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372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对青海省同仁县多禾茂地区火山岩进行系统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地区白垩纪地层中发育的中基性火山岩,属于碱性火山岩系,岩石类型主要为玄武岩,该套玄武岩具有低且变化较小的Si O2质量分数(44.98%~48.20%),低MgO的质量分数高,变化较大(8.15%~10.98%),具有较高的Cr(208×10-6~418×10-6)和Ni(166×10-6~231×10-6)质量分数。所有样品都表现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平滑分布模式,轻重稀土分异中等,(La/Yb)CN=10.09~27.2,重稀土弱分异,(Gd/Yb)CN=2.92~4.67,Eu异常不明显,Eu*/Eu=0.99~1.04。Ba,Nb-Ta和Th-U不亏损,Rb,K相对亏损,Sr正异常。该区火山岩具有亏损的Sr-Nd同位素组成,Sr-Nd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不大[87Sr/86Sr(t)=0.7033~0.7039,εNd(t)=6.13~8.03,t=110 Ma],与Hawaii-OIB的Sr-Nd同位素组成相似。其所有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火山岩具有类似OIB的特征,可能是含石榴子石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对西秦岭地质构造背景和演化历史的分析,暗示该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源区来源于软流圈,其起源可能与岩石圈拆沉作用,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有关,可为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石圈演化提供了有利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02.
华北陆块南缘(河南段)出露的富碱侵入岩类集中分布于卢氏-确山一线。岩石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①碱性岩类,即含有似长石或碱性暗色矿物的正长岩类;②碱性花岗岩类,包括钠铁闪石花岗岩以及孪生的钾长花岗岩类;③石英正长岩类,包括碱性长石为主的石英正长岩、英碱正长岩和花岗正长(斑)岩类。在空间上构成一条富碱岩浆岩带,据岩石组合自北而南划为三个亚带:北部碱性岩亚带、中部碱性花岗岩类亚带和南部石英正长(斑)岩亚带。在形成时间上富碱岩浆活动集中于晚元古代末期(700Ma±)和海西晚期(300Ma±)。  相似文献   
103.
北山—阿拉善地区二叠—三叠纪富碱侵入岩的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甘肃北山-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发育有一套以正长岩、石英正长岩、霓辉正长岩、霓霞正长岩类为代表,包括碱性辉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碱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等类岩石在内的富碱侵入体。本文总结了它们的空间分布、形成时代、产状、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特征;指出它们具有近东西向的分布特征,主体形成于二叠-三叠纪时期,具有富碱、碱性岩类的岩石化学特征,构成一条富碱侵入岩带;认为其时空分布特点与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北缘及邻区碱性岩带一致,是华北-塔里木北缘及邻区巨型碱性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4.
新疆北部的改造系列花岗岩演化由斜长花岗岩阶段、钾长花岗岩阶段至碱长花岗岩阶段,其稀土配分组成递降曲线簇.新疆北部的同熔型花岗岩类稀土配分基本为轻稀土富集型,具Eu负异常,有递增曲线簇和递降曲线簇两种情况.深源碱性系列轻重稀土比值大、Eu负异常一般不显著.文中还叙述了新疆北部的幔分异系列花岗岩类及一些古老花岗岩的稀土特征.  相似文献   
105.
燕辽三叠纪碱性偏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7  
牟保磊  阎国翰 《地质学报》1992,66(2):108-121
华北地台北部燕辽地区发现一批三叠纪(245—195Ma)碱性或偏碱性杂岩体。这些杂岩体均贫硅,绝大多数富含铁、镁、钾、磷和稀土等不相容微量元素。~(87)Sr/~(86)Sr初始值为0.7055—0.7057,它们可能源自被交代蚀变的上地幔。结合燕辽地区三叠系的分布及构造形变的研究,表明该地区三叠纪存在构造岩浆活动带,它是本地区印支运动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6.
