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交叉裂隙作为裂隙网络的基本结构是控制场地尺度非饱和渗流特性的关键。随着流量的减小,交叉裂隙非饱和渗流将从连续、稳定的线状流转变为非连续、非稳定的滴状流,但目前对后者的研究还很少。在滴状流条件下,开展了交叉裂隙非饱和流动特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发现了交叉裂隙滴状流存在毛细力驱动以及重力与毛细力联合驱动两种分流驱动模式。基于瞬态静力平衡方法,提出了一套液滴分流理论及计算模型,实现了动态分流过程的定量化描述与预测。结合模型预测与可视化试验,详细探究了两种模式下液滴的分流过程,阐明了动态分流行为受重力、毛细力、黏滞力共同控制的细观机制,并揭示了液滴长度、裂隙倾角、通道中液体的累积等因素对界面流速、分流体积比例的影响。研究成果为低流量、低饱和度条件下非饱和裂隙岩体渗流的预测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及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112.
在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中,采用高频伪随机序列作为激励源是实现浅层高分辨地质探测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大地脉冲响应的辨识精度,在基本相关辨识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域循环相关计算的高精度辨识方法,通过消除旁瓣效应影响和在时间域下求解维纳-霍夫方程获取大地脉冲响应。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辨识大地响应相对误差均方根为2.2×10-7,早期大地响应辨识误差小于10-10。该高精度辨识方法具有较好的噪声压制能力,在观测时间较短时,单周期辨识提升的信噪比为8.7 dB,优于同等条件下线性叠加降噪方法提升的信噪比6.1 dB。  相似文献   
113.
徐强  吴敏  宦长明 《江苏地质》2018,42(2):175-186
国内外相当多矿床产出的构造位置,特别是富矿体的产出位置处在不同走向,或不同性质与类型,或不同规模序次的构造交会部位。根据不同走向构造的规模大小、性质、序次及活动的先后顺序及其与岩浆活动的紧密程度,可划分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矿床。分析国内外不同构造交会部位的成矿实例,结合多年来的找矿实践,认为构造交会部位是成矿,甚至成富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4.
在交会测量中,交会角的测量误差会使得定位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定位坐标的均值和协方差用于表示定位结果及其不确定度。首先对基于一阶Taylor级数展开的前方交会测量及其协方差传播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该方法仅具有一阶精度,特别是在测量误差较大的场合,该方法精度较低。然后将无味变换方法用于前方交会测量定位问题,使定位精度、协方差传播精度均提高到二阶以上。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无味变换方法在定位精度以及协方差传播精度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5.
基于Schuster检验及Permutation检验方法,对喀什-乌恰交汇区地震活动受固体潮触发情况进行日尺度及月尺度检验。其中日尺度分别选取引潮力南北分量、东西分量及潮汐体应力作为潮汐曲线。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地震活动均较多的发生于3种潮汐的最大值(相位0°)附近,优势发震相位分别为-5.86°、6.60°以及-15.52°,且发生地震的频次随潮汐力的增大而增加;利用3种潮汐曲线(引潮力日尺度南北分量、东西分量以及潮汐体应力)对所有地震进行Schuster检验所得pS值分别为10.52%、2.40%以及2.06%,Permutation检验所得pP值分别为10.90%、2.40%以及2.06%,其中基于引潮力东西分量及潮汐体应力的pS、pP值均低于潮汐触发地震的阈值0.05。月尺度Schuster检验pS值及Permutation检验pP值结果均非常小(接近于0),远低于潮汐触发地震阈值0.05,优势发震相位φ为-1.91°,较为接近月尺度下的固体潮最大值0°(即农历朔、望)。对潮汐触发地震的统计学检验结果即东西向潮汐触发效应大于南北向触发效应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16.
角反射器精确定位是角反射器微形变获取的前提,文中从研究角反射器影像特征入手,详细介绍了角反射器强度、相关性和光谱离散指数(MSR-Mean to Standard deviation Ratio)影像特征:1)角反射器强度影像特征明显,其影像扩散在多个像素上,Envisat数据中角反射器表现为亮点,而TerraSAR数据中角反射器呈明显的十字型;2)角反射器MSR影像特征不明显;3)不同带宽多视处理后统计得到的角反射器相关性聚焦在一个像素内,而且相关值明显高于周边像素。将角反射器强度、相关性和MSR作为衡量光谱稳定性的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定位出的角反射器像素位置及其对应的相位信息,结果表明:角反射器强度易受背景干扰,此参数定位角反射器容易产生偏差;角反射器MSR值与背景差别小,不能单独用于角反射器定位;角反射器相关性聚焦性好,相关性参数能准确定位角反射器的像素位置,对应的相位值比其他参数定位得到的相位值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7.
A recent investigation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Hyblean Plateau in south-eastern Sicily highlights the occurrence of a clayey diapiric intrusion into the foreland carbonate series. The piercing body, exposed along a ∼270 long and ∼30 m deep NE-SW elongated quarry, consists of serpentinite-bearing clayey material. As suggested by the internal contractional features and by its geometric relations with the adjacent rocks, the clayey body intruded in the foreland series producing on its flanks a set of domino-arranged normal faults which nucleated as a result of gravitative collapse.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petrological studies, which provid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mud, a deep geodynamic model for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Hyblean Plateau is here presented. The mud diapirs originated from the uprising of pre-existing serpentinite bodies and others products of alteration probably developed along an ancient ridge-transform intersection where a hydrothermally altered mantle wedge occurred. This interpretation is supported by seismic, magnetic and gravimetric anomalies beneath the analyzed area and has implications on its geodynamic evolution.  相似文献   
118.
廖开训 《江苏地质》2019,43(2):296-300
在海洋重磁调查领域,判断测网中2条测线相交与否是重磁数据处理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目标是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交叉点的位置,从而计算出交点差。针对以往计算方法的不足,利用计算几何学中同一平面上线段相交的几何特征和计算方法,通过排斥判断和跨越判断2个步骤,对线段的相交与否进行判别,编写的程序逻辑简洁、实用,避免了数学错误。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判断线段相交的效率和准确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9.
Abstract: Five lengthy periods involving multiple phases of cordierite and andalusite growth were revealed by detailed studies of foliation inflection/intersection axes (FIA) preserved in porphyroblasts in schists from the Arkansas River region in Colorado, USA. The regionally consistent character of the succession of five different FIA trends enabled the relative timing of each FIA with respect to the next to be determined. The FIA succession from first to last is: FIA 1 trending W-E, FIA 2 trending SSW-NNE, FIA 3 trending NNW-SSE, FIA 4 trending NW-SE and FIA 5 trending SW-NE. For four of the FIA sets, samples were found containing monazite grains preserved as inclusions. These were dated on an electron microprobe. The ages obtained concur exactly with the FIA succession, with FIA 1 at 1506±15 Ma, FIA 2 at 1467±23 Ma, FIA 3 at 1425±18 Ma, FIA 4 not dated and FIA 5 at 1366±20 Ma. These ages are directly reflected in a succession of plutons in the surrounding region dated by other isotopic approaches, suggesting that deformation, metamorphism and pluton emplacement occurred together episodically, but effectively continuously, for some 140 Ma.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测评导航电子地图道路质量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自动对比分析多源导航电子地图道路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导航电子地图的道路网,然后通过基于缓冲区分析的算法自动检测不同数据源道路网之间的差异,最后采用基于Shi-Tomasi算子提取道路交叉点并统计道路段数,实现了定量对比分析多源导航电子地图道路。试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自动对比分析多源导航电子地图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