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736篇
  国内免费   337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1459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简要论述了锚拉支挡结构中预应力锚杆的加固机理 ,对土层锚杆锚固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确定预应力设计值的依据和预应力施加的程序 ,最后提出了提高预应力锚固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2.
蒋良潍  黄润秋  许强 《岩土力学》2008,29(5):1188-1194
分析探讨了锚索桩设计计算的几个力学问题及有关概念。传统上对于桩身嵌入段的计算,须根据桩身与桩周岩土的相对刚度划分为刚性桩和弹性桩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型,并各自对应不同的算法及计算公式,通过对两种模型计算式的数学极限分析表明,刚性桩模型算式仅为弹性桩计算法中将嵌入段的桩身刚度取很大值下的特例,两种模型算法在力学本质上是统一的。由锚索桩嵌入段分别按弹、刚性桩模型算式的位移、转角的对比分析可知,基于弹性桩模型计算出的锚索受力大于按刚性桩模型,以弹性桩模型进行锚索设计偏于安全,而嵌入段的换算长度取1.3(“m法”)或0.8(“常数法”),从工程设计角度方可作为刚/弹性桩模型的划分判据,此时两种模型的最大位移或转角差别才小于5 %。桩上锚索倾角的力学效应除矢量分解作用影响水平锚拉力大小外,更重要的是将影响锚拉点处的水平约束刚度,进而改变锚索桩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担,因此锚索最优倾角的选取可使较好地控制桩身位移且降低锚索初拉力得以兼顾。力图令桩身正负弯矩峰值大致相等的所谓“平衡设计原则”实际上具有较强条件性,须依赖于锚索既要初拉力合适又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具备足够大的锚拉力。  相似文献   
993.
吴晓玲  肖海斌  周辉 《岩土力学》2008,29(3):614-618
通过在遗传算法中引入位爬山法,有效地改善了遗传算法的局部优化能力,提高了其优化速度与精度。采用这一改进的遗传算法对糯扎渡水电站心墙土石坝坝料流变模型参数进行了大范围识别,实现了参数空间内全局意义上的快速搜索。对取自不同坑号的各种坝料进行了流变参数识别,识别结果较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应力水平下坝料的流变特征,拟合精度较高。结果表明:不同坑号的坝料在力学特性上各有差异,为了全面了解各种坝料的流变特性,对不同料场的坝料进行试验研究是有必要的;同时,不同应力状态下坝料的流变力学参数有差异,说明不同围压对坝料结构的改变也不同,从而对其流变特征的影响也会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4.
刘毓氚  李协  陈福全 《岩土力学》2008,29(6):1535-1539
“软托换”是近年来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概念,其工作原理是根据基坑与既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距离)、建筑物重量、基土工程性质、可能产生破坏的类型和破坏的范围,以荷载传递和应力转移的原理为指导思想,设计用更少量的托换结构构件来达到防倾、抗倾的目的。以深基坑软托换工程为研究对象,借助Plaxis ver7.2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既有建筑物情况下的深基坑开挖过程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软托换设计,并进行有限元模拟,以此来研究软托换对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看出:基坑离既有建筑物的距离、软弱层厚度是影响软托换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一种处理加筋体结构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有限元法分析混凝土中钢筋或峒室岩体中的锚杆变形问题时,经常会遇到线单元与体单元耦合变形的问题,现有的方法一般是将锚杆或钢筋简化成桁架或梁单元,作为嵌入单元将其贡献刚度叠加到体单元的刚度矩阵中。但无论哪种简化都没有反映复杂应力状态下加强构件变形处处不均匀的特性。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这类问题统称为加筋体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型中利用连续介质力学基本理论将加强构件的轴向变形能、扭转变形能及弯曲变形能叠加到实体单元的势能泛函中,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出了一种非线性的单元平衡方程。利用该模型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与商用软件Abaqus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96.
高明中 《岩土力学》2004,25(8):1267-1270
现场经验及模型实验表明,煤巷锚杆支护中有时出现锚固体的弯曲突变失稳现象。通过力学模型解析,系统地研究了锚固体的弯曲突变失稳机理及平衡条件,并对锚固体的横向承载面积及水平推力进行了分析,发现锚固体梁在受载变形的不同阶段维持不同的自稳特征,保持不同的动态平衡。因此,研究锚固体突变失稳的发生和控制具有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地震测井是求取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主要用途是标定地震地质层位,判定终孔深度.该技术在龙家堡南部地区准确地标定了TY1、TY地震地质层位,确定了M12的终孔深度.  相似文献   
998.
煤矿坑道钻机性能检测试验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煤矿坑道钻机性能检测试验台的功能及组成,经过两年多200余台各型坑道全液压钻机的检测运行,表明这种检测试验台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测试直观,数据可靠,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9.
煤系地层中锚索预应力监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阮波  方理刚 《岩土力学》2005,26(2):315-318
通过对某滑坡抗滑桩加锚索处理工程中预应力锚索应力状态2年多的现场监测,讨论了锚索张拉过程中的荷载-位移关系,分析了煤系地层中预应力锚索的锁定损失及锁定后的应力损失过程。采用GM(1,1)模型,对预应力损失过程进行了趋势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精度高,得到的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李连祥  于峰 《岩土力学》2006,27(Z1):729-732
介绍了杂填土及其特征,明确了杂填土边坡适用圆弧式破坏模式,通过案例分析了几种杂填土的治理方法,强调要重视杂填土对基坑边坡的影响,根据杂填土的具体状况确定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