构造空间。随着剪切作用的持续进行,派生了里德尔共轭裂隙,再次为金矿化提供了容矿空间。含矿溶液沿裂隙充填或胶结后期糖粒状石英,形成特殊的合会剪切带型金矿。因此,本文提出在北东一近东西向雪峰孤形构造带找金时,应视剪切片理化带为重点靶区,418队在硐坡矿段的金矿预测与验证说明,这一认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