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质学   55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中国硒矿资源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硒在地球上含量很低,难以形成独立的经济矿床,常作为伴生矿产出。硒矿石不仅广泛用于化工、冶金、建材、电子、医药等工业部门,而且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享有“生命的奇效元素”之美称。中国硒矿资源丰富,可划分为岩浆、斑岩、矽卡岩、热液型伴生矿床、沉积型独立矿床及硒矿泉水等不同类型。在不同时期的滨海相碳质建造、矽卡岩型矿床及构造蚀变岩中,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2.
会理—东川元古代海相火山岩带的特征与形成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会理-东川地理元古代海相火山岩的分布、岩石组分、岩浆系列与演化,探讨了该区元古代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指出该区中元古代为一坳拉槽,新元古代为撞击裂谷。  相似文献   
43.
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地层及双壳类动物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逢清  高勇群 《现代地质》2000,14(3):327-332
根据生态环境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黔南晚二叠世生物群和地层可分出两种类型 :“浅海台地型”和“次深海裂陷槽型”,后者为深水型。简述了深水相地层的特征 ,据地层内所含化石确证了地层时代 ;据所含菊石、遗迹化石及围岩的沉积特点和类型 ,证实研究区晚二叠世时为深水环境 ;较系统地研究了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双壳类动物群 ,它们的特征为薄壳、壳体较小、个体数量多、壳表以光滑和同心饰为主。化石中以 Claraia,H unanopecten最为发育 ,建立了 H u-nanopecten exilis-Claraia primitiva组合 ,并与国内同期的双壳类组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4.
燕辽坳拉槽中元古界高于庄组桑树鞍亚组底部为锰富集层段,虽然对于锰质来源、锰矿成因及形成环境存在认识分歧,但多数学者均认为高于庄组锰矿的形成与燕辽坳拉槽的盆地裂谷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搜集前人锰矿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典型锰矿床——迁西秦家峪锰矿进行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锰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液。通过分析主要锰矿点分布与燕辽裂谷盆地主要断裂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裂谷盆地内北东向主断裂与北西向传递断裂的交汇处,或被断裂所围限的闭塞、深水滞流环境,是高于庄组锰矿形成的最有利部位,矿层厚度大,品位相对较高。该研究表明燕辽坳拉槽裂谷盆地结构对高于庄组锰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且同沉积断裂作为热液活动的通道,为成锰盆地提供了主要的矿质来源。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燕辽成矿带东段冀东-辽西金矿床基础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时间及其分布空间的特异性,认为冀东-辽西金矿成矿物质具有相同的深来源特征,由于具体的构造背景不同而表现出矿床类型和就位空间的差异性,提出了燕辽裂陷槽是冀东-辽西金矿床空间分布的诱因,并提出冀东-辽西金成矿演化分为陆陆碰撞拼贴期(4.5~...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对北京昌平地区燕辽裂陷槽内出露的基底密云群片麻岩及其上覆沉积盖层底部长城系常州沟组和顶部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砂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对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元古宙期间的沉积与地壳演化进行探讨.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密云群含辉石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原岩形...  相似文献   
47.
河北平泉燕山裂陷槽中元古代地层中,藻席-藻团-藻丝-藻屑-泥晶薄层交替形成韵律沉积。经对系列标本(薄片)特征及其不同结构类型的对比分析,认为它们是在风暴浪基面之下,具风暴流浊积特征的深水藻类生物沉积系列。浅海叠层石及其他底栖藻类构成了从浅海至半深海上部浅水一个完整的藻类沉积序列,其不同类型的特征则成为鉴别沉积时各环境要素的可靠依据,即依据不同藻类生物沉积类型———藻席、藻团、藻丝及藻层的组合序列变化,作为判别200~400 m半深海浅水环境的依据。  相似文献   
48.
我国东南缘前寒武纪基底性质及演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9.
鲁西地块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北西向乃至北西西向拗陷带。从火山活动、沉积相和地质构造特征方面分析,具有明显的中、新生代裂谷性质。自北向南主要由泰安—莱芜、新泰—蒙阴和泗水—平邑裂谷组成,中间隔以新南山—孟良崮和蒙山隆起带,统称鲁西裂谷系。它是继承前晚侏罗世的古老扭性或压扭性断裂带而持续活动的。主要裂谷活动阶段有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初生裂谷阶段和早第三纪的再生裂谷阶段,间夹以晚白垩世和晚第三纪—第四纪的扭性或压扭性为主的构造作用阶段。产生裂谷的力源主要是地幔上隆效应以及由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和印度板块的府冲、碰撞作用导致的区域应力场效应。  相似文献   
50.
基于前人对于柴达木东南缘北北西向鄂拉山岩浆带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火山-岩浆岩、蛇绿岩和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环境、分布规律、构造发育以及热力学环境和重磁地球物理异常等因素,认为鄂拉山岩浆弧是松潘—甘孜板块以阿尼玛卿蛇绿岩带为缝合线向北俯冲的产物.在整个闭合过程中,深部发生了滑脱,浅部碰撞前为半岛+拗拉槽+洋岛+海槽的基本格局,构造运动经历了洋壳俯冲中消减、陆内碰撞造山和地壳伸展3个阶段,区内花岗岩的起因,始于洋壳俯冲,发展于陆内碰撞,因而,所发育的岩浆岩具有Ⅰ-S过渡型花岗岩的特征,是海西晚期—燕山早期构造运动的地质记录.通过演绎这一发展过程,划分了柴达木东南缘岩浆岩带的碰撞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