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814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345篇
地质学   1948篇
海洋学   22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白云岩/石的结构在白云岩成因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的白云岩具有与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不同的结构: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除存在一部分斑状晶白云岩以外,总体上缺乏原始结构保存的白云岩,白云石具有特征的非平直晶面他形晶和鞍形晶,且晶体较大;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非常发育原始结构保存的白云岩,结晶白云岩也以晶体较小的平直晶面自形晶-半自形晶为主。对碳酸盐岩中白云石含量的分布模式而言,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白云石含量40%~60%的过渡岩石类型,这是一种非经典的分布模式,而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则缺乏这样的过渡岩石类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白云石含量大于90%和小于10%的端元岩石类型,这是一种经典的分布模式。白云岩/石的结构特征的差异反映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较高的结晶温度、较低的流体Mg/Ca比值、较短的白云化作用持续时间和不彻底的回头白云化作用;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则主要是相对低温的,高Mg/Ca比值海源流体的彻底白云化作用。  相似文献   
942.
碳酸盐胶结物是酒东坳陷下白垩统砂岩内一种重要的自生矿物,其对深部储层储层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碳氧同位素分析,认为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铁方解石、白云石和铁白云石,并且以后者为主,其分布具有不均一性且分带性明显。碳酸盐胶结物均为成岩作用后期产生,形成该矿物所需的物质主要来源于泥岩的黏土矿物...  相似文献   
943.
倪卫冲 《铀矿地质》2011,27(4):231-241
通过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的源项分析和测量模型建立,发现航空伽玛能谱测量谱是各种源项能谱成分的合成谱。对航空伽玛射线全能谱分析方法给出了其数学分析式,其通用式可表示为矩阵式,对于矿产勘查和核环境与核应急等不同的应用领域能表达成相应的展开式。理论研究表明,航空伽玛全谱法不需要附加的上测探测器,就可直接解决大气氡修正问题,还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4.
雷少全 《探矿工程》2011,38(12):65-68
四川雅沪高速公路高山庙大桥在施工完毕后,发现2-4跨桥位横向偏移,造成桩基发生裂纹甚至断裂,需要在不拆除大桥的前提下完成桥位桩基的纠偏与加固。通过对多个桥梁纠偏与桩基加固的方案进行反复探索与论证,总结出一套便捷、实用、经济的施工方法,成功地达到该桥梁纠偏与加固的目的。详细介绍了加固方案、施工技术措施以及纠偏效果。  相似文献   
945.
内蒙古柳坝沟一哈达门沟金矿田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的一处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超大型金矿田。本文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床的氢、氧、碳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类型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水或初始岩浆水为主,后期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且柳坝沟金矿床中大气降水的参与程度更高。热液中碳主要为深源岩浆来源。矿石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硫具有地层和岩浆的混合硫特征。柳坝沟金矿床的δ34S值低于哈达门沟金矿床;哈达门沟金矿床东段的δ34S值低于西段,可能反映了柳坝沟金矿床较哈达门沟金矿床剥蚀程度小,哈达门沟会矿床东段较西段剥蚀程度小。  相似文献   
946.
位移反分析的粒子群优化-高斯过程协同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采用随机全局优化技术进行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存在数值计算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高斯过程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位移反分析的粒子群优化-高斯过程协同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全局寻优性能优异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寻优的基础上,采用高斯过程机器学习模型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预测包含全局最优解的最有前景区域,通过提高粒子群搜索效率并降低适应度评价次数,进而有效地降低位移反分析过程中的数值计算工作量。多种测试函数的数学验证和工程算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可显著地降低位移反分析的计算耗时。  相似文献   
947.
5 12 汶川地震的强震作用诱发产生了大量崩塌地质灾害,且多发生于碎裂结构岩体中。崩塌后斜坡后缘岩体及前缘堆积体的稳定性和后缘岩体对前缘堆积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同样是震后灾害所面临的问题。以干河沟沟口斜坡为例,在分析该斜坡结构特征及崩塌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二维离散元软件UDEC模拟了斜坡在天然或强震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和可能失稳过程; 运用极限平衡法对陡壁岩体再次崩塌,产生新物质堆载在现有崩塌堆积体后缘前、后分别建立模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碎裂岩体崩塌过程可分为应力重分布、潜在崩塌体形成和地震诱发崩塌3个阶段。崩塌堆积体在考虑后缘堆载作用之前,在天然或地震环境下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考虑堆载作用之后,其可能会在地震条件下失稳。离散元法和极限平衡法的组合使用,对于解决同类斜坡的同类问题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48.
世加金矿位于龙川穹窿内,区内有大量辉绿岩出露,多呈环带状、不规则状沿背斜出露.金矿体主要产于辉绿岩岩体内部的断裂破碎带以及与C1y地层的断裂接触带中,矿床成矿期石英脉、蚀变辉绿岩矿石、C1y地层硅质岩以及新鲜辉绿岩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表明,矿床成矿流体来自于深部,形成于辉绿岩成岩后期,与区内印支-燕山期的酸性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49.
描述了铁生沟矿邻区滑坡山体的地形、岩性、滑动规律和特点,圈出了滑坡体及其可能的致灾范围。从滑体岩性、滑面、大气降水和人工活动等方面分析了滑坡活动原因,指出山体滑动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及其中下段的粘土滑面是内在原因,强降水和人工切坡是诱发因素。提出了挖砌截、排水沟,表层防渗处理,削坡减荷,埋置抗滑桩和注浆加固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应用多手段进行综合治理,该滑坡山体可以得到彻底治理,并能够确保该矿生活区居住职工家属和矿井安全。  相似文献   
950.
Two Co‐rich seamount crust reference materials, MCPt‐1 and MCPt‐2, were prepared using ultra‐fine particle size milling technique and characterised for the platinum‐group elements (PGEs). The raw material for these two reference materials was collected separately from the Magellan seamoun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and the seamounts of the central Pacific Ocean by Russian and Chinese scientists. First, they were ground by ball mill to a ?200 mesh powder, then further processed by ultra‐fine jet mill and well‐mixe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 samples were tested by a laser particle analyser;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was 1.8 and 1.5 μm (equal to about 2000 mesh) respectively. The homogeneity of six major and minor elements in these two materials was tested at the milligram level of sampling mass by high‐precision wavelength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XRF) spectrometry and at the microgram level of sampling mass by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er. The homogeneity of more than forty trace elements, including Pt, was tested at the microgram level of sampling mass by LA‐ICP‐MS. Except for Rh, all PGEs were determined by isotope dilution‐ICP‐MS. Platinum in MCPt‐1 and MCPt‐2 was characterised as certified values, whereas the other five PGEs in MCPt‐1 and MCPt‐2 were reported as reference values. In addition, the information values of sixty‐two major, minor and trace elements were obtained by XRF, ICP‐AES and ICP‐MS. The minimum sampling mas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GEs was 1 g, while the minimum sampling mas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ther elements was 2–5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