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82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663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四川攀西裂谷带峨眉玄武岩的岩石学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玄武岩属典型的大陆拉斑玄武岩。该玄武岩是在特定的温度、压力、氧逸度条件及裂谷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它同时遭受分离结晶作用和地壳的同化混染作用。且可以用Depaolo AFC模型描述之。通过计算所获得的图解表现了C_L~i/C_(o,L)~i,F和r之间的相互关系(i为不相容的微量元素)。用B_(13)层玄武岩数据计算的C_(o,L)~(La)值为6.15ppm,F为0.75,r为0.75。  相似文献   
782.
四川冕宁西部层控型金矿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攀西裂谷西缘金矿带的分布及区域地质条件,概括了两类层控型金矿特征。着重分析了层控矿床遭受变质作用、构造变动、热液叠加的后期改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成矿规律,指出了绿岩金矿产于古老的冲断体中。  相似文献   
783.
本研究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2009—2016)走时数据开展青藏高原地壳地震波速度三维层析成像研究,获得分辨率达到1°×1°×20 km的青藏高原地壳S波三维速度结构和泊松比分布.结果表明,分布在可可西里和羌塘北部的高钾质和钾质火山岩带,其上地壳到下地壳都存在S波波速扰动负异常和高泊松比.说明第三纪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由于大陆碰撞使三叠纪的东昆仑缝合带重新破裂,造成大量壳幔混合熔融物质上涌和火山喷发,进而揭示了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的存在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密切相关;青藏高原新生代裂谷位于中下地壳S波速度扰动负异常带的两侧,裂谷带之下的中下地壳泊松比减小到0.22以下.裂谷带之下中下地壳的S波速异常分布和泊松比值可以推断青藏高原新生代裂谷深达中地壳底部,这个推论与密度扰动三维成像的相关结论一致.青藏高原S波速度和泊松比在下地壳至壳幔边界随深度产生急剧变化,说明地壳内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层间拆离和水平剪切;青藏高原东构造结之下泊松比高达0.29~0.33,S波速度扰动为负异常,推断东构造结下方地壳主要由坚硬的蛇纹石化橄榄岩组成;青藏高原中下地壳S波速负异常区范围大面积扩大,地壳底部几乎被S波速低值区全部覆盖.下地壳S波异常分布特点可能反映下地壳管道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4.
拉伸盆地模拟理论基础与新进展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作为一种重要的盆地类型,拉伸盆地的理论模型和模拟研究发展迅速,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系统理论。岩石圈拉伸的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1)瞬时或非瞬时的均匀纯剪拉伸模型;(2)双层或非均匀的纯剪拉伸模型;(3)拆离的简单剪切模型;(4)拆离-纯剪切模型;(5)简单剪切-纯剪切悬臂梁模型等。岩石圈的纯剪切和简单剪切代表了岩石圈变形的两个端元。拉伸过程中的减压熔融对盆地演化可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理论模型构成了拉伸盆地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基础。应用正演的理论模型与反演的回剥法相结合的模拟技术,可动态和定量地重塑盆地的形成演化,精确地预测沉积盆地的沉降过程、盆地构造格架、岩石圈深部结构以及热流分布等。这项研究已显示出巨大的、深远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5.
新疆金矿及其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按金矿的集中分布区介绍了新疆11个主要岩金产全区金矿的地质分布。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和矿床类型。对新疆金矿的找矿远景作出评估。认为新疆存在有利的金矿成矿条件,指出了找矿方向,提出了在新疆要重视对大型一特大型金矿研究。  相似文献   
786.
新疆多旋回构造与板块运动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本文根据30多年的地质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的最新资料,应用多旋回构造与板块运动相结合的学术观点,对新疆大地构造各单元特点,不同类型的地槽、地台及其演化,多旋回构造与板块运动等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787.
武当山地区中上元古界及成岩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分布于武当山地区的中上元古界武当山群,耀岭河群的变火山岩、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有关图解的综合研究和应用,笔者认为武当山群的成岩环境为古岛弧,而耀岭河群的成岩环境为古陆缘裂谷。中晚元古代期间,武当山地区构造演化经历了从古岛弧向古陆缘裂谷转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788.
浙西—赣东北前寒武纪构造格局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89.
790.
中国东南部地壳在中新生代时期演化具双重性特征,即早期为俯冲挤压阶段,晚期转为弧后拉张阶段,整体为俯冲挤压带,局部存在横向拉张环境。铀成矿赋存于双重拉张环境,形成于拉张阶段。其成矿模式为1.深循环上升热水—花岗岩,火山岩萃取,排泄区成矿模式;2.斑岩多重成矿模式,即斑岩+上升热流柱复合的成矿模式,后者是形成富、大铀矿床的主要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