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08篇
  免费   6906篇
  国内免费   7810篇
测绘学   5116篇
大气科学   4523篇
地球物理   7075篇
地质学   21214篇
海洋学   4433篇
天文学   3497篇
综合类   3044篇
自然地理   5922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484篇
  2022年   1341篇
  2021年   1623篇
  2020年   1505篇
  2019年   1857篇
  2018年   1283篇
  2017年   1569篇
  2016年   1586篇
  2015年   1825篇
  2014年   2316篇
  2013年   2257篇
  2012年   2460篇
  2011年   2532篇
  2010年   2134篇
  2009年   2665篇
  2008年   2646篇
  2007年   2798篇
  2006年   2663篇
  2005年   2492篇
  2004年   2193篇
  2003年   2076篇
  2002年   1754篇
  2001年   1567篇
  2000年   1549篇
  1999年   1386篇
  1998年   1209篇
  1997年   889篇
  1996年   774篇
  1995年   641篇
  1994年   606篇
  1993年   495篇
  1992年   356篇
  1991年   302篇
  1990年   210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干旱区水土资源时空变化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水资源是制约干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水、土资源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平衡与否的矛盾影响着干旱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用定量化的数学模型表示二者的互相影响,能描述、解释和预测二者关系并能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干旱区土地利用与水资源的相互影响,然后对水土资源相互影响下时空变化的模拟方法和理论进行了综述。一方面从蒸散的计算、模拟地下水补给、模拟区域尺度上土地利用影响、模拟土地管理措施影响、模拟抽取地下水影响、以系统方法模拟土地利用影响等几方面对土地利用影响下水资源的时空变化模拟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水资源影响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从主要考虑水文作用的水文-植被模型的建立应用及引入人为因素为驱动力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两方面做了综述。文章最后进一步概括了干旱区水土资源时空变化模拟的趋势并就此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三点展望意见。  相似文献   
972.
极地冰雪氢氧同位素指标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水汽来源状况、降水季节变化、火山喷发、太阳活动等气候环境因素对极地冰雪中同位素含量的可能影响及其程度 ,以及降水区域不均衡性、降水年际不均衡性、逆温层和同位素在冰雪中的扩散迁移作用等几种不稳定因素可能对冰雪同位素分析造成的干扰 ;在此基础上 ,综述了极地冰雪中δ1 8O、δD和其差值d(d =δD - 8δ1 8O)与局部或全球气温之间的一些线性关系 (包括全球尺度 ,格陵兰地区 ,南极地区等 )及它们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73.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土壤流失方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云南金沙江流域是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本项研究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蓝本,运用小区实验等手段,综合分析了各个侵蚀因子,建立了云南金沙江流域土壤流失方程A=R·K·LS·c·P,并确定了方程中诸因子的求算方法和数值,以及该流域土壤允许流失量,为方程的应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数据。同时,还进行了方程的检验,方程计算值与小区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6.3%以下,表明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是可靠的。该方程的建立,可为云南金沙江流域预测预报土壤侵蚀,制定土地合理利用规划方案、水土保持措施和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提供了一套可靠的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74.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 Exploration ventures in frontier areas have high risks. Before committing to them, firms prepare regional resource assessment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payoffs. With...  相似文献   
975.
This is the second part of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bate on the possibilities of leveraging economic globalisation — through incorporation in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GCCs) — as a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industrialise and advance their posi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 In the first part, we analys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East Asian apparel industry and addressed the issues of sustaining positions, upgrading to more rewarding roles, and advancing to less dependent positions within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GCCs. We develope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t both the firm and industry levels, and subsequently identified alternative firm- and industry-level strategies and trajectories. 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these issu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ingapore apparel industry. Based on extensive empirical research, we demonstrate that although the East Asian experience of upgrading and repositioning within the GCC is to some extent emulated in the case of the Singapore apparel industry, the outcomes have been less favourable in terms of the depth, extent and strength of these trajectories. The differing outcomes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different (systemic) conditions in the Singapor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agency of local players, the geography of sourcing networks,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 and prevailing business attitudes. Our conclusions merit continued attention in both research and policy circl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pabilities at the firm level, and the role of local business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in lo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cesses under globalisation.  相似文献   
976.
977.
978.
979.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