本区富钾火山岩中浅色矿物有碱性长石、白榴石和霞石。碱性长石主要为钠透长石、钙歪长石,少数为钙钠透长石和歪长石,其光性变化与长石的地质时代和长石内部的隐条纹结构有关。白榴石的成分及产出方式主要与岩石中的SiO_2含量有关,SiO_2不饱和程度大的白榴苦橄岩的白榴石贫SiO_2;而SiO_2不饱和程度低的白榴碧玄岩和白榴玄武岩中,白榴石富SiO_2而稍贫K_2O+Na_2O,仅见于过渡相,而中心相由于水压较高和近于平衡的结晶条件,白榴石不能晶出,或先晶出后又与熔体反应形成碱性长石。  相似文献   
107.
不同磷源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勇  聂瑞  吕颂辉 《海洋科学》2016,40(4):59-64
为了解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形成的磷营养机理,作者研究了不同磷源[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denosine disodium triphosphate,ATP)、甘油磷酸钠(sodium glycerophosphate,G-P)、卵磷脂(lecthin,LEC)和Na H2PO4·2H2O]对其生长和藻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APA)的影响。结果表明:(1)米氏凯伦藻可以有效利用无机磷(Na H2PO4·2H2O),对有机磷源如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甘油磷酸钠(G-P)也能有效利用,但不能有效利用卵磷脂(LEC);(2)米氏凯伦藻碱性磷酸酶的检测中,在起始阶段,不同磷源(ATP,G-P,LEC和Na H2PO4·2H2O)的米氏凯伦藻APA达到最大值,米氏凯伦藻的APA分别为6.0,10.5,8.0和0.4 pmol/(个·h)。随培养时间的持续,各有机磷培养基中米氏凯伦藻的APA均表现出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强,最后在最大值维持的趋势,而以Na H2PO4·2H2O为磷源的米氏凯伦藻的APA没有明显的增加;(3)单个细胞的米氏凯伦藻的APA位点分布明显,大致位于细胞表面。通过研究发现,米氏凯伦藻在外界环境无机磷限制的条件下,能够较好地吸收利用有机磷维持生长,印证了近年来米氏凯伦藻赤潮频繁地发生在磷限制海域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8.
安徽省黄梅尖碱性岩体铀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梅尖碱性岩体是庐枞盆地乃至安徽省铀矿地质找矿工作的重点目标和找矿对象。笔者对黄梅尖碱性岩体的蚀变岩石、赋矿围岩、铀矿石进行了化学成分特征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赋矿围岩具有富钾、碱质高、贫钙镁,以及铝过饱和的特点,其源区可能来源于富集地幔,并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铀成矿作用过程中,主量元素(Al、Mg、Ca)、微量元素(Sr、Th、Zr、Ta、Nb、U、Hf、Cu、Pb、Zn)和稀土元素明显富集,亲硫元素(Cu、Pb、Zn)可作为寻找铀矿化的指示元素;成矿流体具有深源特征。  相似文献   
109.
YS-80-122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碱性蛋白酶是一种最重要的工业用酶,广泛应用于洗涤、食品、皮革和丝绸行业.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是一种应用我国海洋嗜极微生物黄海黄杆菌(YS-80-122)代谢产物并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手段开发出的一类新型酶.通过6000转/分离心(4℃),收集(30%-65%)硫酸铵沉淀,透析后等电聚焦制备分离(12W),并经凝胶S-200过滤,获得纯品经SDS- 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和C8 HPLC 图谱已达到电泳纯.其分子量为49,320Dal,等电点为8.5.建立酶活-温度-pH 方程与模型( r2>0.9),可求出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9.5,低温(T≤30℃)和低 pH(pH≤8)对保持其稳定性有利.经试验该酶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和增稠剂及表面活性剂适应性良好.Pb2 、 Ag 、Cu2 对其有抑制作用,EDTA对其有强烈抑制作用.该酶性质与以往发现碱性蛋白酶性质不同,属于一种新型海洋酶.  相似文献   
110.
电渗析脱盐时威尔逊公式修正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举了铝制品洗白碱性废水[1]、海水第二脱盐段①和人工配制NaCl水溶液②三种水质,采用伏-安法测定权限电流密度后,用三步作图法,分别求出威尔逊修正式中的系数K,浓度指数m和流速指数n,建立了威尔逊修正公式的新模式:I_(lim_=KC~mC~(a+bc)本模式适用于组份复杂、浓度变化范围大的水溶液体系。用该模式计算的极限电流密度值与实验测定值之间的偏差在±10%之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