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7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1183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4092篇
海洋学   19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20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Changchengite occurs in chromite orebodies in dunite and in platinum placer deposits in chromite orebodies nearby. The mineral occurs as massive aggregates or veinlets on margins of iridisite (IrS2) and replaces it. Opaque. Lustre metallic. Colour steel-black. Streak black. Hm = 3.7. VHN20= 165 kg/ mm2. Isotropic. Cleavage none. Density 11.96 g/ cm3. Seven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es give the following mean chemical results (wt. %): S 7.2, Cu 0.3, Te 0.4, Ir 41.2, Pt 2.8 and Bi 47.3 with total 99.1. The simplified formula is IrBiS. The strongest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lines (hkl, d, I) are 210, 2.75 (70); 211, 2.51 (60); 311, 1.860 (100); 440. 1.090 (50) and 600, 1.027 (50). The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pattern is similar to that of mayingite. After the diffraction data are indexed the mineral is determined to be cubic. The space group is P213 with a = 0.6164(4) nm, V = 0.2342 nm3 and Z = 4.  相似文献   
132.
晋北后所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所金矿是产在五台群变质岩中的金矿床,有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矿化类型本文论述了后所金矿的地质特征,矿物组成,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物馀本学特征,探讨了金矿的物质来源和金矿成因,指出了金矿的演化和最后定位于燕山中晚期。  相似文献   
133.
地幔流体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幔流体作为一种重要成矿介质在某些矿床形成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根据目前地幔流体研究的某些成果,介绍了地幔流体可能与成矿的方式和成矿机制,并举例说明地幔流体与超大型,大型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34.
卜鸿鹄 《湖南地质》1997,16(3):175-181
益阳市矿泉水是一种弱酸、弱碱性、低矿化、富含偏硅酸的HCO3-Ca天然优质饮料矿泉水。它赋存于武陵期海底裂隙式喷溢形成的基性火山岩-细碧玄武岩的构造断裂和半风化层的风化裂隙之中。矿泉水水量起源于多途,化学成分形成于多因,是多因复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5.
未定名矿物(Bi38CrO60)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合成立方晶体Bi38CrO60在自然界首次发现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驾鹿金矿床中,暂称之为未定名矿物.其共生和伴生矿物有黄铁矿、自然金、碲金矿、含氧金矿物等.常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偶见立方体微晶(粒径小于0.05 mm),棕黑色,金属光泽;HV=232.78 kg/mm2 ,HM=4.15;D=14.10(3)g/cm3,Dx=14.08(2)g/cm3,n=3.14(3).EPM8100探针分析Bi2O3为98.854%、CrO3为1.111%,合计99.965%,化学式为Bi38.009Cr0.995O60;CAMEBAX-SX51探针分析Bi2O3为98.862%,CrO3为1.112%,合计99.974%,化学式为Bi38.008Cr0.996O60.均可写为Bi38CrO60.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强度线d(I)(hkl)分别为0.321 5(100),(310);0.272 11(72),(321);0.171 45(40),(530);0.169 6(30),(600);0.165 1(30),(611);0.160 8(30),(620);0.294 11(25),(222);0.359 6(22),(220);0.217 1(20),(332);0.150 3(20),(631),等轴晶系,可能的空间群为Im3m;a=1.018 1(1)nm,c/a=1,晶胞体积v=1.055 29(1)nm3,z=1.1-Kp/Kc=0.019.Cr6 ,Bi3 ,O2-.未定名矿物和人工晶体的化学成分与X射线粉晶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6.
秦家屯油田储层的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的敏感性评价是研究储层损害机理、保护储层或减小储层损害的依据,是搞好油田注水开发的基础。采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开展了储层敏感性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秦家屯油田储集层对流体速度表现为弱敏感性,对盐敏表现为中等偏弱盐敏性,对酸表现为无敏感性,随着注水速度的增加,岩心的渗透率也随之增大,并未出现“桥堵”和“卡堵”现象,说明储层中不稳定的固相颗粒含量低,不能堵塞地层,油层增产可采用提高注入速度、酸化等措施,油层水敏为中等偏弱到中等偏强,注水前要注入稳定剂。碱敏表现为弱碱敏或中等碱敏,对该区三次采油作业中,尤其是碱水驱油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37.
河 北 省 蔚 县地 热 属 断 陷沉 积 盆 地 传导 型 中 低 温地 热 资 源 ,具 备 了 盖 层 、热 储 、热 源 以 及 传 热 通 道 等 地 热 系 统的 重要 条 件。 经勘 探 证实 ,该 区地 下 热水 微量 元 素锶 与偏 硅 酸含 量两 项 有益 微量 元 素含 量指 标 均达 到 了国 家 饮 用 天然 矿泉 水 标准 中的 相 关指 标,且水 资 源丰 富、埋藏 浅,有利 于 开发 利用 。  相似文献   
138.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善峰  张进德 《地质通报》2004,23(11):1153-115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关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初步探讨了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思路。参照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列举了矿产资源规划的类型;依据《环评法》第七条和第八条,阐明了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规划所对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的要求;提出了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并简单地探讨了2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9.
地球系统科学与成矿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翟裕生 《地学前缘》2004,11(1):1-10
在简述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上 ,文中提出了由地球系统科学引发的成矿学研究 3个观点 :(1 )成矿系统是一个特色的地质系统 ;(2 )成矿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关联 ;(3)地质突发事件具有灾害和资源的两重性。针对地球系统科学要求和矿床学学科发展进程 ,提出了 5个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或课题 :(1 )深部过程、浅表环境与成矿系统 ;(2 )重大事件与成矿 ;(3)生命活动与成矿 ;(4 )物理成矿作用和(5 )海洋成矿作用。在结语中 ,作者强调要从地球系统的大背景来研究成矿环境、成矿过程和成矿动力学 ,也即将传统的矿床成因研究提高到地球系统科学的层次 ,为矿床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广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0.
地下水浅埋区土壤水的矿化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水的研究对农田水利、水文地质、生态与环境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概略介绍了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研究过程中 ,野外获取土壤水的方法及设备。在对水样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对试验点土壤水的矿化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主要结论为 ,在地下水浅埋区 ,地下水与土壤水矿化度变化关系密切 ;蒸发作用与蒸腾作用对土壤水矿化度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 ,蒸发作用使上层土壤水的矿化度加大 ,而植被在其生长期降低土壤水的矿化度 ;地下水、植被和土壤性质是影响土壤水矿化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