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1462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分析金刚石载体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的元素组合特征,利用现有1:20万区化扫面资料在华北地台北缘内蒙中部地区圈定九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92.
楼兰古城的兴衰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楼兰古城是古丝绸之路上位于中亚的重要通道站,但后因历史上气候周期变化及平原湖泊河口三角洲淤各使河流自然道的地理原因,在公元前开始至3世纪进入楼兰的河水逐渐减少,最终主河道变迁而使楼兰城南北河干涸,环境迅速恶化,导致楼兰消亡。  相似文献   
993.
总结了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和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东秦岭造山带的初步经验,并以较成功的实例来说明,内容包括:(1)华北和扬子克拉通幔源和壳源岩石化学和Nd、Pb同位素组成及壳幔演化差异的确定;(2)南秦岭前寒武纪基底应归属于扬子陆块构造-地球化学省的地球化学论证;(3)关于东秦岭蛇绿岩铅同位素的Dupal型特征及其同三江地区(属古特提斯范围)蛇绿岩的相似性的揭示;(4)北秦岭元古宙基底可能为古洋岛型微陆块的地球化学证据;(5)东秦岭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洋壳俯冲消减及聚汇带壳-幔再循环的地球化学证据;(6)关于陆-陆碰撞过程中杨子陆块边缘(南秦岭)俯冲于华北陆块边缘(北秦岭)之下,从碰撞型花岗质岩浆源区地球化学研究获得的直接证据。这些初步成果说明同位素填图与化学地球动力学在造山带研究中是具有重要前景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94.
提高人造金刚石单晶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设备的更新,原材料质量的提高,人造金刚石合成工艺的改进等方面,对如何提高金刚石单晶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5.
超高压金刚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刚石单晶的生长、同位素金刚石及非金属触媒三个方面对目前金刚石研究状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6.
依据中国大陆三维速度扰动图象,编制了中国大陆现代岩石圈和华北—扬子地台古岩石圈厚度图,并对含与不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及钾镁煌斑岩中部分指示矿物和上地幔捕虏体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岩石圈底部某些地球物理特征与金刚石赋存部位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深部角度讨论了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及钾镁煌斑岩时空分布特征,并作了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对砂金矿床形成过程的分析认为:在地壳局部下沉过程中,砂金在水等强应力作用下,与砾石、砂一起进入沉积盆地,形成砂金的中间储存体;随着地壳的间歇性上升,在蛇曲河流的作用下由于砂金与砾石的运动规律相仿,故和砾面一起被保留在河流冲刷面上的河床滞留砾石沉积中。当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后,使砂金中间储存体中分散的砂金集中富集在河床滞留砾石层中,从而形成砂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8.
炉霍构造带控制了该区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作用,其主干断裂之一的丘洛断裂是一条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是成矿的主要导矿构造,拉普-格底村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已发现丘洛和普弄巴两个金矿床,沿该断裂走向还有找到新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目前各种矿物组成换算法系统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换算方法。该法基于岩(矿)石化学成分与其所组成矿物成分之间的质量平衡原理,并考虑岩石学相平衡原理、矿物结构-晶体化学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适步迭代以逼近实际矿物组成及其类质同象发育的矿物化学成分。本方法在思维上脱离了受“标准矿物”的限制,所计算结果基本上与实际岩(矿)石的矿物组成、类质同象发育的矿物成分相吻合。其计算由计算机进行,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塔中1井和满西1井两个钻孔的孢粉特征.划分出7个组合带.上新世晚期.塔克拉玛干大部为草原和荒漠平原,河流沿岸生长着以榆为主的落叶阔叶林.第四纪以来气候干旱.北部以荒漠为主;南部以荒漠草原为主,平原河谷广泛分布着以扬、柳、榆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根据古植被可以看出,上新古世有面积不大的沙漠出现,到第四纪北部沙漠发育,南部具阶段性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