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0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602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2298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00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胶东栖霞东北部地区处于挤压与拉伸并存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发育韧-脆性剪切带,NE-NNE向新型,层间滑动断层3种构造类型,控制着韧性剪切带型,微细浸浸型,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化的产出,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划分出藏家庄盆地周边和金山-庙后地区两个成矿预测区,有望取得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882.
遗传算法在反演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参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非均质各向同性承压三维非稳定流为理想模型,结合有限元法讨论了用遗传算法反演水文地质参数问题,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在瘴简单遗传算法(SGA)的基础上提出的优体克隆+子体优生遗传算法(BCC-YGCD-GA)具有收敛速度快,解的精度高和避免出现早期等优点,在水资源评价和矿床疏干计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3.
O3浓度增加对油菜影响的诊断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OTC-1型农田开顶式气室对油菜进行了不同臭氧浓度200×10-9、100×10-9、50×10-9、未过滤(25×10-9~40×10-9)和过滤掉自然大气的O3后(约为10×10-9)5个处理的长期接触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大气本底(25×10-9~40×10-9)和50×10-9的低浓度臭氧对油菜有慢性伤害作用。臭氧浓度增加到100×10-9、200×10-9时油菜出现退绿、失水等急性伤害症状。臭氧浓度增加可导致植株矮化,株型缩小,叶片数和叶面积减少,光合速率、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下降。试验还表明,正常生长的油菜移入浓度为100×10-9、200×10-9的臭氧环境下,首先受影响的是叶肉和表皮,而此环境下的新生叶片其叶脉将首先扭曲变形。  相似文献   
884.
云南腾冲火山区上部地壳三维地震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根据1999年腾冲火山区人工地震探测资料,用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腾冲火山区上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出,在腾冲火山区下方的上地壳内存在明显的P波低速区,该低速区在地下7~8km深度,可能与上地壳内的岩浆囊或部分熔融体有关.层析结果还显示出低速区主体在热海地区的东北侧.地表附近的低速区可能是构造破裂发育地区形成了有利于深部热流体上升的通道,因此,在热海形成最活跃的地热显示.   相似文献   
885.
The exchanges of mercury between surface and air are of significance in the biogeochemical cycling of Hg in the environ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few reliable data on air/surface exchange in aquatic systems. Field measurement campaigns over seawater surface at Kristineberg Marine Research Station (KMRS) and over Hovg?rds?n River surface at Knobesholm in southwestern Sweden were conducted to measure mercury flux using a dynamic flux chamber technique coupled with automatic mercury vapor-phase analyzers. Both sites show net emissions during summer time. Mercury fluxes measured over both river and seawater surfaces exhibit a consistently diurnal pattern with maximum fluxes during the daytime period and minimum fluxes during the nighttime period. At freshwater site, mercury flux 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tensity of net solar radiation,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lative humidity. A typical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rcury flux and water temperature was observed at freshwater measurement site. At seawater site,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mercury flux and intensity of solar radiation was obtained. The driving force of mercury emission from water surface to air is the super-saturation of dissolved gaseous mercury in aqueous phase.  相似文献   
886.
矿山泥石流成灾度模糊综合评价——以神府东胜矿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萍  唐克丽 《山地学报》2002,20(2):212-217
在神府东胜矿区,以矿山泥石流成灾的人为特殊性为基础,经济区位影响为目的,选择泥石流形成和成灾的自然、经济区位、人为三个方面的9个因子,43条矿山泥石流样沟,应用运筹学原理,将层次分析与模糊信息推断相结合,进行了成灾程度分析。结果显示:50%以上的泥石流沟属于强成灾范围。  相似文献   
887.
为揭示大柳塔地区大规模煤炭资源开发诱发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效应,进行了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表明,大柳塔煤矿区地面塌陷影响面积达47.12~53.36 km2,范围大,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轻。煤矿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尤为严重。20年来大柳塔地区及主要采煤塌陷区土地沙漠化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主要河流受到了硫化物、氟化物、总磷的普遍污染,河流底泥受到了重金属元素较严重的累积污染,土壤尚有较大的环境容量,但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污染不容忽视。神东公司实施生态功能圈建设、煤矸石堆场复垦、露天矿复垦、矿井水综合利用等措施,明显地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探索出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地质环境的新模式。依据该区煤炭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统筹规划,提出制定生态环境脆弱区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矿山公园、加强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88.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徐友宁 《地质通报》2008,27(8):1235-1244
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正成为影响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业目标,需要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减轻矿业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依据8年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简述了矿山环境地质的兴起与发展、研究意义和方法、现状与进展,提出了今后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旨在推动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工作的同时,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89.
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的现状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何芳  徐友宁  陈华清  张江华 《地质通报》2008,27(8):1245-1255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矿业开发引发和加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矿山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给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础资料,依据2005年西北5省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的成果资料,系统分析和总结了西北地区矿山的地质灾害现状、危害程度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数量最多、影响面积最大,泥石流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最严重。秦岭山地是金属矿山泥石流灾害的高发区,黄土高原和其他山地则是煤矿山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的多发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矿山5种地质灾害的数量是以前的8倍,地质灾害数量呈加剧的趋势。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90.
东乡铜矿Ⅴ号矿体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乡铜矿Ⅴ号矿体位于矿区南东缘,是矿山今后接替矿区之一。2005年实施的43~71线的补充地质勘探,对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进行了详细查定。文章通过对Ⅴ号矿体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剖析,拓宽找矿思路,提出矿山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