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吴志春  陈胜 《东北测绘》2012,(8):225-226,228,231
介绍了基于ObjectARX设计与实现土地整理竣工测绘内业系统,实现在AutoCAD环境下完成土地整理竣工测绘的内业工作,实现方便快捷的工程量统计,取代烦琐的统计方式,从而达到图表数据一致的要求,规范了内业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2.
结合安徽省地质工作项目的管理经验和成果,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科学部署安徽省地质找矿工作,并对制约我省找矿工作科学部署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83.
利用已知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的资料,构建地震波速度与地基土物理指标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已知输入,在同一地震排列中分别拾取瑞雷波、纵波速度。以地震波速度划分为速度层,根据已知输入确定地基土的密实度、均匀性、承载力等物理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84.
球齿钻头布齿的优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华  孙友宏 《探矿工程》2001,(2):39-40,43
在等工作条件布齿理论的基础上,从球齿碎岩机理出发,探讨了相邻球齿对碎岩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地最优齿间距,并确定最佳齿位和合理的齿数。  相似文献   
85.
邵济安 《岩石学报》2002,18(1):126-126
在贯穿于汉诺坝玄武岩的碳酸岩筒中发现的辉石巨晶中,沿着一系列平行的{001}裂理面三维有序地分布了大小近于相等的球构造,主要有金属球体和玻璃球体,或者由金属、玻璃等物质共同组成的多相球体。三维有序排列现象及其复杂的矿物组合是在怎样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这些条件又反映了怎样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是两个有意义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6.
CFG桩平面布置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进  王锦 《四川地质学报》2003,23(3):164-166
结合几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对CFG桩平面布置的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具体步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分析了平面布置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对条形基础,提出了安排布置的思路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7.
双轮铣槽机(简称“双轮铣”)是地下连续墙的专业施工装备,布齿系统是其核心部件,其参数设计与破岩性能密切相关。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法(CDEM),建立了铣轮铣削岩土体过程的三维仿真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自由面与铣削关联性等因素,对布齿系统截齿入岩顺序影响破岩性能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关联铣削条件下以预置相邻自由面数目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入岩顺序数值概化模型。结果表明:(1)获得的铣轮铣削岩土体的铣削力与铣削深度曲线,验证了此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2)相比于完整岩体,具有单相邻预设自由面与双相邻预设自由面岩样的峰值荷载分别下降了32.5%与68.2%,破岩能耗分别下降了19.8%与56.6%;(3)布齿系统中双相邻预设自由面的截齿占总体截齿数目比值越大,布齿系统整体能耗越低,异构式布齿系统能耗低于顺序式。研究成果为完善双轮铣槽机破岩过程与布齿系统优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以南京市建邺区为实验区,以街坊界线图为底图,结合地形图、权属图等数据浅述了地籍区与地籍子区划分的流程,对其中的划分原则和具体划分步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终的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界线成果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均匀流多管束干涉流动下圆柱受迫振动的水动力特性。【方法】基于SSTκ-ω模型,在亚临界雷诺数下(Re=1×105)对多管束共振强迫的涡激振动问题进行二维数值模拟,比较与分析三种典型附属管排布方式对主管路流体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采用模型3下的附属管排布方式可在较大范围的振幅比下(Ay/D=0.1~0.8)有效改善主管路水动力特性:1)有效降低主管路上平均升力系数的幅值;2)抑制在单管路系统中出现的脉动升力系数突变衰减。同时,由于多管束对流动产生干涉效应,主管路上表现的尾迹涡度随着振动幅度的增大而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此外,功率谱密度分析发现,多管束系统相较于单圆柱系统,在频率比为1时,模型2与模型3的共振“锁定”状态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0.
系统梳理了农村社区选址布局的相关研究进展,重新建构社区选址布局的基本原则并予以数学抽象。在此基础上引入泰森多边形和引力模型,以村庄发展潜力、社区最大服务半径为基本控制条件,依托Map Basic平台设计相应算法,分别建立农村社区选址模型和社区服务范围模型,构建了由计算机辅助实现的农村社区选址布局模型系统,并以青岛西海岸地区为实证地区,将模型系统应用于该区域农村社区选址布局规划实践中。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系统适应性较强,通过村庄发展潜力与社区空间约束相关联,可有效提高农村社区选址布局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