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3篇
  免费   1174篇
  国内免费   673篇
测绘学   607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932篇
地质学   2842篇
海洋学   543篇
天文学   423篇
综合类   324篇
自然地理   2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风云卫星遥感数据高精度地理定位软件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忠东  关敏 《遥感学报》2008,12(2):312-321
为了适应风云气象卫星遥感数据高精度地理定位要求,在研究和比较分析现有环境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地理定位方法,尤其对其中关键的轨道计算模型进行对比研究之后,我们使用变阶变步长多步卫星轨道数值计算模型(DE/DEABM)进行气象卫星轨道计算,研制开发了新一代卫星轨道计算及遥感数据地理定位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中卫星轨道数值积分计算模型包含了多项摄动因素计算,特别是对低轨卫星影响较大的因素,其中地球的球形引力项使用了高精度高阶EGM-96地球引力场模型,提高了非球形引力摄动计算精度,另外还考虑了太阳、月亮引力项,辐射光压摄动和大气摄动因素,使得轨道计算精度大大提高.在遥感数据定位算法开发工作中,以中国2002年5月发射的风云1号D星10通道扫描辐射计和计划2008年上半年发射的风云3号A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等遥感仪器为对象,比较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了探测器、焦平面、主光学系统和扫描镜等遥感仪器几大关键部件的光学几何关系,提高了坐标转换系统计算精度.经过对风云1号D星多天逐日的轨道计算和定位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该软件系统24h风云1号D星轨道计算卫星矢径精度可达到几十厘米至几十米,较原来平根数分析解方法1000m左右精度有显著量级的提高.同时,风云1号D星遥感数据地理定位精度达到星下点1个像元.  相似文献   
62.
水平井含水率上升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塔里木油田塔中4油田(TZ4)底水油藏相关的地质、流体数据建立数值模型。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计算的累积产油、产水和产液量回归俞启泰水驱特征曲线,以反映水平井见水特征的参数b。以参数b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b值的影响,筛选影响水平井见水特征的主要因素,认为原油粘度、油层厚度、非均质性及水平井水平段在油藏中的位置是影响水平井含水上升趋势的主要指标。最后建立主要因素与b值的关系式,结合俞启泰曲线b值图版,提出预测水平井见水规律的公式——图版法(F-b法)。应用F-b法对塔里木水平井含水率进行预测,并与其他相关方法及实际生产数据对比,认为F-b法可作为预测塔里木油田水平井含水率、估算可采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塔东地区古城4井上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围岩及充填物的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对比研究表明,充填于中、上奥陶统和上寒武统的流体分属于2个不同来源的流体体系。充填于中、上奥陶统灰岩裂缝中方解石脉的w(87Sr)/w(86Sr)介于0.7084~0.7088,它与早奥陶世海水的w(87Sr)/w(86Sr)相近;流体体系为CH4-H2O体系;充填物与围岩间具有明显的碳、氧同位素差异,表明上部流体体系中的流体来自于奥陶系地层本身。上寒武统白云岩裂缝中方解石脉的w(87Sr)/w(86Sr)为0.7138,明显地高于同时代海水的锶同位素值;流体体系为CO2-H2O体系;下部流体体系中的流体为外来富锶流体。上、下流体体系间互不连通暗示着上寒武统地层具有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64.
低渗透储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布井方式至关重要。首先利用劈分流场的方法直观地给出常规储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的产能评价方法;然后针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特点,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建立新的井网渗流物理模型并求解得到产能评价公式;最后经分析计算给出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面积井网极限注采井距关系曲线。研究结果为低渗透储层部署水平井—直井联合井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岩溶探测中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在岩溶地区开展的工程勘察实例,运用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研究钻孔之间的地质剖面.在确定岩溶、裂隙、破碎带的空间位置方面所能解决的程度、适用条件、准确性等方面,表明该技术是一种数字化、高精度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6.
井中激电地-井方式井旁球体正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激发极化法中的地-井方式中的体极化球形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解析法对地下半空间的电位场进行求解,利用提取出的井中二次场异常电位差进行反演,得出极化球体的球心离井的距离和球心的埋深。通过计算机进行正反演模拟,验证了进行正反演计算的解析式的正确性,并从物理意义上对正反演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最后给出该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注意事项。研究对激发极化法地下勘探目标的定量分析具有明确意义。  相似文献   
67.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a multivariate prediction technique for predicting universal time (UT1–UTC), length of day (LOD) and the axial component of 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AAM χ 3). The multivariate predictions of LOD and UT1–UTC are generated by mea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1) least-squares (LS) extrapolation of models for annual, semiannual, 18.6-year, 9.3-year oscillations and for the linear trend, and (2) multivariate autoregressive (MAR) stochastic prediction of LS residuals (LS + MAR). The MAR technique enables the use of the AAM χ 3 time-series as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 for the computation of LOD or UT1–UTC prediction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approach, two other prediction schemes are also applied: (1) LS extrapolation, (2) combination of LS extrapolation and univariate autoregressive (AR) prediction of LS residuals (LS + AR). The multivariate predictions of AAM χ 3 data, however, are computed as a combination of the extrapolation of the LS model for annual and semiannual oscillations and the LS + MAR. The AAM χ 3 prediction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LS extrapolation and LS + AR predic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predictions of LOD and UT1–UTC based on LS + MA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xial component of AAM are more accurate than the predictions of LOD and UT1–UTC based on LS extrapolation or on LS + AR. In particular, the UT1–UTC predictions based on LS + MAR during El Niño/La Niña events exhibit considerably smaller prediction errors than those calculated by means of LS or LS + AR. The AAM χ 3 time-series is predicted using LS + MAR with higher accuracy than applying LS extrapolation itself in the case of medium-term predictions (up to 100 days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 predictions of AAM χ 3 reveal the best accuracy for LS + AR.  相似文献   
68.
新疆坎儿井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新疆坎儿井的构成、特点、研究意义,分析了坎儿井衰退状况及其原因,列举了已进行的坎儿井保护工作,提出了坎儿井于枯断流的综合治理对策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9.
巩淑楠  吴善昌 《东北测绘》2008,31(1):162-164
简要分析了非量测数码相机哈苏H1D在南极中山站及拉斯曼丘陵地区所获取的影像数据的几何精度,阐明了利用该影像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DLG,DOM制作的技术流程及作业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0.
三峡库区巫山县翠屏小区岩溶引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峡库区移民迁建中发现的岩溶问题是一个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巫山县城翠屏小区是较早发现有确切岩溶证据的地方,研究证实小区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普遍遭受了强烈的岩溶作用。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岩溶特点和强度,在纵向上,从山顶到坡脚岩溶作用有增强的趋势;从地表向深部,有局部强烈岩溶层位。岩溶作用在小区产生了顺坡或顺层延伸的溶洞和深部蜂窝状溶孔。岩溶作用在小区形成了脖颈状溶蚀槽地、槽状谷地、溶蚀台地和与地貌相关的"飞雁状"褶皱、岩溶正断层及帚状密集节理带。岩溶过程中伴随着其他外营力作用,它们的相互耦合形成各种次生岩土体。岩溶轻则引起岩体质量降低,重则可能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