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长寿沥青路面结构的层厚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维列  王钊  彭远新 《岩土力学》2009,30(3):645-649
介绍和讨论了一种用于重交通长寿沥青路面的层厚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限制沥青层底的拉应变和路基顶面的压应变,采用两个准则来校核所设计的沥青层厚度的适宜性:一是控制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最大路表弯沉;二是控制相邻两个无结合料处治的集料层的模量比。采用“等效模量”概念来考虑路基、路面材料的模量随季节的变化;在预测疲劳(与荷载相关的裂缝)和路基变形时,采用了“累计损伤”的概念。给出了广东-梧州高速试验路段长寿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实例,最后对与疲劳裂缝有关的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2.
黄立葵  贾璐  万剑平  万智 《岩土力学》2006,27(Z1):40-45
利用气象资料预估夏季高温季节沥青路面结构内温度场的分布状况,有助于合理地设计沥青路面结构,在不同结构层使用合适的沥青等级,以防止路面出现过量的车辙。根据传热学基本理论,分析了沥青路面在夏季高温季节的热能传导方式,建立了沥青路面显式格式二维非稳态温度场数值分析模型,并实现了基于有限差分的数值求解。为了解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对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温度场现场试验验证。试验观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数值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3.
周欣华  饶锡保  谢浩波 《岩土力学》2006,27(Z2):424-428
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堆石坝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之一,由于上坝壳填料与设计料源有所改变,填料特性试验资料较少,有限元计算参数不准,很难客观评估大坝应力变形状态。根据大坝监测资料,采用Duncan-Chang E-? 模型和正算逆解逼近法进行参数反分析,比较客观准确地确定了坝体填料参数,计算结果与观测的实际规律或数值大小非常吻合,为蓄水期评价大坝的应力变形状态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84.
本文根据余杭泰山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砂岩、藻叠层石白云岩和下寒武统荷塘组以及中寒武统杨柳岗组产层状、似层状之固体沥青。经对固体沥青的分布范围、物化性质特征分析及古油田构造平衡剖面模拟的研究,确认了余杭泰山古油田的存在。对探索南方海相油气藏的分布,揭示了震旦统油气藏的形成—演化—破坏规律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张倩  李泽  温志广  杨永红 《冰川冻土》2017,39(2):358-365
针对寒区道路工程中的沥青路面冻融受荷损伤问题,借助细观损伤力学和宏观统计随机损伤模型,建立了冻融与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损伤本构关系和损伤演化方程;探讨了冻融循环次数、应变和油石比影响下的沥青混合料冻融受荷损伤劣化机理。研究表明:冻融循环疲劳损伤累积和荷载作用于带有微缺陷粗集料界面附近产生的应力集中加剧了沥青混合料总损伤劣化程度。冻融循环20次之后,损伤度变化不大,基本趋于恒定;相同损伤程度时,应变值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减小。油石比对总损伤影响显著,当油石比相对较小时,以冻融破坏为主;当油石比较大时,以受荷破损为主。研究成果可为寒区沥青路面抗冻设计、性能评价及养护维修时机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热反射技术是一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及道路表面降温的主动冷却技术, 国内外很少对此技术在多年冻土区道路热保护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多年冻土区气候及工程环境特点, 综述了热反射技术在冻土区道路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成果, 阐述了热反射涂层的基本成分、 反射机理和测试方法, 分析了路用热反射涂层的材料性能、 反射效果和路用性能, 简要介绍了热反射涂层在路基边坡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在当前条件下利用热反射涂层保护多年冻土区道路所遇到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从材料选择、 理论分析和试验方法入手, 对路用热反射涂层的颜色、 反射性能、 路用性能和区域适用性进行改进和研究, 加强多年冻土区道路热反射涂层的野外试验和分析, 深入研究复杂气候和工程环境下的热反射涂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