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郭葆庆  李国佑  孟鑫 《高原地震》2010,22(4):35-37,29
利用大柴旦地区的5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研究了大柴旦序列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发现:2009年8月28日大柴旦6.4级地震前,5个台站的波速比都出现了低值异常;该地震后的几次5级以上余震前,部分台的波速比对这些余震有异常反应。大柴旦地震台的波速比值对5级以上地震映震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92.
从新疆地区地震活动性、灾害背景及区域协同联动应急模式出发,在遵循科学性、系统优化和可操作性及区域特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县级行政单元的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继而建立了基于基础设施条件、基础人力物力财力、(县级)专项能力和专项经验及基础环境背景4个一类指标集的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新疆地区4类人员问卷调查资料,计算和分析了样本支持条件下各指标的权重及结果,将其应用在新疆地区县(市)地震应急能力等级划分中。结果表明,地震应急能力的空间分布格局的产生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是相适应的,安居富民工程对提升区域地震应急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少数民族聚集区应急能力有待加强,寒旱、高海拔地区等特殊地理因素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3.
低空遥感是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点特征是最常用的影像特征,目前存在多种点特征提取算法.本文根据低空遥感数字影像的特点和实际应用中的要求,利用探测速度、适应性、提取效能三个特征提取算法的比较标准对常用的点特征提取算子进行了比较.为针对不同特点的低空遥感数字影像,选择某点特征提取算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首都圈最早建立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布设在北京周围广大地区,覆盖了主要活动断裂带.在过去的40多年里,首都圈地区及附近发生了多次强震,如1976年唐山7.8级、1989年大同6.1级和1998年张北6.2级地震等.本文首先对首都圈地区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映震能力分析,然后探讨了监测场...  相似文献   
95.
依据电测深资料,计算研究安徽省合肥、肥东、蒙城3个地电阻率台站的电性结构特征参数:干扰系数α、γ和异常系数β.讨论不同电性结构、不同极距、不同测线下特征参数的变化速率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特征参数可以直观反映台址不同极距下的抑制干扰能力和映震能力,并对提升观测效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县(市)地震应急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国整个地震应急工作的成效.从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的内涵分析出发,结合汶川地震灾区县(市)地震应急能力实地调研工作取得的认识,首先初步构建了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指标体系框架;然后以四川省县(市)为例,在遵循科学性、系统优化和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围绕着1个目标层,设定5...  相似文献   
97.
通过单井资料统计和沉积相研究,对琼东南盆地梅山组泥岩盖层进行宏观评价,认为盖层岩性以浅海—半深海相泥岩为主,主要发育于北部隆起带与中央坳陷带,侧向连续性好。其最大单层厚度、累积厚度以及含砂量等宏观参数显示,优质泥岩呈现沿北西—南东方向展布的特征。利用测井声波时差和实测岩石样本排替压力之间的关系,计算三亚组一段砂岩和梅山组泥岩的排替压力差,并进行微观评价,认为单井上排替压力差呈凸起高、凹陷低的特点。选取岩性、沉积环境、最大单层厚度、累积厚度、含砂量以及储层与盖层排替压力差作为参数,分别赋予相应的权值和权重,对泥岩盖层封闭性进行综合评价,认为梅山组泥岩盖层综合品质呈规律性变化,表现为北部坳陷低、中部隆起和中央坳陷高的特点,对三亚组发育于北部隆起带周缘的滨海相砂体和发育于中央坳陷带附近的浊积砂体起到了良好的封盖作用。  相似文献   
98.
莺歌海盆地莺歌海组二段泥岩盖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测莺歌海盆地莺歌海组二段泥岩盖层的排替压力,建立了盖层排替压力与声波时差的线性关系,进而提出了利用声波时差及地震速度资料求取排替压力的方法.接着,利用测井声波时差和地震速度资料,按等效深度法确定莺歌海组二段下部泥岩盖层的超压分布.综合考虑盖层累计厚度、排替压力、剩余压力、气藏内部压力、断裂对盖层破坏程度和天然气本...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的考察,同时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比较,发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结构不合理、内容有缺失以及评级等级标准不科学,以此研究结果为《国际汉语能力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We conducted a manipulative 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locomotor ability in steppe toad-headed lizards. By using a video-base method, we measured running speed of the lizards when they run on sands of different grain sizes. We also considered body condition, tail length and sex as fixed factors to analyze their effects on running speed of the lizard. Results showed that running speed of the lizard significantly differed among different trials of sand grain size. Specifically, the peak and the nadir values of the running speed were found on sands of 0.5-1 mm and 0.075-0.25 mm grains, respectively. When lizards ran on sands of different grain size their running speed changed significantly. Body condition and tail length also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running speed.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locomotor ability of lizards depended on both body condition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We hypothesized that sand grain size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habitat selection in steppe toad-headed lizards. Moreover, this lizard may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development of sand du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