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9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878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507篇
地球物理   617篇
地质学   1752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40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预报水汽与GPS观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建立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GPS观测网中4个站点资料,进行2002年梅雨期(6月18日~7月11日)MM5模式24小时预报结果与GPS观测资料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梅雨期,不同的GPS站点可降水量的变化与梅雨带的移动和走向有直接的关系.提高模式分辨率能减小模式初始场对湿度的分析误差,但对可降水量的预报能力改善不明显.尽管MM5模式积分一开始对可降水量的预报就存在5%~10%的偏差,但积分前10小时模式对可降水量表现了较好的预报能力.积分20小时后,模式对可降水量的预报偏差明显增长.研究还表明:GPS对可降水量的测量与探空观测有较高的一致性.相距43 km时,两者仍有一定的可比性.GPS测量的可降水量资料可能存在系统误差, 同化GPS资料时应关注GPS资料本身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2.
平均经圈环流质量流函数两种计算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质量流函数(Φ)是直观、定量描述纬向平均经圈环流的物理量。用相同格点网、相同资料(1958-199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比较了迭代方案、叠加方案求得Φ在描述平均经圈环流气候态、强El Nino年异常态以及Hadley环流双层结构时的异同。比较表明,二者计算结果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叠加方案只用v资料,计算也简单。  相似文献   
993.
MM5模式显式微物理方案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介绍了MM5中的显式云物理方案,详细分析了Goddard,Reisner和Schultz方案的物理过程特点和存在的不足。这些云物理方案的多个微物理过程的描述不是很合理,对粒子的自动转化过程都采用阚值,且对雪、霰和雨的数浓度只进行诊断计算。Reisner方案的物理过程相对全面,预报量也较多,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对1992年Andrew台风个例的模拟,发现尽管Reisner方案的物理过程比Goddard和Schultz方案全面,但模拟的台风眼最低气压和地面最大风速并没有优势。所以单一物理过程描述的改善不一定立即带来模式预报成效的提高,因为预报能力取决于整个模式系统的科技水平以及各子程序之间的匹配。  相似文献   
994.
突发性暴雨中尺度分离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应用3种不同的中尺度分离方法对陕西中南部一次突发性暴雨资料进行中尺度分离,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能从高空常规测站资料中分离出200km以上的中尺度系统,选择滤波方法对低层中尺度系统分离效果较好,站点滤波方法简单易行,中层分离效果较佳,9点滤波方法中低层均适用,所滤得的中尺度辐合系统处于暴雨区上游。  相似文献   
995.
Liu  Xilin  Zhang  Dan 《Natural Hazards》2004,31(1):157-175
Two sets of empirical models for debris flow hazard assessment on gully-specific scale are presented herein, which may be the first step toward developing a formalized procedure for debris flow hazard assessment. Emphasis is put on comparison of the two models between Multiple Factor Composite Assessment Model (MFCAM) and Multivariate Stepwise Regression Assessment Model (MSRAM). From the aspects of data acquisition and model construct, this paper shows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wo models. From the assessment results, two models are still of uncertainty. Fundamental researches of debris flow hazard, 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bris flow magnitude and its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should be given a priority in future study.  相似文献   
996.
加筋路堤稳定性综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建峰  石振明  孙红 《岩土力学》2004,25(Z2):433-436
软土路基上加筋路堤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圆弧滑动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加筋路堤的破坏可以归纳为圆弧内加筋的破坏、圆弧外加筋的破坏以及加筋路堤的整体破坏.提出了计算加筋路堤稳定系数K的3个不同的稳定系数表达式,分别称之为圆弧内部稳定系数Kn、圆弧外部稳定系数Kw和整体稳定系数Kz,加筋路堤稳定系数K取其中的最小值.采用该方法对一加筋路堤破坏实例进行稳定性综合分析,得到的对应于最小稳定系数的滑移面与实际滑移面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97.
Si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primal nucleus at 3.8Ga[1], the North China had underwent the multi-cycle geologic processes such as arc accretion[2—4] andrift[5—7], and finally accomplished the craton[8] aroundat 1.8 Ga[2,3,9]. Paleozoic Fuxian kimberlites (LiaoningProvince) contain not only abundant peridotitic butalso mafic xenoliths. The investigation on peridotiticxenoliths indicted that the North China Craton hadcold and thick lithospheric root in the middle Ordovi-cian. The deep part o…  相似文献   
998.
山东东营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砂体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山东东营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砂体储层以长石细砂岩、岩屑细砂岩及粉砂岩为主 ,结构成熟度及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储层微观特征研究表明 ,砂体中发育了剩余原生粒间孔、粘土矿物杂基内的微孔隙、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微裂缝等储集空间类型 ,孔隙结构以低渗细喉型为主 ,为物性较差的中低孔、低渗型储层。通过对储层物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 ,岩石组构、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和异常超压的形成与分布是影响本区浊积砂体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其中 ,碳酸盐胶结物、硅质胶结物及自生粘土矿物是致使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大量生烃以及粘土矿物在转化过程中所释放出的酸性水的溶解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的重要因素 ,而异常超压的存在、高的地温场及烃类的早期进入是部分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得以保存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9.
阻滑桩加固土坡稳定性分析的上限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廷凯  栾茂田 《岩土力学》2004,25(Z2):167-173
从极限分析机动学方法出发,利用土的抗剪强度折减系数概念,建立了土坡的极限平衡状态方程,由此确定土坡的临界稳定安全系数及其相应的潜在破坏模式.对于典型问题,通过与现有极限平衡解和有限元数值解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这种上限解法的合理性.进而对于在给定的荷载条件下不能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的土坡,考虑采用阻滑桩加固方式,根据桩侧有效土压力的合理分布模式确定桩体与滑动面相交的截面上等效抗滑力和抗滑力矩,利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建立了阻滑桩加固土坡的极限平衡状态方程,将桩侧土压力作为目标函数,运用数学规划方法确定了极限平衡状态时的临界桩侧土压力,以此为土坡加固中阻滑桩设计提供依据.通过数值计算与分析探讨了阻滑桩加固位置的优化布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软基上沉入式大圆筒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庆来  栾茂田  杨庆 《岩土力学》2004,25(Z2):191-195
大圆筒结构是一种适宜于软土地基上的新型港口水工建筑物,但目前对于软基上大圆筒结构的水平极限承载力尚缺乏合理的计算模式和分析方法.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针对大圆筒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简便而实用的上限极限分析方法,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解验证了所提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而,据此进行了一系列变动参数比较计算,以此对大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所得到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结论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