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4篇
  免费   1334篇
  国内免费   1424篇
测绘学   187篇
大气科学   760篇
地球物理   2617篇
地质学   2555篇
海洋学   1510篇
天文学   622篇
综合类   680篇
自然地理   93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枯桩杈断裂南北两侧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在矿体规模、矿化强度、矿物组合等 ,因受后期断裂破坏而存在明显不同。初步研究认为 ,这是矿床沿垂向变化特征的反映 ,是枯桩杈断裂在成矿后的活动造成的。该断裂以南矿体剥蚀程度较浅 ,向深部矿化增强的趋势明显 ,深部找矿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952.
根据云南省楚雄、永胜台的倾斜矢量图在强震前正常年变化被破坏的事实,探讨了矢量图面积异常与地震的关系。认为矢量图所围面积的变化与地下水的作用固然有一定的关系,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地震前应变积累的程度。倾斜矢量图面积的减小可以作为预报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53.
954.
1 INTRODUCTIONThe atmospheric CO2consumed by rock weathering haslong been recognized as providing a major loss of car-bon and decreasing the atmospheric CO2(STALL-ARD and EDMOND, 1981; MEYBECK, 1983).The 0.7×109 -0.8 ×109t of carbon derived from atmo-sp…  相似文献   
955.
太阳第21周实测到3986个活动区,以黑子面积、X射线耀斑指数、10.7cm射电爆发及质子事件等四项指数,从中综合评估出AR3804、AR4474等16个最强烈活动区。与22周比较,两周都有在时空分布的相对集中性特征。但21周集中在4个时段,不如22周在2个时段集中;21周出现的5个热点,只有南半球在经度85°前后的热点,与22周3个热点之一相似;21周的整体活动水平略低,在X射线和质子事件两方面尤为显著低于22周  相似文献   
956.
Snow algae in a 45.97-m-long ice core from the Tyndall Glacier (50°59′05″S, 73°31′12″W, 1756 m a.s.l.) in the Southern Patagonian Icefield were examined for potential use in ice core dating and estimation of the net accumulation rate. The core was subjected to visual stratigraphic observation and bulk density measurements in the field, and later to analyses of snow algal biomass, water isotopes (18O, D), and major dissolved ions. The ice core contained many algal cells that belonged to two species of snow algae growing in the snow near the surface: Chloromonas sp. and an unknown green algal species. Algal biomass and major dissolved ions (Na+, K+, Mg2+, Ca2+, Cl, SO42−) exhibited rapid decreases in the upper 3 m, probably owing to melt water elution and/or decomposition of algal cells. However, seasonal cycles were still found for the snow algal biomass, 18O, D-excess, and major ions, although the amplitudes of the cycles decreased with depth. Supposing that the layers with almost no snow algae were the winter layers without the melt water essential to algal growth, we estimated that the net accumulation rate at this location was 12.9 m a− 1 from winter 1998 to winter 1999, and 5.1 m from the beginning of winter to December 1999. These estimates are similar to the values estimated from the peaks of 18O (17.8 m a− 1 from summer 1998 to summer 1999 and 11.0 m from summer to December 1999) and those of D-excess (14.7 m a− 1 from fall 1998 to fall 1999 and 8.6 m a− 1 from fall to December 1999). These value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btained by past ice core studies in Patagonia, but are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those predicted from various observations at ablation areas of Patagonian glaciers.  相似文献   
957.
渤海湾周缘高温地热异常区是华北重要的地热资源区,研究其浅层高温地热异常及深层高温地热结构,是解决中国东部高温地热勘查开发瓶颈的重要基础,对加快构建东部现代能源体系、推进“双碳”目标进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最新的中国大陆岩石圈速度模型USTClitho2.0和航磁资料,在大地热流资料约束下,本文计算了渤海湾周缘浅层与深层高温热结构,结果表明:该区居里面平均深度20.8km,居里温度420℃,中、上地壳高温热结构与居里面起伏形态密切相关。上地壳生热率随深度增大而递减,反映了放射性生热元素向上迁移、在浅层富集的垂向分异特征。Moho面温度在600~800℃之间,岩石圈底界面1300℃等温面深度在66.3~97.5 km之间,平均值为76.8 km。依据USTClitho2.0模型Vp、Vs速度结构,本文修正了前人的地壳分层结构及上地壳生热率,计算了研究区内全部91个大地热流点的壳幔热流比,结果表明:Qc/Q=56.4%、Qm/Q=43.6%, Qc/Q>Qm/Q,显示该区为“热壳”结构。前人认为此区是“冷壳热幔”型热结构,本文的计算结果修正了前人的认识,指出上地壳层热流在地表总热流...  相似文献   
958.
袁伟  柳广弟  袁红旗 《地质论评》2023,69(1):365-374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是该盆地中生界含油系统的主力烃源岩,其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具有巨大的生烃潜力。该套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富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长7期的高古生产力及其提供的充足的有机质。长7期藻类勃发的存在已被多数学者所接受,但是目前还缺乏直观、有力的证据。笔者等通过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在长7段的脉状黄铁矿附近和碳酸盐结核中发现了属种单一、分布丰度高的藻类化石,它们呈现出近似球状的轮廓,在中部分布着一条裂缝。这些藻类化石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它为长7期的藻类勃发提供了很好的证据,也为该时期热液活动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59.
鲁智帅  谢庆宾  张津宁  祁利祺  许涛  陈佳  相泓含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20-2023030020
博格达山北缘是准噶尔盆地与天山造山带之间的关键部位,是研究盆山关系的重点区域。博格达山北缘二叠纪中、晚期的构造演化与沉积时空演变关系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勘测、镜下岩石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实验和地震资料解析等方法,针对博格达山北缘东、西部两条剖面—大龙口剖面和井井子沟剖面开展研究,分析其沉积类型和演变过程,解析盆山构造变形和发育特征,探讨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瓜德鲁普统乌拉泊组为湖成三角洲相,井井子沟组至红雁池组为湖泊相,乐平统泉子街组为冲积扇—河流相沉积,梧桐沟组和锅底坑组为滨浅湖—三角洲相沉积;研究区可分为两个主要构造层,下构造层以伸展断陷为主要结构,上构造层以前陆冲断为主要构造变形;多期构造活动控制瓜德鲁普统、乐平统沉积演化过程,在挤压构造背景下,瓜德鲁普统的湖泊相转变为乐平统冲积扇—河流相沉积,晚期构造活动趋于稳定,区域进入准平原化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960.
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水平分辨率为0.3°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获取了震源周边区域的地壳浅部构造信息,包括波速、泊松比以及估计的裂隙密度和饱和率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此次门源MS6.9地震发生在P波和S波波速剧烈变化的区域,靠近高速体的边缘.泊松比和饱和率同样都显示,门源MS6.9地震发生在高低值变化的过渡区.地震活动参数分析显示,震前冷龙岭断裂带的震源周边区域显示出了低b值、较低的a值和高a/b值的特征,与龙门山—岷山构造带强震之前的情况类似.裂隙密度在冷龙岭断裂两侧呈现出显著差异,北侧高于南侧,这可能是震后现场科考发现的断裂带地表破裂北侧高于南侧的构造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