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1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577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466篇
地质学   1369篇
海洋学   45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7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通过钻井、测井资料分析,建立了台兴油田下第三系阜宁组(Ef3)下亚段测井相与沉积微相的关系,研究了台兴油田的沉积微相类型及主要含油气单元———各砂体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表明,Ef3下亚段主要砂体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河漫滩、河口砂坝以及席状砂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72.
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濮阳近50 a平均风速、大风日数的变化特征,并利用滑动的t检验法分析了风速突变,结果显示:年平均风速以0.498(m/s)/10 a的倾向率减少,大风和扬沙日数分别以2.7 d/10 a和5.6 d/10 a的倾向率减少;平均风速,大风、扬沙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73.
不同类型沉积物磁化率的比较研究和初步解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吉云平  夏正楷 《地球学报》2007,28(6):541-549
沉积物的磁化率分析以被广泛应用在第四纪古气候研究中,不同类型沉积物磁化率的解释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选择了黄土、冲积物、湖积物、风沙堆积和南方红土等五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物,进行了磁化率的测试,粒度和孢粉分析,试图通过对沉积物磁化率和相关古环境指标的研究,对不同类型沉积物的磁化率予以对比并进行初步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和湖泊沉积中磁化率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指示古气候的重要指标;河流沉积物和风沙沉积物的磁化率主要受粒度的影响;影响南方红土磁化率的因素十分复杂,其磁化率的解释比较困难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一研究表明,鉴于不同沉积物磁化率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在运用磁化率进行古环境解释时须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74.
阜新盆地东梁区浅层致密砂岩气气源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阜新盆地浅层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应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气源岩特征开展研究.认为该区浅层致密砂岩气气源岩为沙海组四段泥岩、沙海组三段煤层和泥岩;气源岩厚度大且埋藏浅(<1500 m),有机质丰度高(TOC>2%),生烃潜力强;有机质类型沙海组四段为Ⅲ(偏ⅡB)型干酪根,沙海组三段为Ⅲ型干酪根;气源对比显示沙海组三段和沙海组四段气源岩与沙海组三段浅层致密砂岩气同源,浅层致密砂岩气紧邻源岩.表明研究区气源岩能生成大量天然气,利于形成浅层致密砂岩气藏.  相似文献   
175.
Pulsatory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velocity in sand flow over Gobi and mobile sand surfac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in the wind tunnel. The primary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pulsatory characteristics of instantaneous wind speed in sand flow and the motion state of sand grains. For a given underlying surface, pulsation of wind velocities in sand flow on different heights has a good correlation. As the space distance among different heights increases, fluctuation of instantaneous wind speed presents a decreasing trend and its amplitud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 tion state of sand grains and their transport. Pulsatory intensity increases with the indicated wind speed, but its relative value does not depend on it, only agrees with height.  相似文献   
176.
王衍棠  林珍 《华南地震》2007,27(3):49-56
概述了北黄海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和速度分析的原理,通过对北黄海盆地速度谱的解释和计算,得到了层速度、平均速度、砂岩百分含量等信息,利用这些速度资料识别多次波、辨别坳陷区和隆起区,进行时深转换、构造分析以及岩性分析,为北黄海盆地地震资料解释、沉积相分析以及资源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7.
The Fuyang oil-layer in North Songliao Basin is characterized by thin interbedded sands and shales, strong lateral variation, strong reservoir heterogeniety, and so on. The thickness of individual sand layers is generally 3 - 5 m. Identifying the channel sand-bodies of the Fuyang oil layer using seismic techniques is very difficult due to the low seismic resolution. Taking the GTZ area as an example, we discuss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nel sand-bodies and point out the real difficulty in using seismic techniques to predict the channel sand-bodies. Two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annels are presented: frequency spectrum imaging and pre-stack azimuthal anisotropy. Identifying the channel sand-bodies in Fuyu oil-layer using the two seismic methods results in a success rate up to 80% compared with well data.  相似文献   
178.
饱和砂土液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从三方面总结了饱和砂土的最新进展:饱和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砂土液化的试验研究以及液化后分析,特别是探讨了液化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9.
在溜砂坡系列研究之二的基础上,对风干砂的运动特征进行了细致观察。将干砂流视为连续介质的流动,对干砂流的运动动力和阻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干砂流垂线流速分布方程和干砂流体底面、表面滑动速度方程。结合挡砂工程,将干砂流体视为沿底面(此种砂坡的天然休止角)滑动的三角体,从而导出粒状碎屑溜砂坡水平土压力(或水平推力)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80.
石佛寺水库工程建筑物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为砂土液化问题。在主坝轴线上选取适当部位进行几种液化处理方案的试验,为检测液化处理效果进行了地基加固处理前后密实度分析和加固处理后地基土地震液化特征分析与评价,对比几种方案的可行性,最终选择解决场区饱和砂土液化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