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3篇
  免费   774篇
  国内免费   752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214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3083篇
海洋学   219篇
天文学   2304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从天然气水合物的产生、聚集和分解,分析天然气水合物的动态演化过程,沉积压实、地温梯度、构造运动以及深部流体对水合物产生的效率起决定作用,根据流体的运移和天然气水合物在水合物稳定带中的分布状况,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可以分为构造聚集、地层聚集和混合聚集三种模式,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海底温压条件变化时,天然气水合物会发生分解,水合物也会在水体中上浮,在这个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速率能高出其溶解速率二至三个数量级,海底泥火山、甲烷气柱、甲烷气裂缝、双似海底反射等大量的证据,都有助于揭示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动态演化的特征,弄清楚天然气水合物的动态演化过程对于我们未来对这种潜在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分析其在全球变化、碳循环以及海底滑坡中所起的作用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2.
During a 3-year study, gaseous hydrogenperoxide (H2O2)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as part of the SANA project at the Melpitz FieldResearch Station and in the city of Leipzig. Typicaldaily mean H2O2 mixing ratios on sunny dayswere 0.15 to 0.25 ppbv with maximum values of 0.3 to0.5 ppbv at Melpitz, and 0.3 to 0.6 ppbv with maximumvalues of 0.4 to 1.0 ppbv in Leipzig. Over the entireperiod of the project the maximum hourly mean valueswere 2.1 ppbv and 5.3 ppbv in Melpitz and Leipzig,respectively. The data were not complete enough to show a trend.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ozone(O3), temperature and solar radiation are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2O2, whereasnitrogen oxides (NOx), carbon monoxide (CO) andrelative humidity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Negativecorrelation between H2O2 and CO is caused byjoint occurrence of CO with NOx in exhaust gases.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2O2 andrelative humidity is not necessarily in contradictionto the accelerating effect of water vapour onH2O2 formation. The strong positivecorrelation of H2O2 with the dew pointdifference however seems to better reflect theinfluence of water vapour.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LRA) of thecomponents measured, indicates the great influence of CO on the formation of H2O2 in the gasphase.  相似文献   
163.
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尹冰川  冉清昌 《矿物学报》1997,17(2):220-224
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是我国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主要产出于多宝山组岛弧建造和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中,成矿年龄为292~283Ma。根据地球物理异常及大量的基性和超基性岩体,以及通过对比两侧的岩石圈结构、古生物、结晶基底、成矿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黑河一嫩江是一条重要的构造边界带,它是兴安和松嫩地块在早石炭世拼合、碰撞、造山隆起形成的。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就是形成于两板块碰撞后隆起抬升构造环境的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64.
李锋  李天杰 《极地研究》1997,9(4):56-60
对南极长城站地区粘土矿物的空间分布与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给予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从地球化学方面探讨了粘土矿物的成因。研究表明,Ca和Mg元素是高岭石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高岭石的空间分布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Si、Ca、Mg和Fe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与蒙脱石在空间上的含量变化有明显的相关关系。Si元素对蒙脱石的生成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5.
分析洪灾成因 :长时间连续降雨和随后而至的暴雨 ,是山洪成灾主要因素 ;特殊的水系结构使洪峰流量在城区河流汇合处叠加 ;山洪的动能大 ,挟带泥沙和冲蚀能力强 ;泥石流、滑坡、崩塌强烈活动 ,为山洪提供大量泥沙、推移质 ;人类经济活动不当 ,加大了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66.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石桥构造窗地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苏北-胶南高压变质带("东海群""胶南群")的腹地,赣榆县石桥附近,出露一套原始结构保存完好的浅变质沉积岩系。前人称为"石桥群",时代为早元古代,不整合于"东海群"之上。1992年作者在野外一个新凿开的采石坑内发现深变质"东海群"片麻岩推覆在"石桥群"之上,其间为断层带。这个剖面展示了与前人观点相悖的证据。石桥群的微古化石研究以及与区域地层对比,定为震旦系。超高压变质带内出露的浅变质岩系厘定为"石桥构造窗".这将直接影响对苏鲁造山带和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演化的重塑。  相似文献   
167.
汪缉安  李雨梁 《地质科学》1996,31(4):416-428
北部湾盆地下第三系由于油源母质特性原因和适于生油的空间相对局限,总体上看,天然气的潜力大于石油。生油岩与地温条件在空间上的配置适当决定了珠三盆地油气资源的良好前景。较高的地温与古地温环境是莺琼盆地成为南海北部大陆架天然气富集区的重要条件,较高的地温不仅使盆地中西部上第三系烃源岩能够广泛生气,也是本区有巨大远景的深成高压气(盆地中、西部)与浅成生化成因气的形成与富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8.
耿国仓  袁效奇 《甘肃地质》1996,5(2):11-20,T004
钻井资料证实,内蒙巴彦浩特盆地东部保存有较完整的石炭系,其中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厚达459.6m。经72块岩样分析鉴定,共发现62属119种孢粉,含6个新种。可概括为上下两个孢粉组合,上组合称Densosporitesbelulus-Crassisporalatigranifer-Lycosporagranulata(简称BLG)组合,下组合称Crasisporalatigranifer-Camptoriletesreticuloformis-Vestisporacostata(简称LRC)组合。地质时限为晚石炭世中期羊虎沟组(维斯法期A—C)。  相似文献   
169.
地下采矿是地面塌陷失决条件,自然重力及其他外界触发因素是其发展动因,地面塌陷受覆岩时代及岩性,采空区尺寸大小,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及开采深度,重复采动,水文条件变化,地形地势和松散盖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0.
河北平原京津以南深层地下水资源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海  刘淑芬 《地质论评》1996,42(5):410-415
本文应用同位素技术,结合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的分析及地下水动力方法的年龄计算,揭示了河北平原京津以南地区深层地下水的形成规律,得出深 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及承受开采能力很低的结论,这为今后深 地下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